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绝缘体、超导体与相互作用拓扑相的探索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2:31:04 阅读量: 2 订阅数: 12 

### 拓扑绝缘体、超导体与相互作用拓扑相的探索
#### 一、Z₂拓扑绝缘体
Z₂拓扑绝缘体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拓扑绝缘体(TI),主要聚焦于二维和三维的AII类系统。这种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的TI于2005年由Kane和Mele发现,他们考虑了蜂窝晶格上具有自旋 - 轨道相互作用的自旋为1/2粒子的模型,对应的二维相被称为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SHE),其特征是具有保持时间反演对称性(TRS)的反向传播边缘态对。从体 - 边界对应关系来看,Z₂指标代表边缘态对数量的奇偶性。2007年,Molenkamp小组使用HgTe量子阱首次实现了QSHE。同年,三个独立的理论小组发现,与陈数拓扑绝缘体不同,由Z₂不变量表征的TI也存在于三维中,这一发现随后得到了实验证实,并引发了大量研究。
与Z不变量类似,Z₂指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在讨论具体构建之前,需要强调TRS所施加的额外约束的关键作用。对于时间反演对称的二维系统,与占据态相关的Bloch丛Bₙ是平凡的。在TRS存在的情况下,Berry连接A(k)和A( - k)相差一个规范变换∇χ(k),而Berry曲率满足F( - k)= - F(k)。因此,陈数特征受到约束,在4n - 2维中陈数为零,但在4n维中不为零。对于二维时间反演不变系统,第一陈数C₁ = 0,在整个Brillouin环面T²上全局定义本征态没有障碍,即Bloch丛Bₙ是平凡的。然而,TRS对本征态施加了额外的约束,正是考虑这些约束时,非平凡拓扑才会出现。
具体来说,k和 - k处的Bloch哈密顿量满足T H(k)T⁻¹ = H( - k),这意味着Bloch哈密顿量在k处的任何本征态的时间反演像T|uₙk⟩是Bloch哈密顿量在 - k处具有相同能量的本征态(Kramers定理)。由于T² = - 1(自旋为1/2粒子的TR算符),两个Kramers伙伴是正交的,矩阵Mᵢⱼ = ⟨uᵢk|T|uⱼk⟩只包含非对角元素。在TRS存在的情况下,能带结构的特征是存在Kramers对。虽然总是存在一个全局基|uₙk⟩用于价带,并且在整个Brillouin环面上平滑定义,但当绝缘体是非平凡时,不可能在整个Brillouin环面上连续定义Kramers对。这一障碍本质上是TR不变绝缘体中非平凡拓扑的来源。为了捕捉这一点,需要明确考虑Kramers约束,在纤维丛的语言中,需要用秩为2的TRS Bloch丛Bₜₙ代替(平凡的)丛Bₙ,其纤维定义为(价带)Kramers对|Ψᵢ(k)⟩ = (|uₙk⟩, T|uₙk⟩)所张成的子空间。
Freed和Moore指出,Z₂指标可以定义为Bₜₙ丛的拓扑不变量。这种Z₂指标的构建涉及Brillouin区的时间反演不变点处所谓行列式线丛的取向,这些取向的乘积受到TR对称丛Bₜₙ的拓扑约束。时间反演不变点,通常称为高对称点或时间反演不变动量(TRIM),在TR不变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TRIM处,Kramers伙伴具有相同的动量,频谱至少是双重简并的。
##### 1. Pfaffian的零点
Kane和Mele最初构建Z₂指标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在BZ的一半中,Pfaffian Pf[M](其中矩阵M由式Mᵢⱼ = ⟨uᵢk|T|uⱼk⟩给出)的零点数量的奇偶性是一个拓扑不变量。一般来说,2n×2n反对称矩阵A的Pfaffian Pf[A]定义为:
\[Pf[A] = \frac{1}{2^n n!} \sum_{\sigma \in S_{2n}} sign(\sigma) \prod_{i = 1}^{n} A_{\sigma(2i - 1),\sigma(2i)}\]
例如,对于2×2反对称矩阵\(A = \begin{pmatrix} 0 & a \\ -a & 0 \end{pmatrix}\),有Pf[A] = a。Pfaffian具有(PfA)² = DetA和Pf[BABᵀ] = Det[B]Pf[A]等性质。
Pfaffian的消失表明填充带的Kramers相关本征空间之间的正交性。假设Pf[M]在kₐ处有一个简单零点,即Pfaffian在kₐ处有一个缠绕数为±1的涡旋。由于时间反演将k和 - k处的本征空间映射,Pfaffian在 - kₐ处也有一个零点。为了避免整个Brillouin环面上系统描述的冗余,引入了TR有效Brillouin区(EBZ),它由Brillouin环面的一半组成,并且除了边界外,包含每个Kramers对(k, - k)中的一个成员。EBZ具有一个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