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容器适配器与迭代器详解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0:43:47 阅读量: 3 订阅数: 16 


深入解析C++标准库:从入门到精通
# C++ 容器适配器与迭代器详解
## 1. 容器适配器
C++ 标准库除了基本容器类之外,还提供了容器适配器。容器适配器是预定义的容器,它们提供受限的接口以满足特殊需求,并且是通过基本容器类实现的。常见的容器适配器有以下几种:
- **栈(Stack)**:遵循后进先出(LIFO)原则管理元素。
- **队列(Queue)**:遵循先进先出(FIFO)原则管理元素,相当于普通的缓冲区。
-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元素可以有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基于程序员提供的排序准则(默认使用 `<` 运算符)。优先队列中,下一个元素总是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如果有多个元素具有最高优先级,它们的顺序是未定义的。
容器适配器在历史上是 STL 的一部分,但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它们只是使用 STL 提供的容器、迭代器和算法通用框架的特殊容器类。
## 2. 迭代器
### 2.1 迭代器的概念
自 C++11 起,可以使用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处理所有元素。但要查找某个元素时,可能不想处理所有元素,而是需要遍历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并且可能希望存储该元素的位置以便后续继续迭代或进行其他处理。因此,需要一个表示容器中元素位置的对象概念,满足该概念的对象称为迭代器。实际上,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是该概念的便捷接口,它内部使用迭代器对象遍历所有元素。
迭代器是可以遍历元素(从一个元素导航到另一个元素)的对象,这些元素可以是 STL 容器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迭代器表示容器中的某个位置,其基本操作定义了迭代器的行为:
- `*` 运算符:返回当前位置的元素。如果元素有成员,可以使用 `->` 运算符直接从迭代器访问这些成员。
- `++` 运算符:使迭代器前进到下一个元素。大多数迭代器也允许使用 `--` 运算符后退。
- `==` 和 `!=` 运算符:返回两个迭代器是否表示相同的位置。
- `=` 运算符:赋值迭代器(即它所指向元素的位置)。
这些操作提供了与 C 和 C++ 中普通指针遍历普通数组元素时相同的接口,但迭代器可能是智能指针,用于遍历容器中更复杂的数据结构。迭代器的内部行为取决于其所遍历的数据结构,因此每种容器类型都提供自己的迭代器类型。迭代器共享相同的接口但类型不同,这直接引出了泛型编程的概念:操作使用相同的接口但不同的类型,因此可以使用模板来编写适用于满足该接口的任意类型的通用操作。
### 2.2 容器的迭代器相关函数
所有容器类都提供相同的基本成员函数,以便使用迭代器遍历其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函数如下:
- `begin()`:返回表示容器中元素起始位置的迭代器。如果容器有元素,起始位置是第一个元素的位置。
- `end()`:返回表示容器中元素结束位置的迭代器。结束位置是最后一个元素之后的位置,这种迭代器也称为超尾迭代器。
`begin()` 和 `end()` 定义了一个半开区间,包含第一个元素但不包含最后一个元素,这种半开区间有两个优点:
1. 对于遍历元素的循环,有一个简单的结束条件:只要未到达 `end()` 就继续循环。
2. 避免了对空区间的特殊处理。对于空区间,`begin()` 等于 `end()`。
以下是一个使用迭代器打印列表容器所有元素的示例:
```cpp
// stl/list1old.cpp
#include <list>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list<char> coll; // list container for character elements
// append elements from ’a’ to ’z’
for (char c = 'a'; c <= 'z'; ++c) {
coll.push_back(c);
}
// print all elements:
// - iterate over all elements
list<char>::const_iterator pos;
for (pos = coll.begin(); pos != coll.end(); ++pos) {
cout << *pos << ' ';
}
cout << endl;
}
```
在创建列表并填充字符 `'a'` 到 `'z'` 后,使用迭代器在普通 for 循环中打印所有元素。迭代器 `pos` 在循环前声明,其类型是容器类用于常量元素访问的迭代器类型。
每个容器定义两种迭代器类型:
1. `container::iterator`:用于以读写模式遍历元素。
2. `container::const_iterator`:用于以只读模式遍历元素。
例如,在 `list` 类中,定义可能如下:
```cpp
namespace std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list {
public:
typedef ... iterator;
typedef ... const_iterator;
...
};
}
```
`iterator` 和 `const_iterator` 的具体类型由实现定义。
在 for 循环中,迭代器 `pos` 首先初始化为第一个元素的位置,循环继续直到 `pos` 到达容器元素的末尾。在循环体中,`*pos` 表示当前元素,由于使用了 `const_iterator`,不能修改元素。但如果使用非常量迭代器且元素类型不是常量,则可以更改元素的值,例如:
```cpp
// make all characters in the list uppercase
list<char>::iterator pos;
for (pos = coll.begin(); pos != coll.end(); ++pos) {
*pos = toupper(*pos);
}
```
如果使用迭代器遍历(无序)映射和多重映射的元素,`pos` 将引用键/值对。`pos->second` 将产生键/值对的第二部分,即元素的值,而 `pos->first` 将产生其(常量)键。
### 2.3 `++pos` 与 `pos++`
在将迭代器移动到下一个元素时,建议使用前置递增运算符 `++pos`,因为它可能比后置递增运算符 `pos++` 具有更好的性能。后置递增运算符内部涉及一个临时对象,因为它必须返回迭代器的旧位置。虽然这种性能改进通常无关紧要,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前置递增运算符不会带来额外的代价,因此一般建议优先使用前置递增和前置递减运算符。
### 2.4 `cbegin()` 和 `cend()`
自 C++11 起,可以使用 `auto` 关键字指定迭代器的确切类型(前提是在声明迭代器时进行初始化,以便从初始值推导其类型)。例如:
```cpp
for (auto pos = coll.begin(); pos != coll.end(); ++pos) {
cout << *pos << ' ';
}
```
使用 `auto` 的一个优点是代码更简洁,另一个优点是循环对于更改容器类型等代码修改更健壮。但缺点是迭代器失去了常量性,可能会增加意外赋值的风险。为确保仍然使用常量迭代器,自 C++11 起,容器提供了 `cbegin()` 和 `cend()` 函数,它们返回 `cont::const_iterator` 类型的对象。
总结自 C++11 起,不使用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遍历容器所有元素的循环可能如下:
```cpp
for (auto pos = coll.cbegin(); pos != coll.cend(); ++pos) {
...
}
```
### 2.5 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与迭代器
引入迭代器后,可以解释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的具体行为。对于容器,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实际上只是一个便捷接口,用于遍历传递的范围/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在每个循环体中,实际元素由当前迭代器指向的值初始化。
因此,
```cpp
for (type elem : coll) {
...
}
```
被解释为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