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分区算法与LUD增量计算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7 02:34:31 阅读量: 1 订阅数: 6 

### 图分区算法与LUD增量计算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 图分区算法相关研究
在图分区算法中,有几个关键的衡量指标,包括负载平衡和边割平衡,同时时间复杂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 衡量指标定义
- **负载平衡(λ)**:负载平衡值λ越小,分区结果越好。当λ值为1时,每个集合中的节点数量相同,这是最佳的分区结果。
- **边割平衡(β)**:连接不同集合中顶点的边的数量定义为边割。边割的最大数量与平均数量的比值定义为边割平衡。用$E_{ij}$表示连接集合$i$和集合$j$中顶点的边的集合,β表示边割平衡,则$\beta = \frac{max(E_{ij})}{aver(E_{ij})}$,其中$1 \leq i, j \leq k$且$i \neq j$。边割平衡值越小,同一集合中节点的连接越紧密,分区结果越好,最佳结果是β值为1。
##### 实验环境与参数
使用Peersim模拟器进行图分区实验,P2P网络拓扑由BRITE拓扑生成器生成的拓扑文件创建。实验针对根据Waxman(随机)或Barabasi(幂律)模型设计的图分区,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 拓扑类型 | 参数说明 |
| ---- | ---- |
| 随机P2P网络拓扑 | 拓扑类型:ROUTER ONLY;节点数量(N):1000 - 50000;模型:Waxman;节点放置:Random;增长类型:Incremental;m:2/5 |
| 幂律P2P网络拓扑 | 拓扑类型:ROUTER ONLY;节点数量(N):1000 - 50000;模型:Barabasi;节点放置:Random;增长类型:Incremental;m:2/5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负载平衡和边割平衡实验**:生成不同规模的幂律和随机网络拓扑,定义$k = 5$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平衡值λ和边割平衡值β都在1到2之间,对于图分区算法来说是可接受的结果。随机网络拓扑的分区结果明显优于幂律网络拓扑,对于同一类型的图(除节点数量外参数相同),分区结果大致相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 网络类型 | m值 | N | E | max($V_i$) | aver($V_i$) | λ | max($E_{ij}$) | aver($E_{ij}$) |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幂律P2P网络拓扑 | 2 | 1000 | 1997 | 284.01 | 200 | 1.42 | 137.87 | 78.81 | 1.75 |
| 幂律P2P网络拓扑 | 2 | 2000 | 3997 | 572.15 | 400 | 1.43 | 260.77 | 151.74 | 1.72 |
| 随机P2P网络拓扑 | 2 | 1000 | 2000 | 226.8 | 200 | 1.13 | 109.6 | 79.46 | 1.38 |
| 随机P2P网络拓扑 | 2 | 2000 | 4000 | 466 | 400 | 1.17 | 219.8 | 159.98 | 1.37 |
- **集合大小和边割大小实验**:对随机网络拓扑进行集合大小和边割大小的实验,网络拓扑大小定义为5000,改变边的数量。实验结果显示,集合大小和边割大小大致相同,负载平衡和边割平衡值接近1,这也是图分区算法的合理指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 N | m | E | $V_1$ | $V_2$ | $V_3$ | $V_4$ | $V_5$ | λ |
| ---- | ---- | ---- | ---- | ---- | ---- | ---- | ---- | ---- |
| 5000 | 2 | 10000 | 1067 | 1075 | 876 | 915 | 1067 | 1.075 |
| 5000 | 3 | 15000 | 1071 | 1056 | 952 | 1063 | 858 | 1.071 |
| N | E | $E_{12}$ | $E_{13}$ | $E_{14}$ | $E_{15}$ | $E_{23}$ | $E_{24}$ | $E_{25}$ | $E_{34}$ | $E_{35}$ | $E_{45}$ |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