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流程建模与电子头脑风暴的集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06:42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CRIWG 2010: 合作与技术的国际会议
### 协作流程建模与电子头脑风暴的集成
在协作流程建模中融入电子头脑风暴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它能有效整合各方智慧,提升流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工具、流程以及案例评估和结论建议。
#### 1. 相关工具
- **SeeMe 编辑器**:这是一个用于开发 SeeMe 模型的图形化建模工具。最初,它是为在协作环境中使用而开发的,由建模者操作,协调者负责沟通管理。由于是自主开发,所以可以根据需求对其进行增强,以适应特定的基础设施。
- **集成电子头脑风暴的工具**:开发的原型包含两种不同的用户界面。
- **协调者界面**:是 SeeMe 编辑器的增强版本,带有专门用于主持头脑风暴会议的特殊用户界面(UI)。该界面设计为在交互式大屏幕上操作,协调者可以确定模型中收集头脑风暴卡片的区域。
- **参与者界面**:是一个小型网站,可在任何支持网络浏览器的设备上操作。参与者只需在文本框中输入想法,然后按下“发送卡片”按钮即可参与头脑风暴。界面还提供了头脑风暴主题和参与者自己贡献的时间顺序列表作为反馈。
参与者和协调者界面之间的通信由服务器骨干管理。参与者的贡献通过 AJAX 传递到 XMPP / Jabber 服务器,再交给 SeeMe 编辑器。建立 XMPP 即时通讯服务器作为通信中心,以便更灵活地集成其他客户端输入系统。
#### 2. 社会技术流程
举办了一场为期 3.5 小时的研讨会,邀请了 11 位具有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包括不同性别、年龄、身份和专业背景。在研讨会准备阶段,创建了一个高层次的流程模型,显示在大屏幕上作为研讨会的焦点,该模型包含服务准备、服务请求协调和服务提供三个主要活动,以及一个“所需用户数据”实体。
研讨会流程如下:
1. **热身环节**:协调者打开一个空的建模区域,创建一个头脑风暴场,并提出问题“明年夏天你想去哪里度假?”,同时提供一个 URL,引导参与者进入头脑风暴网页界面。
2. **正式头脑风暴**:协调者感觉参与者能够操作界面后,停止热身,打开准备好的模型,围绕“服务准备”活动创建头脑风暴区域,并提出问题“准备一项服务需要哪些活动?”。参与者按下浏览器的重新加载按钮,选择“活动”类型,开始头脑风暴。
3. **后续头脑风暴**:后续还有两个类似的头脑风暴任务,只是问题和收集项目分配的模型区域不同。每次头脑风暴结束后,协调者会让参与者解释不清楚的贡献,并根据讨论中出现的主题对收集的项目进行聚类。如果有重复项,会进行合并并添加注释。
头脑风暴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头脑风暴 | 任务 | 模型区域 | 元素数量 | 时间 | 重复项 |
| --- | --- | --- | --- | --- | --- |
| 头脑风暴 1 | 准备服务所需的活动 | 服务准备 | 39 | 6 分钟 | 无 |
| 头脑风暴 2 | 用户所需的数据 | 所需用户数据 | 46 | 5 分钟 | 5 |
| 头脑风暴 3 | 协调服务所需的活动 | 服务请求协调 | 44 | 8 分钟 | 1 |
以下是该流程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