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协议详解:平衡滑动窗口协议分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5 01:58:55 阅读量: 3 订阅数: 10 

### 通信协议详解:平衡滑动窗口协议分析
#### 1. 通信协议概述
在数据通信中,两个计算站之间可靠地交换数据并非易事。理想情况下,数据只需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就能完成交换,但实际通信中,错误是不可忽视的。消息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时,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乱序或损坏的情况。为了检测和纠正这些错误,需要在计算站中实现一些补充机制,即协议。
这些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数据传输,包括在一个站点接收信息并在另一个站点交付。可靠的数据传输涵盖了对丢失消息的重发、对损坏消息的拒绝或纠正,以及对重复消息的丢弃。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协议需要维护状态信息,记录哪些数据已发送、哪些数据已被确认接收等。这就引出了连接管理的问题,即状态信息的初始化和丢弃,分别对应连接的打开和关闭。连接管理的难点在于,当连接关闭时,消息可能仍留在通信通道中,这些消息的接收不能干扰当前连接的正常运行。
本文讨论的两个协议是为协议层次结构中的不同层设计的,例如类似 OSI 参考模型中的层。第一个协议完全异步,第二个协议依赖于定时器的正确使用。在这两种情况下,协议的验证都集中在所需的安全属性上,即接收方只交付正确的数据。
第一个协议适用于具有直接物理连接(如电话线)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属于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个协议适用于必须通过中间网络(可能包含其他站点,并通过不同路径连接端点站)进行通信的两个站点,属于 OSI 模型的传输层。这种差异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了协议的功能:
- **考虑的错误类型**:两个协议考虑的传输错误类型不同。在物理连接中,消息不能相互绕过,也不会重复,第一个协议只考虑消息丢失的情况(消息损坏实际上也会导致消息丢失,因此不单独处理)。而在网络中,消息可以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可能会相互绕过,并且由于中间站点的故障,消息可能会重复或丢失,第二个协议会考虑消息的丢失、重复和乱序。
- **连接管理**:第一个协议不考虑连接管理,因为物理连接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不是反复打开和关闭。但对于与远程站点的连接,可能只是临时需要交换数据,长期维护与每个远程站点的连接成本过高,所以第二个协议需要具备打开和关闭连接的能力。
#### 2. 平衡滑动窗口协议
##### 2.1 协议概述
平衡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对称协议,允许信息在两个方向上可靠地发送。该协议用于通过线路直接连接的站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可假设通道具有先进先出(FIFO)属性,但该假设直到后面才会用到。
两个通信进程分别用 p 和 q 表示,协议关于 p 和 q 完全对称。进程 p 的输入是要发送给 q 的信息,用无限数组 inp 表示;输出是从 q 接收的信息,用无限数组 outp 表示。同样,进程 q 的输入和输出分别用数组 inq 和 outq 表示。这些数组都由自然数索引,从 0 开始。协议要求随机访问 inp 和 outp,但后续会证明可以将随机访问限制在一个有限长度的“窗口”内,这也是该协议被称为“滑动窗口”协议的原因。
进程 p 包含一个变量 sp,表示 p 仍期望从 q 接收的编号最低的字。因此,在任何时候,p 已经写入了 outp[0] 到 outp[sp - 1],且 sp 的值不会减小。类似地,进程 q 包含变量 Sq。协议的所需属性包括安全属性和活性属性:
- **安全交付**:在协议的每个可达配置中,outp[0 .. sp - 1] = inq[0 .. sp - 1] 且 outq[0 .. Sq - 1] = inp[0 .. sq - 1]。
- **最终交付**:对于每个非负整数 k,最终会达到 sp ≥ k 且 Sq ≥ k 的配置。
##### 2.2 协议呈现
传统的传输协议通常依赖确认消息,发送方若未收到确认消息,会假设数据消息或确认消息丢失并重新发送。但本协议不使用显式的确认消息,两个站点的消息同时充当对方消息的确认。
进程交换的消息称为数据包,格式为 (pack, w, i),其中 w 是数据字,i 是数据包的序列号。当 p 发送该数据包给 q 时,它传输了字 w = inp[i] 给 q,同时也确认了从 q 收到的一些数据包。具体来说,p 发送的数据包 (pack, w, i) 确认了从 q 接收的编号为 0 到 i - fp 的字。常数 fp 和 lq 是非负的,且两个进程都知道。数据数据包作为确认的隐含含义对协议的转换有两个影响:
- 进程 p 只有在存储了 outp[0] 到 outp[i - fp] 中的所有字后,才能发送 inp[i](作为数据包 (pack, inp[i], i)),即 i < sp + fp。
- 当 p 收到 (pack, w, i) 时,不再需要重发 inp[0] 到 inp[i - lq] 中的字。
以下是协议的伪代码(以进程 p 为例):
```plaintext
var sP, Up : integer
inp : array of word
outp : array of word
Sp: { Up <= i < sp + lp }
init 0, 0 ;
(* Data to be sent *) ;
init udef, udef, ... ;
begin send ( pack, inp[i], i ) to q end
Rp: { ( pack, w, i ) E Qp }
begin receive ( pack, w, i ) ;
if outp[i] = udef then
begin outp[i] := w ;
Up := max (Up, i - lq + 1) ;
sp := min { j | outp[j] = udef }
end
(* else ignore, packet was retransmission *)
end
Lp: { ( pack, w, i ) E Qp }
begin Qp := Qp \ {( pack, w, i )} end
```
在上述代码中,变量 Op 用于指示进程 p 尚未收到确认的编号最低的字。动作 Sp 表示 p 发送第 i 个字,动作 Rp 表示 p 接收一个字,动作 Lp 表示目的地为 p 的数据包丢失。
通信子系统由两个队列表示,Qp 用于目的地为 p 的数据包,Qq 用于目的地为 q 的数据包。为了证明该算法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需要证明断言 P 是一个不变量:
```plaintext
P ==
∀i < sp : outp[i] != udef (Op)
∧ ∀i < Sq : outq[i] != udef (Oq)
∧ ( pack, w, i ) E Qp => w = inq[i] ∧ (i < Sq + lq) (1p)
∧ ( pack, w, i ) E Qq => w = inp[i] ∧ (i < sp + lp) (1q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