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与灾难恢复规划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5 01:00:40 阅读量: 4 订阅数: 12 


Windows SBS 2011管理员指南与实践
# 数据管理与灾难恢复规划
## 1. 数据管理
### 1.1 数据文件删除选项
在数据管理中,有两个重要的文件删除选项:
| 选项 | 定义 |
| --- | --- |
| 删除数据文件 | 由数据收集器集创建的原始数据日志。为节省磁盘空间,可在创建压缩文件后删除该数据日志。 |
| 删除报告文件 | 从日志数据生成的报告文件。即使日志数据已删除,报告文件仍可保留。选择此选项可删除报告文件。 |
### 1.2 处理数据日志文件
当日志文件变得庞大时,生成报告的速度会变慢。若经常查看日志,设置限制可自动拆分日志,使其更易于查看。`relog` 命令可将长日志文件分割成更易管理的片段,也可用于合并多个日志文件。
`relog` 命令的语法如下:
```plaintext
Relog [filename [filename ...]] [-a] [-c Path [Path ...]] [-cf filename] [-f {bin | csv | tsv | SQL}] [-t Value] [-o {outputfile | DSN!Counterlog}] [-b M/D/YYYY [[HH:]MM:]SS] [-e M/D/YYYY [[HH:]MM:]SS] [-config {filename | i}] [-q]
```
各参数的详细说明如下:
- `<filename [filename ...]>`:指定现有性能计数器日志的路径名,可指定多个输入文件。
- `-a`:追加输出文件而非覆盖,但此选项不适用于 SQL 格式,SQL 格式默认总是追加。
- `-c <Path [Path ...]>`:指定要记录的性能计数器路径。若要指定多个计数器路径,用空格分隔并将计数器路径用引号括起来(例如,“CounterPath1 CounterPath2”)。
- `-cf <FileName>`:指定列出要包含在重新记录文件中的性能计数器的文本文件的路径名。使用此选项可在输入文件中逐行列出计数器路径,默认设置是重新记录原始日志文件中的所有计数器。
- `-f {bin| csv| tsv| SQL}`:指定输出文件格式的路径名,默认格式为 bin。对于 SQL 数据库,输出文件指定为 DSN!CounterLog,可使用 ODBC 管理器配置 DSN(数据库系统名称)来指定数据库位置。
- `-t <value>`:以“N”条记录指定采样间隔,即重新记录文件中包含每第 n 个数据点,默认包含每个数据点。
- `-o {OutputFile | DSN!CounterLog}`:指定计数器将写入的输出文件或 SQL 数据库的路径名。
- `-b <M/D/YYYY HH:MM:SS[AM|PM]>`:指定从输入文件复制第一条记录的开始时间,日期和时间必须采用此确切格式:M/D/YYYY H:MM:SS。
- `-e <M/D/YYYY HH:MM:SS[AM|PM]>`:指定从输入文件复制最后一条记录的结束时间,日期和时间必须采用此确切格式:M/D/YYYY HH:MM:SS。
- `-config {FileName | i}`:指定包含命令行参数的设置文件的路径名。在配置文件中使用 -i 作为可放在命令行上的输入文件列表的占位符,但在命令行上无需使用 i,也可使用通配符(如 *.blg)指定多个输入文件名。
- `-q`:显示输入文件中指定的日志文件的性能计数器和时间范围。
- `-y`:通过对所有问题回答“是”来绕过提示。
- `/?`:在命令提示符下显示帮助信息。
### 1.3 查看报告
为帮助分析收集的数据并识别趋势,性能监视器会从数据收集器集生成报告。查看数据收集器集报告的步骤如下:
1. 打开 Windows 性能监视器。
2. 展开“报告”,然后单击“用户定义”或“系统”。
3. 选择要查看为报告的数据收集器集,报告将在控制台窗格中打开。
若要为数据收集器集创建新报告,可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 `perfmon / report “Data Collector Set name”`。若不使用任何其他参数键入 `perfmon /report`,则会生成系统诊断报告。
## 2. 灾难恢复规划
### 2.1 灾难规划的重要性
灾难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从用户或管理员的错误操作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控事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至关重要,就像潜水员携带备用气源、学校和企业进行消防演习一样,系统管理员也应进行验证备份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尽管希望永远不会用到,但有备无患。
### 2.2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的步骤
制定一个好的灾难恢复计划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