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系统的场景探索与可通行表面检测技术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15:57 阅读量: 3 订阅数: 5 


智能环境下的多模态注意力系统设计与实现
### 智能系统的场景探索与可通行表面检测技术
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智能系统在场景探索和可通行表面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相关技术,一种是用于视觉场景探索的分层系统集成方法,另一种是基于颜色空间融合和时间分析的实时可通行表面检测方法。
#### 分层系统集成方法用于视觉场景探索
该系统主要在城市内道路上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阴天且无雨,道路具有典型照明条件,偶尔缺少车道标记。系统部署在三台2 - GHz双核计算机上,分工明确:
- 一台负责传感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如视差计算、俯仰校正等。
- 一台运行L1、L2和L4层。
- 一台运行L3层。
各层运行频率不同:
- 最耗时的L1和L3层目前以3Hz运行,在低速行驶时足以实现交互处理。
- L2层以12Hz运行,用于为每个处理图像提取四个视觉目标。
- L4层以1Hz的速率发送自上而下的信息。
为评估系统性能,对图像流进行了真值标注,即对每个图像I(t)中的所有与任务相关的对象oi(t) ⊂ I(t)进行标记,标记具有连续性,同一对象在前后图像中使用相同标识符,便于跟踪对象的出现、移动和消失。
场景探索系统会生成一组视觉目标v(t) = {vj(t), j = 1..n, vj(t) ∈ I(t)},实验中n = 4。定义了以下相关值和性能指标:
|相关值|定义|
| ---- | ---- |
|ti0|对象i首次被标记的时间,ti0 = arg mint oi(t) ≠ {}|
|ti1|对象i首次被视觉目标命中的时间,ti1 = arg mint ∃jvj(t) ∈ oi(t)|
|N obj(t)|标记对象的数量,N obj(t) = |{i, oi(t) ≠ {}}|
|N hit(t)|被命中对象的数量,N hit(t) = |{i, ∃jvj(t) ∈ oi(t)}|
性能指标:
- 时间命中指标(time - to - hit):q1(o, v) = (ti1 - ti0)i,表示对象出现到首次被命中的时间间隔。
- 局部命中率指标(local hitrate):q2(o, v) = (N hit(t)/N obj(t))t,表示每个图像中被视觉目标命中的对象比例。
通过对三个功能子系统和一次包含L3和L4层诱导关闭及重启的完整系统运行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每层实现一个特定算法,仅依赖下层。
- 层可以在运行时失败或停用,而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 层可以在运行时启动和重启,使系统性能完全恢复。
未来计划添加“服务质量”控制器,以自动关闭层来节省资源并重启故障层。
#### 基于颜色空间融合和时间分析的实时可通行表面检测方法
此方法旨在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车辆导航问题,利用安装在自主车辆上的低成本单目相机实现实时可通行表面检测。主要步骤如下: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