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R-CNN与FasterR-CNN详解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2 00:52:53 阅读量: 4 订阅数: 28 AIGC 

### 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 R-CNN与Faster R-CNN详解
#### 1. 背景与需求
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s)存在空间消耗大的问题,因为提取的特征需要数百GB的存储空间。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端到端的深度学习系统,既能解决R-CNN的缺点,又能提高其速度和准确性。
#### 2. Fast R-CNN
Fast R-CNN是R-CNN的直接改进版本,由Ross Girshick在2015年开发。它在很多方面与R-CNN技术相似,但通过两个主要变化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 不同于R-CNN先使用区域提议模块再进行特征提取,Fast R-CNN先将CNN特征提取器应用于整个输入图像,然后再提出区域。这样,我们只需对整个图像运行一次卷积网络,而不是对2000个重叠区域运行2000次卷积网络。
- 它扩展了卷积网络的功能,通过用softmax层替换传统的SVM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分类。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单一的模型来执行特征提取和对象分类两项任务。
##### 2.1 Fast R-CNN架构
Fast R-CNN的架构由以下模块组成:
1. **特征提取器模块**:网络从一个卷积网络开始,用于从整个图像中提取特征。
2. **RoI提取器**:选择性搜索算法为每张图像提出约2000个区域候选。
3. **RoI池化层**:这是一个新组件,用于在将感兴趣区域(RoIs)输入到全连接层之前,从特征图中提取固定大小的窗口。它使用最大池化将任何有效RoI内的特征转换为具有固定空间范围(高度×宽度,H×W)的小特征图。
4. **双头输出层**:模型分为两个头:
- 一个softmax分类器层,为每个RoI输出离散概率分布。
- 一个边界框回归器层,用于预测相对于原始RoI的偏移量。
```mermaid
graph LR
A[输入图像] --> B[特征提取器]
B --> C[RoI提取器]
C --> D[RoI池化层]
D --> E[全连接层]
E --> F[Softmax分类器]
E --> G[边界框回归器]
```
##### 2.2 多任务损失函数
由于Fast R-CNN是一个端到端的学习架构,用于学习对象的类别以及相关的边界框位置和大小,因此损失是多任务损失。在对象检测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优化两个目标:对象分类和对象定位。因此,我们有两个损失函数:用于分类损失的$L_{cls}$和用于定义对象位置的边界框预测的$L_{loc}$。
- **分类损失**:第一个输出层为每个RoI输出K + 1个类别的离散概率分布(我们为背景添加一个类别)。概率P通过对全连接层的K + 1个输出进行softmax计算得到。分类损失函数是真实类u的对数损失:
$L_{cls}(p,u) = –logp_{u}$
其中u是真实标签,$u \in {0, 1, 2, ..., (K + 1)}$;$u = 0$是背景;p是每个RoI在K + 1个类上的离散概率分布。
- **回归损失**:第二个输出层为K个对象类中的每个类输出边界框回归偏移量$v = (x, y, w, h)$。损失函数是类u的边界框损失:
$L_{loc}(t_{u},u) = \sum L_{1smooth}(t_{i}^{u} – v_{i})$
其中:
- v是真实边界框,$v = (x, y, w, h)$。
- $t_{u}$是预测边界框的校正:$t_{u} = (t_{x}^{u}, t_{y}^{u}, t_{w}^{u}, t_{h}^{u})$
- $L_{1smooth}$是边界框损失,使用平滑L1损失函数测量$t_{i}^{u}$和$v_{i}$之间的差异。它是一个鲁棒函数,据称比其他回归损失(如L2)对异常值更不敏感。
总体损失函数为:
$L = L_{cls} + L_{loc}$
$L(p,u,t_{u},v) = L_{cls}(p,u) + [u \geq 1]l_{box}(t_{u},v)$
其中$[u \geq 1]$是一个指示函数,当被检查的区域不包含任何对象且为背景时,其值为0。这是一种在分类器将区域标记为背景时忽略边界框回归的方法。
|符号|解释|
|----|----|
|$p_{i}$和$p_{i}^{*}$|$p_{i}$是锚点(i)为对象和背景的预测概率,$p_{i}^{*}$是锚点为对象的二进制地面真值(0或1)|
|$t_{i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