LTE无线协议架构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12:52 阅读量: 1 订阅数: 12 


4G到5G: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之路
# LTE无线协议架构解析
## 1. 引言
在LTE系统中,无线协议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多个层面的处理,包括PDCP、RLC和MAC层等。这些层协同工作,确保数据在无线接口上的高效、可靠传输。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层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 2.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 2.1 IP头压缩
PDCP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执行IP头压缩,以减少通过无线接口传输的比特数。其头压缩机制基于健壮头压缩(ROHC)算法,这是一种标准化的头压缩算法,也应用于其他多种移动通信技术。
### 2.2 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PDCP还负责加密,以防止窃听;对于控制平面,它提供完整性保护,确保控制消息来自正确的源。在接收端,PDCP执行相应的解密和解压缩操作。
### 2.3 切换处理
在eNodeB内切换时,PDCP发挥重要作用。它处理按序交付和重复数据的移除。切换时,未交付的下行数据分组将由PDCP从旧的eNodeB转发到新的eNodeB。设备中的PDCP实体还会处理所有尚未交付给eNodeB的上行分组的重传,因为切换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 ARQ)缓冲区会被清空。
## 3. 无线链路控制(RLC)
### 3.1 分段与拼接
RLC协议负责将来自PDCP的(头压缩后的)IP分组(即RLC服务数据单元,RLC SDU)分段或拼接成合适大小的RLC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根据调度器的决策,从RLC SDU缓冲区中选择一定量的数据进行传输,并对SDU进行分段或拼接以创建RLC PDU。因此,LTE中RLC PDU的大小是动态变化的。
- 对于高数据速率,较大的PDU大小可减少相对开销。
- 对于低数据速率,需要较小的PDU大小,否则有效负载会过大。
由于LTE数据速率范围从几kbit/s到数Gbit/s,与早期移动通信技术通常使用固定PDU大小不同,动态PDU大小更适合LTE。每个RLC PDU包含一个头部,其中包含用于按序交付和重传处理的序列号。
### 3.2 重传与重复数据移除
RLC处理错误接收的PDU的重传以及重复PDU的移除。通过监控传入PDU的序列号,接收端的RLC可以识别丢失的PDU,并将状态报告反馈给发送端的RLC实体,请求重传丢失的PDU。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接收到的状态报告采取适当行动,必要时重传丢失的PDU。
### 3.3 按序交付
RLC确保SDU按序交付给上层。虽然RLC能够处理由于噪声、不可预测的信道变化等导致的传输错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差错交付由基于MAC的混合ARQ协议处理。不过,RLC和MAC的重传机制因反馈信令的差异而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以下是RLC主要功能的表格总结:
|功能|描述|
| ---- | ---- |
|分段与拼接|将RLC SDU分段或拼接成合适大小的RLC PDU,PDU大小动态变化|
|重传|处理错误接收的PDU的重传|
|重复数据移除|移除重复的PDU|
|按序交付|确保SDU按序交付给上层|
下面是RLC分段和拼接的mermaid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RLC SDU缓冲区] --> B{调度器决策}
B -->|选择数据| C[分段/拼接]
C --> D[生成RLC PDU]
```
## 4. 媒体接入控制(MAC)
### 4.1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
#### 4.1.1 逻辑信道
MAC以逻辑信道的形式为RLC提供服务。逻辑信道根据其所承载的信息类型进行定义,通常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 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操作LTE系统所需的控制和配置信息。
- 业务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LTE中定义的逻辑信道类型包括:
- 广播控制信道(BCCH):用于从网络向小区内所有设备传输系统信息。
- 寻呼控制信道(PCCH):用于寻呼网络不知道其小区级位置的设备。
- 公共控制信道(CCCH):用于与随机接入相关的控制信息传输。
- 专用控制信道(DCCH):用于向/从设备传输控制信息。
- 专用业务信道(DTCH):用于向/从设备传输用户数据。
- 组播控制信道(MCCH):用于传输接收组播业务信道(MTCH)所需的控制信息。
- 单小区组播控制信道(SC - MCCH):用于单小区MTCH接收的控制信息传输。
- 组播业务信道(MTCH):用于跨多个小区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下行传输。
- 单小区组播业务信道(SC - MTCH):用于单小区的MBMS下行传输。
- 侧行链路广播控制信道(SBCCH):用于侧行链路同步。
- 侧行链路业务信道(STCH):用于侧行链路通信。
#### 4.1.2 传输信道
MAC层从物理层使用传输信道形式的服务。传输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