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平台的转型、优化与文化建设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30:51 阅读量: 3 订阅数: 7 


现代数据管理与架构:从理论到实践
# 数据平台的转型、优化与文化建设
## 1. 转型阶段:奠定基础
在将首个用例投入生产后,接下来的重点便是扩展规模、增加更多数据域并优化架构。此时,清晰把握整体局势至关重要。以下是此阶段的关键要点:
### 1.1 明确业务能力
- 清晰了解业务能力,包括人员、流程和技术的协同。
- 明确各数据域所拥有的应用程序及其职责。
- 知晓潜在新数据产品可服务的新用例。
### 1.2 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 定义适合组织的数据域和着陆区拓扑。
- 协调包含数据处理、存储、编目、元数据发布和策略执行等服务的蓝图。
- 研究数据域之间的数据流量,做出设计决策:
- 若多个数据域需要大量其他数据域的数据,不建议采用高度分散或细粒度的数据域拓扑,集中管理共享数据产品的受控拓扑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 若数据域之间的数据流量差异显著,可采用集中管理与点对点分布式数据相结合的混合方法。
### 1.3 汲取经验并改进
- 考虑初始阶段的经验教训,为数据产品开发过程添加自动化和更高级的功能,如数据质量框架和 ETL 服务标准。
- 改进数据管道,使用参数化、元数据驱动的管道,中央平台团队以即服务模式提供这些功能。
- 实施中央监控服务和控制框架,促进数据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主动合作。
### 1.4 推荐添加数据域的方法
- 先关注架构的源系统端,再扩展消费端。因为通常数据消费者多于数据提供者,且面向消费者的分析服务复杂,需确保新数据产品稳定可扩展地交付后再增加大量消费者。
### 1.5 引入战略主题
- 引入三个战略主题:黄金源管理、数据市场管理和数据价值转化管理,同时推进这三个主题可减少团队间的瓶颈,提高业务满意度。
### 1.6 实施数据治理控制
- 实施首批计算数据治理控制,如在共享数据前关联数据所有者,中央团队在此阶段的角色转变为培训、指导其他团队。
### 1.7 考虑不同的数据摄取模式
- 根据团队需求,提供不同的数据摄取模式和选项,如事件驱动或 CDC 服务,或允许使用中间着陆区。
### 1.8 阶段结束时的状态
- 定义新的治理和运营模式,包括新的角色和职责。
- 创建仪表盘展示数据域及其元数据的表现。
- 数据域团队拥有数据生命周期,使用 DataOps 最佳实践管理数据产品。
- 数据产品开发得到工具和数据建模最佳实践的支持,开发团队可了解管道对下游消费者的影响。
- 手动流程和管道被模板和服务取代,数据访问策略以代码或配置形式存储,中央团队仍全面控制数据访问供应。
- 使用单一着陆区,服务变化有限,所有数据域团队使用相同的蓝图配置。
- 拥有一致的元模型,确保各数据域团队了解数据产品的归属。
### 1.9 处理迁移和遗留场景
- 在引入新用例和数据域时,可能会遇到迁移或遗留场景,如消费者需要历史数据。可从其他环境提取或复制历史数据,构建遗留数据产品并与新数据结合,但可能需要进行字段匹配、去重、数据清理或编写业务逻辑。
### 1.10 实现数据域互联
- 进一步扩展时,需通过设置互操作性标准和实施查询服务,实现数据域之间的数据产品交换或直接共享,可考虑使用 Parquet 或 Delta 等流行文件格式和(无服务器)SQL 服务。
以下是转型阶段的主要步骤总结表格:
|步骤|详情|
| ---- | ---- |
|明确业务能力|了解业务能力、数据域应用及职责、新用例与数据产品关系|
|选择拓扑结构|定义拓扑,协调蓝图,研究数据流量并决策|
|汲取经验改进|添加自动化功能,改进数据管道,促进团队合作|
|添加数据域方法|先关注源系统端,再扩展消费端|
|引入战略主题|黄金源、数据市场、数据价值转化管理|
|实施治理控制|关联数据所有者,中央团队转变角色|
|考虑摄取模式|提供不同摄取模式和选项|
|阶段结束状态|定义模式、创建仪表盘等一系列成果|
|处理遗留场景|提取历史数据并结合新数据|
|实现数据域互联|设置标准和服务实现共享|
下面是转型阶段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明确业务能力] --> B[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B --> C[汲取经验并改进]
C --> D[推荐添加数据域的方法]
D --> E[引入战略主题]
E --> F[实施数据治理控制]
F --> G[考虑不同的数据摄取模式]
G --> H[阶段结束时的状态]
H --> I[处理迁移和遗留场景]
I --> J[实现数据域互联]
```
## 2. 优化阶段:提升专业能力
在奠定基础后,需迭代优先业务用例并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 2.1 转移支持活动
- 将中央团队的支持活动转移到数据域团队,解决低效问题,通过自助服务和自动化提高团队管理数据和数据管道的效率,允许团队自助加入和订阅数据产品,部署元数据自助注册和维护服务。
### 2.2 关注架构迭代重点
- 下一次架构迭代将关注实时数据处理、消费就绪性、安全性、主数据管理和精选数据分发,通过蓝图和服务标准化架构的消费端,一次推出一项新服务并评估需求。
### 2.3 解决数据重用和一致性问题
- 关注使用频率高的数据产品,寻找跨团队重复的协调和质量改进活动,若有大量此类活动,相关数据产品可能适合主数据管理,也可分离通用集成逻辑并让一个数据产品团队负责。
### 2.4 支持数据共享体验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