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认知分析:重塑决策格局
发布时间: 2025-08-16 01:37:30 阅读量: 2 订阅数: 1 


人、物、服务的互联网:职场变革
###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认知分析:重塑决策格局
在当今时代,科技设备无处不在,从智能手机到辅助生活设备和智能手表,几乎所有东西都能成为计算机并连接到互联网,这催生了物联网(IoT)的概念。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得其能够收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数据,但仅仅拥有数据并不足以改善个人和组织的决策,如何整合数据和知识来解决特定问题才是关键。
#### 1. 物联网:数据的源泉
物联网是多种无线技术的集成,它基于传感、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全球互联的网络。其中,“物”指的是具有与人类或其他物体通信功能的物理对象,即“智能对象”。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让日常物品具备识别、传感、联网和处理能力,从而通过互联网相互通信并与其他设备和服务协作,以实现有用的目标。
物联网具有以下特点:
- **全面性**:涵盖人、服务和事物,能生成大量信息并填充到海量数据库中。
- **持续产生数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为个人和组织创造价值。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医疗保健、库存和产品管理、智能家居和工作场所、安全和监控等,还能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Ma(2011)指出物联网具有三个特征:
- **普通物体可被单独寻址**:通过嵌入芯片和条形码,普通物体如杯子、桌子等可以被单独识别和寻址。
- **自主终端互联**:被装备的物理对象作为自主网络终端相互连接。
- **普适服务智能化**:形成广泛互联的网络,让每个对象参与服务流程,使普适服务智能化。
此外,物联网还可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如下表所示:
| 层次 | 特征 |
| --- | --- |
| 对象传感层 | 处理对物理对象的传感并获取数据 |
| 数据交换层 | 处理数据的透明传输 |
| 信息集成层 | 处理从网络获取的不确定信息的重组、清理和融合,并将其集成到可用知识中 |
| 应用服务层 | 为各种用户提供内容服务 |
虽然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并非全新,但它扩展了各类技术设备之间的通信概念,是计算和通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也是大数据分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 2. 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价值
大数据和分析虽然常被一起提及,但它们有所不同。“大数据”指的是可以收集和管理的大量且多样的数据,而“分析”则是指广泛使用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解释性和认知模型以及基于事实的管理来推动决策和行动。大数据具有高容量、高速度和高可变性的特点,大数据分析则是公司用于分析大规模、复杂数据以提升公司在各维度绩效的技术和方法。
##### 2.1 大数据的属性
- **容量**:指数据的规模大小。
- **速度**:表示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的速度。
- **多样性**:体现数据来源的多维性,数据可来自在线交易、电子邮件、视频、图像等多种渠道,物联网进一步增加了数据来源。
- **价值**:指数据对决策者的有用程度,其中数据的真实性是价值的一个重要属性,由于数据来源多样,评估数据可靠性很重要。
大数据分析面临着数据过于庞大、非结构化和快速变化等挑战,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聚合、融合、处理、分析和挖掘,以提取有用信息,实现智能和普适服务。依赖大数据和分析需要组织改变其决策文化。
##### 2.2 分析的作用
分析是一组相互结合使用的方法、组织程序和工具,用于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预测业务问题解决方案的结果。它已应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如决策、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改变组织的决策方式。
为了实现分析的益处,管理者需要掌握数据和分析方法。分析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其业务和市场,利用丰富的数据和特定领域的分析工具带来的机会。洞察力必须转化为能够使组织受益的战略决策。
#### 3. 认知分析:融合人类智慧与技术力量
认知分析强调在使用大数据分析时,人类认知、解释和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分析不仅仅是对数字的准确计算,更是一个认知过程。要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需要将数据的使用与对数据收集和分析领域的深入理解相结合。
认知分析涉及两个维度:
- **人类维度**:与人类认知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关,是人们理解分析数据的机制。这一过程需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识别的模式。例如,营销经理要理解客户数据,不仅要分析数据,还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和客户。人类维度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启发式方法和认知偏差。
- **技术维度**:依赖技术系统从各种潜在相关信息和连接中生成假设,主要体现为人工智能。认知分析认为数据分析是必要的,但不足以改善决策,使用认知分析要求人们不仅在特定领域成为专家,还要精通分析工具。
以下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决策之间关系的mermaid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物联网):::process --> B(技术设备):::process
A --> C(人类):::process
B --> D(大数据):::process
C --> D
D --> E(容量):::process
D --> F(速度):::process
D --> G(真实性):::process
D --> H(价值):::process
D --> I(分析):::process
I --> J(描述性分析):::process
I --> K(预测性分析):::process
I --> L(可视化):::process
I --> M(认知分析):::process
M --> N(人类):::process
N --> O(知识):::process
N --> P(专业技能):::process
N --> Q(解释):::process
N --> R(意义建构):::process
M --> S(技术):::process
S --> T(人工智能):::process
M --> U(改进决策):::process
```
然而,目前美国面临着具有深度分析技能的人员短缺以及能够分析大数据并根据结果做出决策的管理人员和分析师短缺的问题。因此,将物联网、分析与认知、经验和直觉相结合至关重要。
认知分析视角对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研究提供了关于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新方向,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其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具体影响。
###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认知分析:重塑决策格局
#### 4. 认知分析对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认知分析视角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下面将分别从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 4.1 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认知分析的研究可以从人类和技术两个维度展开,以下是具体介绍:
- **人类维度**
- **专业知识的作用**:组织学者可以研究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例如,探讨拥有精通商业和管理的数据科学家的组织,是否比缺乏此类人才的组织更能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同时,要考虑数据中发现的模式是否真正具有意义和相关性,因为大量数据可能使微小关系在统计上显得显著,但深入理解领域知识有助于区分真正重要的关系和数据噪声。
- **认知偏差的影响**:决策过程中,数据的可用性并不能消除人类的错误和偏差。管理者在决策时常常面临确认偏差、锚定偏差和损失厌恶偏差等问题。确认偏差使管理者倾向于寻找验证先前假设的信息和趋势;锚定偏差使决策者过度重视某一条信息;损失厌恶偏差使决策者在权衡选项时更加谨慎。认识到这些偏差有助于管理者减少其影响。
- **技术维度**
- **人工智能的作用**:人工智能在决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可以替代人类进行某些决策。例如,机器学习系统能够根据分析的数据学习新知识并采取行动,提高数据的分析和使用效率。组织学者可以研究人工智能在改善决策方面的作用,探索其可靠性,以及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之间的关系。
##### 4.2 对实践的启示
认知分析视角为管理实践、政策制定和个人生活提供了指导,具体如下:
- **管理实践**:认知分析可以帮助组织招聘既具备数据分析技能,又能将分析结果置于具体情境中的数据科学家,从而改善决策。
- **政策制定**:政策制定者应认识到分析和数据只是工具,只有深入了解社会趋势和问题,结合知识、专业技能和合理判断,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
- **个人生活**:认知分析可以帮助公民理解个人健康等数据的含义,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例如,未来物联网将更加普及,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和分析数据,有助于个人和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然而,物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隐私和安全问题,如数据泄露、通信渠道攻击等。公司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络和传输层安全等技术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
#### 5. 总结与展望
认知分析模型强调了认知、解释和意义建构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尽管认知分析视角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的管理研究还比较匮乏。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物联网时代,认知、解释和意义建构在大数据和分析使用中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总结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认知分析关系的表格:
| 概念 | 定义 | 特点 | 作用 |
| --- | --- | --- | --- |
| 物联网 | 多种无线技术的集成,使日常物品通过互联网相互通信 | 全面性、持续产生数据 | 收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数据 |
| 大数据分析 | 分析大规模、复杂数据以提升公司绩效的技术和方法 | 高容量、高速度、高可变性 | 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业务和市场,改变决策方式 |
| 认知分析 | 强调人类认知、解释和意义建构在大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 人类维度和技术维度 | 融合人类智慧与技术力量,改善决策 |
mermaid流程图展示认知分析在决策中的整体流程: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物联网数据收集):::process --> B(大数据分析):::process
B --> C(认知分析 - 人类维度):::process
B --> D(认知分析 - 技术维度):::process
C --> E(理解数据与模式):::process
D --> F(人工智能辅助):::process
E --> G(结合经验与直觉):::process
F --> G
G --> H(战略决策制定):::process
H --> I(决策实施与评估):::process
```
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认知分析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决策中的挑战,充分发挥科技和人类智慧的优势,实现更高效、更明智的决策。
0
0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