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技术、产品与设计全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0:10 阅读量: 10 订阅数: 8 AIGC 

# 智能家居:技术、产品与设计全解析
## 1. 智能家居安全
### 1.1 授权与架构安全
在智能家居(SH)中,当异构的物联网设备集成到已有的不可信云框架中时,需要一种轻量级授权方案。同时,有架构利用区块链存储设备交易,该系统能检测拒绝服务(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其主要由智能家居设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云计算(管理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层(与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交互)四个组件构成。
### 1.2 风险分析与应对
对智能家居自动化系统的风险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如连接设备暴露用户隐私、信息注册暴露日常习惯)和系统软件组件(如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移动应用)被列为最高风险。为降低这些风险,可在智能家居设计阶段纳入更通用的安全和隐私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 识别并分类传输中的智能家居个人数据。
2. 进行分析并描述隐私和安全的主要风险。
3. 识别并实施缓解措施以降低风险。
4. 制定智能家居信息管理策略。
### 1.3 诊断测试与漏洞发现
诊断测试设备可揭示智能家居系统的漏洞,以提高其可信度。在测试智能语音助手(IVA)系统时,了解数据的产生和流向至关重要。可通过直接操作相关服务,了解其生态系统的构建,并大致确定可能发生网络攻击的潜在攻击点,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云等层面。实证实验和模糊测试(使用无效、意外或随机数据作为输入的软件测试)也能有效显示各可能攻击点的漏洞,通过实验可区分传统攻击和新型攻击,有助于未来提高智能语音助手的可靠性。
### 1.4 物理安全
数据隐私和保护对智能家居固然重要,但无法防止传统的入室盗窃。因此,智能家居仍需物理安全措施,且可借助物联网使其更加智能。例如,传统的门铃和运动传感器可通过物联网升级,视频门铃摄像头能让用户确定门外人员身份,当有人按门铃时,智能手机应用会提醒用户远程查看访客信息。此外,还有配备高清摄像头的实时监控服务,若发生物理入侵会紧急派遣安保人员。
## 2. 智能家居产品与工具
### 2.1 智能家居产品示例
- **智能花园**:带有传感器的智能植物园可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和温度,适合时间紧张的用户。还有具备情感感知功能的智能花园,可根据用户睡眠时间表调整植物生长和开花。
- **社交连接设备**:将社交连接概念与智能家居设备集成,研究表明考虑社交连接设计的设备能提高用户的社交支持感,对独居者有益。
- **家庭歌曲推荐器**:基于户外活动中收集的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当用户手机与家的距离超过预设值时收集文本,服务器持续评估情感,用户到家时播放匹配的音乐。
- **智能墙插应用**:可通过移动应用远程控制家用电器,具备手动或定时开关设备功能,电流监测功能也在开发中。
- **物联网医疗产品**:有针对痴呆症患者的产品,能检测和记录因病情导致的未完成家庭活动,并通过照片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还有集成智能家居仪表盘的产品,利用推特数据的情感分析提供疾病爆发通知;以及名为 E - care@home 的环境辅助生活智能家居产品,可帮助特殊需求人群在家养老。
### 2.2 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考虑因素
#### 2.2.1 用户接受度与体验
用户接受度是研究热点。调查显示,用户对智能家居服务的接受度基于对服务的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其中感知有用性对态度影响最大,其取决于用户传统设备与新服务的兼容性。另一项调查表明,用户希望能在外出时访问智能家居服务,这意味着安全、隐私和信任是服务的关键因素。对三种智能家居控制和管理工具的比较研究,为工具设计提供了准则,包括许可证和价格、用户添加和修改设备的灵活性、设备控制的便捷性、工具扩展性、技术支持、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连性以及与网络服务的互操作性等。评估的三种工具为 Atooma、IFITT 和 Tasker,但所有工具都需改善用户体验。
#### 2.2.2 数据传输
在智能家居中,传感器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是实时监控的重要环节。比较 WebSocket 和轮询两种数据传输方法,发现 WebSocket 方法更有效。
#### 2.2.3 系统集成
对 Eclipse Smart Home(ESH)和 Universal Remote Console(URC)两个平台的比较分析表明,它们能相互补充,建议将这两个平台集成,以解决智能家居设计中针对残疾人的用户界面和互操作性问题。
#### 2.2.4 人工智能
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智能家居应用中具有诸多好处,如系统定制和效率提升、家电协调、能源效率提高以及为用户带来健康益处等。
以下是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考虑因素的总结表格:
|设计考虑因素|具体内容|
| ---- | ---- |
|用户接受度与体验|基于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安全、隐私和信任是关键;工具需改善用户体验|
|数据传输|WebSocket 方法更适合实时数据传输|
|系统集成|ESH 和 URC 平台可集成解决互操作性问题|
|人工智能|带来系统定制、效率提升等多方面好处|
下面是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考虑因素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智能家居产品设计] --> B[用户接受度与体验]
A --> C[数据传输]
A --> D[系统集成]
A --> E[人工智能]
B --> B1[态度]
B --> B2[感知有用性]
B --> B3[易用性]
B --> B4[安全隐私信任]
B --> B5[改善用户体验]
C --> C1[WebSocket方法]
D --> D1[ESH平台]
D --> D2[URC平台]
D --> D3[集成]
E --> E1[系统定制]
E --> E2[效率提升]
E --> E3[家电协调]
E --> E4[能源效率]
E --> E5[健康益处]
```
## 3. 活动与行为模式识别
活动识别在智能家居领域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对于安全、舒适、功耗管理和电子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可能存在多个居民且行为各异,活动识别需要进行强大、准确且高效的数据分析。以下是一些用于识别居民日常活动(ADLs)的策略:
- **基于传感器事件频率的 BoF 方法**:使用一种新颖的传感器袋(BoF)方法,通过考虑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传感器事件频率来识别智能家居居民。
- **形式概念分析(FCA)策略**:运用形式概念分析策略识别多居民的复杂活动,通过顺序模式挖掘和增量格搜索,基于较少的传感器事件确定活动。
- **基于行为模式和活动变化的跟踪方法**:利用简单的运动和门传感器,通过发现变化模式的方法(DMVP),根据频繁共同发生的传感器事件序列进行活动跟踪。
- **复杂活动识别系统(CARER)**:专注于检测复杂活动,如多个居民在同一区域同时进行简单活动或居住空间较小时的情况。该方法先布置传感器、提取数据构建模型,再考虑事件的近期性和传感器相关性进行序列/分段,最后分析分段数据。
- **基于传感器数据的进出活动监测**:利用被动红外传感器(PIR)和霍尔效应传感器的数据,监测房间的进出活动,有助于节约供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源,也适用于环境辅助生活(AAL)应用。
- **深度学习建模优化方法**:通过深度学习建模技术从原始传感器数据中学习高级特征,优化人类活动识别。
- **基于本体和马尔可夫逻辑网络的系统**:利用本体解决活动多样性问题,利用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解决活动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强基于本体的活动识别并进行概率推理。
- **基于物联网中间件的健康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中间件的智能家居健康监测系统(WITS),通过学习环境传感器数据跟踪和检测居民的异常活动,还能让专家实时诊断健康状况。
用户位置检测(ULD)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关键功能。为解决用户隐私、设备/标签不便以及容错/准确性问题,ULD 系统利用家中普遍存在的传感器、上下文代理(接收传感器信息)和基于模糊的决策器(评估代理数据)。目前室内 ULD 方法尚无定论,未来设计应采用更灵活、准确和普遍的方法。同时,从手腕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可用于检测房间定位的加速度计测量,有助于研究人员校准智能家居室内定位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以下是活动与行为模式识别策略的总结表格:
|策略名称|具体方法|
| ---- | ---- |
|BoF 方法|考虑特定时间范围内传感器事件频率识别居民|
|FCA 策略|用顺序模式挖掘和增量格搜索识别多居民复杂活动|
|DMVP 方法|根据频繁共同发生的传感器事件序列跟踪活动|
|CARER 系统|布置传感器、提取数据、序列/分段分析检测复杂活动|
|基于传感器的进出监测|利用 PIR 和霍尔效应传感器监测房间进出|
|深度学习优化|通过深度学习建模从原始数据学习高级特征|
|本体和 MLN 系统|利用本体和 MLN 解决活动多样性和动态性问题|
|WITS 系统|基于物联网中间件学习传感器数据监测异常活动|
下面是活动与行为模式识别流程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活动与行为模式识别] --> B[数据收集]
A --> C[数据分析方法]
B --> B1[传感器数据]
B --> B2[可穿戴设备数据]
C --> C1[BoF方法]
C --> C2[FCA策略]
C --> C3[DMVP方法]
C --> C4[CARER系统]
C --> C5[基于传感器监测]
C --> C6[深度学习优化]
C --> C7[本体和MLN系统]
C --> C8[WITS系统]
C1 --> D1[确定居民]
C2 --> D2[识别复杂活动]
C3 --> D3[跟踪活动]
C4 --> D4[检测复杂场景活动]
C5 --> D5[监测进出活动]
C6 --> D6[优化识别]
C7 --> D7[增强活动识别]
C8 --> D8[监测异常活动]
```
## 4. 电源效率
电源是智能家居的重要话题,涉及成本降低(能源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等方面。成本降低可通过估算能源消耗实现,例如有模块化平台利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聚合存储的用户数据提高用户的能源意识。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注重在保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研究表明,HEMS 可降低 5.15%的能耗,但会降低 42.3%的舒适度。电源方面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火灾和电击,远程控制的智能电源插座系统能快速响应,避免过度消耗、火灾和电击。
### 4.1 活动与日常消耗管理
在一项实地研究中,参与者通过管理每日能源电价以匹配消耗水平,结果显示他们愿意使用电价代理管理能源电价,这表明该活动有助于维持用户与系统的互动。理解用电模式对于智能电网的有效资源规划至关重要,一种有效的智能家居方法是让房主规划电器使用,通过智能电网技术控制和监测电力及信息的生成、传输和分配,提高资源规划的便利性和降低成本。
## 5. 系统设计
### 5.1 架构
智能家居的高层架构主要由三个组件构成:
- **系统主服务器**:包括服务器、通信网络、工作站以及与应用程序和网站的交互。
- **家庭智能交互终端**:作为系统组件(电器、安全设备等)的接口。
- **智能电气设备**:涵盖电器、安全设备和电气系统的数据收集等。
### 5.2 需求
提供智能家居平台以构建更强大的应用程序,需要满足以下主要需求和建议的架构风格:
|需求名称|架构风格|具体内容|
| ---- | ---- | ---- |
|异构性|服务器集中式架构和面向服务的架构|实现网络中连接事物之间的信息交换|
|自配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WSN)|允许在智能家居网络中添加或移除连接设备|
|可扩展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WSN)|支持连接设备的扩展或配置更新|
|上下文感知|开放服务网关倡议架构(OSGi)|具备检测位置或环境变化的能力|
|可用性|脑 - 计算机接口(BCI)|使智能家居系统易于使用和学习|
|安全和隐私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WSN)|提供防止未经授权使用和恶意攻击的保护级别|
|智能性|数据 - 信息 - 知识 - 智慧(DIKW)|实现人类活动预测|
互操作性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要求,有虚拟协议支持不同技术之间的通信,还有通过创建智能家居本体实现语义互操作性,利用链接数据原则集成外部数据源,提高系统在智能家居中的可用性。
在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雾辅助云架构的需求和设计,雾计算环境可在云数据中心和终端用户之间共享网络服务。同时提出了适用于雾启用云计算环境的资源管理技术(ROUTER),优化设备的响应时间、网络带宽、能源消耗和延迟。
为了实现物联网设备的高效协作和节能,创建了三个物联网平台模型:
- **智能感知即服务(IAT)**:学习传感器生成数据的情境感知。
- **智能能源效率即服务(IE2S)**:处理 IAT 收集的数据,学习能源使用模式。
- **智能服务即服务(IST)**:提供服务的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家居设备通信方面,提出了基于可见光通信(VLC)的模型,使用发光二极管传输数据,使用光电探测器接收数据。还有提出新颖的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 VLC。
下面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架构和需求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 B[架构]
A --> C[需求]
B --> B1[系统主服务器]
B --> B2[家庭智能交互终端]
B --> B3[智能电气设备]
C --> C1[异构性]
C --> C2[自配置]
C --> C3[可扩展性]
C --> C4[上下文感知]
C --> C5[可用性]
C --> C6[安全和隐私保护]
C --> C7[智能性]
C1 --> D1[服务器集中式架构]
C1 --> D2[面向服务的架构]
C2 --> D3[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
C3 --> D3
C4 --> D4[开放服务网关倡议架构]
C5 --> D5[脑 - 计算机接口]
C6 --> D3
C7 --> D6[数据 - 信息 - 知识 - 智慧]
```
综上所述,智能家居涵盖了安全、产品设计、活动识别、电源效率和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