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学习者在集体挑战中的组织与知识收敛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1:08:39 阅读量: 2 订阅数: 9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技术融合
### 支持学习者在集体挑战中的组织与知识收敛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集体挑战和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支持学习者在集体挑战中的组织,以及知识相互依赖对知识收敛结果有何影响,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 支持学习者组织的相关研究
在集体挑战中,学生活动流程中的紧张和故障是需要研究的核心现象。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无效的计划、学生的不当行为、反复的计算错误,也可能是由于技术和界面的不足。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采用了迭代设计,尤其关注“定义子任务”和“完成子任务”之间的连接。
在初步实验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使用原型工具的G1组和仅使用共享模拟和基本聊天工具的G2组。分析基于协调的三个不同方面(交互的相互性程度、共同关注的程度和共享任务的一致性水平)。
| 标准 | 使用原型工具的组 | 未使用原型工具的组 |
| --- | --- | --- |
| 持续时间 | 3小时41分钟 | 2小时50分钟 |
| 挑战成功情况 | 失败但接近成功 | 完全失败 |
| 制定的解决方案 | 小组一个解决方案 | 三个不同解决方案 |
| 失败原因 | 过多讨论 | 冲突 |
| 对问题的共同看法 | 有 | 无 |
| 使组织明确 | 是(20分钟和32条消息) | 非常低 |
| 组织类型 | 集体、协作 | 个体、分离 |
| 共享任务一致性 | 高(共同构建解决方案并参考他人想法) | 低(独立解决方案路径并参考自己想法) |
| 共同关注 | 高(原型作为协调中心) | 非常低(个体监控直到最后阶段) |
| 相互性 | 高(每个成员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 | 非常低(冲突解决方案,无法解决差异) |
从实验结果来看,G1组通过工具库存数据和共同语言的发展,形成了对问题的相互理解和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组织工具使学生能够形成协作导向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最终挑战失败是因为小组在协作过程中对某个值产生集体怀疑,花费过多时间讨论。这表明,从教学角度看,让学生共同工作和实践目标数学及组织能力的目标,不应与最终挑战的成功相混淆。
而G2组每个学生单独工作,组织程度低。在最终阶段,学生有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且在挑战前未进行对比,也没有选择方案的标准或共同理解,最终导致完全失败。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