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于IP的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2:06:36 阅读量: 9 订阅数: 25 AIGC 

### 非基于 IP 的无线个人局域网技术解析
#### 蓝牙 5 的特性
蓝牙 5 具有诸多显著特性。其消息大小可达 255 字节,新的广告通道被称为二级广告通道。通过在报头中定义特定的蓝牙 5 扩展类型,确保了与旧版蓝牙 4 设备的向后兼容性。若蓝牙主机接收到指示存在二级广告通道的信标广告,便会知晓需在数据通道中查找更多数据。此时,主广告数据包的有效负载不再包含信标数据,而是一个通用的扩展广告有效负载,用于标识数据通道编号和时间偏移。主机随后会在指定的时间偏移从该特定数据通道读取,以检索实际的信标数据,数据还可能指向另一个数据包,即多二级广告链。
这种传输超长信标消息的新方法,能够向客户智能手机发送大量数据。同时,还启用了其他用例和功能,例如广告可用于传输同步数据,如音频流。当游客在博物馆参观艺术品时,信标可以向智能手机发送音频讲座。
广告还可以进行匿名化处理,即广告数据包无需绑定发射器地址。这样,设备发出匿名广告时,不会传输自身设备地址,有助于提高隐私性并降低功耗。
蓝牙 5 还能几乎同时传输多个单独的广告(具有独特数据和不同间隔),这使得蓝牙 5 信标无需重新配置,就能几乎同时传输 Eddystone 和 iBeacon 信号。此外,蓝牙 5 信标可以检测是否被主机扫描,当检测到用户接收到广告后,信标可以停止传输以节省电量。
#### 蓝牙 5 的范围和速度提升
蓝牙信标的强度受到限制,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制造商通常会限制发射器功率。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标范围和信号强度,需要有视线传播。典型的蓝牙 4.0 视线通信中,信号强度会随距离增加而下降,通常 30 英尺的范围是可用的信标距离。
蓝牙根据设备分类具有不同的功率级别、范围和传输功率,具体如下表所示:
| 类别编号 | 最大输出电平 (dBm) | 最大输出功率 (mW) | 最大范围 | 使用场景 |
| ---- | ---- | ---- | ---- | ---- |
| 1 | 20 dBm | 100 mW | 100 m | USB 适配器、接入点 |
| 1.2 | 10 dBm | 10 mW | 30 m(典型 5 m) | 信标、可穿戴设备 |
| 2 | 4 dBm | 2.5 mW | 10 m | 移动设备、蓝牙适配器、智能卡读取器 |
| 3 | 0 dBm | 1 mW | 10 cm | 蓝牙适配器 |
蓝牙 5 在范围和数据速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超越了旧版蓝牙的限制。它引入了一种名为 LE2M 的新无线电物理层(PHY),将蓝牙的原始数据速率从 1M 符号/秒提高到 2M 符号/秒。与蓝牙 4 相比,传输相同数量的数据,蓝牙 5 所需的传输时间更短,这对于使用硬币电池的物联网设备尤为重要。此外,新的 PHY 还将功率从 +10 dBm 提高到 +20 dBm,从而扩大了通信范围。
在范围方面,蓝牙 5 还为低功耗蓝牙(BLE)提供了另一种可选的 PHY,即 LE 编码 PHY。该 PHY 仍使用与蓝牙 4.0 相同的 1M 符号/秒速率,但将数据包编码降低到 125 Kb/s 或 500 Kb/s,并将传输功率提高了 +20dBm。这使得其范围比蓝牙 4.0 增加了 4 倍,并且在建筑物内具有更好的穿透性。不过,LE 编码 PHY 会增加功耗以换取更大的范围。
#### 蓝牙网状网络介绍
蓝牙技术联盟(SIG)在发布蓝牙 5 规范后,专注于规范蓝牙网状网络。2017 年 7 月 13 日,蓝牙 SIG 发布了网状网络配置文件、设备和模型规范 1.0,这是在蓝牙 5.0 规范发布六个月之后。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使用旧版蓝牙版本构建网状网络的专有和临时方案。蓝牙 SIG 发布的三个规范如下:
- 网状网络配置文件规范 1.0:定义了实现可互操作网状网络解决方案的基本要求。
- 网状网络模型规范 1.0:规定了网状网络中节点的基本功能。
- 网状网络设备属性 1.0:定义了网状网络模型规范所需的设备属性。
目前尚不清楚蓝牙网状网络的规模是否存在限制,但规范中内置了一些限制。截至 1.0 规范,蓝牙网状网络中最多可以有 32,767 个节点和 16,384 个物理组,最大生存时间(TTL)为 127,它表示网状网络的深度。理论上,蓝牙 5 网状网络允许有 2^128 个虚拟组,但实际上,分组会受到更多限制。
蓝牙网状网络基于低功耗蓝牙(BLE),位于之前描述的 BLE 物理层和链路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系列特定于网状网络的层:
- 模型层:在一个或多个模型规范上实现行为、状态和绑定。
- 基础模型层:负责网状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 访问层:定义应用程序数据的格式、加密过程和数据验证。
- 上层传输层:管理进出访问层的数据的认证、加密和解密,传输诸如友谊和心跳等控制消息。
- 下层传输层:必要时对分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分段和重组(SAR)。
- 网络层:确定消息输出的网络接口,管理各种地址类型并支持多种承载方式。
- 承载层:定义如何处理网状网络 PDU,支持两种类型的 PDU:广告承载和通用属性配置文件(GATT)承载。广告承载处理网状网络 PDU 的传输和接收,而 GATT 承载为不支持广告承载的设备提供代理。
- BLE 层:完整的蓝牙低功耗规范。
蓝牙网状网络可以集成网状网络或 BLE 功能。支持网状网络和 BLE 的设备可以与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通信,或具备信标功能。
#### 蓝牙网状网络拓扑
蓝牙网状网络采用泛洪网络的概念。在泛洪网络中,网状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接收到传入数据包后,会通过除消息来源链路之外的每个传出链路发送该数据包。泛洪的优点是,如果数据包可以传递,它就会被传递(尽管可能会通过多条路由多次传递),并且会自动找到最短路径(在动态网状网络中,路径可能会因信号质量和距离而变化)。从路由协议的角度来看,这种算法是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并且不需要像基于中央路由器的 Wi-Fi 网络那样的中央管理器。
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网状网络路由包括基于树的算法。使用树算法(或簇树算法)时,需要一个协调器来启动网络并成为父节点,但树不一定是真正的网状网络。其他网状网络路由协议包括主动路由(在每个节点上维护最新的路由表)和被动路由(仅在需要通过节点发送数据时更新每个节点的路由表)。Zigbee 是一种主动路由,称为按需自组网距离矢量(AODV)。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