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自适应TDMA协议:通信系统的灵活解决方案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1:08:48 阅读量: 14 订阅数: 11 AIGC 

### 可重构自适应TDMA协议:通信系统的灵活解决方案
#### 1. 重新配置过程
当新节点加入网络时,它会以非同步的方式开始传输周期性信息,其状态被设置为“插入(Insert)”。在这个初始阶段,也就是协议中的“协议达成阶段(agreement phase)”,新节点在轮询中没有分配到时隙,因此也没有动态ID,同时TxwinK值保持不变。在这个阶段,所有节点(包括新节点)会持续根据接收到的帧更新它们的成员向量。
以下是这个过程的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新节点加入] --> B[开始非同步传输,状态为Insert]
B --> C{协议达成阶段}
C -->|持续更新成员向量| C
C -->|一轮后检查| D{所有成员同意新节点加入?}
D -->|是| E[协议达成阶段结束,进入重新配置阶段]
D -->|否| C
```
在一轮传输后(假设没有错误),新节点会检查当前所有团队成员是否都已经认可它的存在。这意味着其他成员都检测到了新节点的传输,并在它们的成员向量中将新节点标记为“插入(Insert)”。一旦满足这个条件,协议达成阶段结束,重新配置阶段开始。
在重新配置阶段,新节点会进行一系列操作:
1. 更新活跃团队成员的数量K。
2. 更新时隙持续时间TxwinK。
3. 本地重新分配动态ID。
4. 计算其在新轮询配置中的时隙偏移量。
5. 将自身状态更新为“运行(Running)”,并继续非同步地传输数据包。
当接收到下一个参考数据包(动态ID为0)时,新节点会使用计算得到的时隙偏移量设置一个定时器,以便在新的时隙中触发传输,从而完成新节点的集成。
不过,整个重新配置过程只有在所有节点都遵循新的轮询配置时才算结束。这个过程是逐个节点进行的,每个节点在其传输时刻到来时,会检查在上一轮中是否有新节点加入并得到所有其他成员的认可(即该新节点已经以“运行(Running)”状态进行了传输)。如果有,该节点也会重新配置轮询,更新K和TxwinK,重新分配动态ID,并计算其在新轮询配置中的时隙偏移量。在接收下一个参考数据包之前,该节点仍会在旧配置的时隙中传输数据包,只有在接收到参考数据包后,才会使用新的偏移量在新时隙中进行下一次传输。
如果某个节点在上一轮中没有接收到处于“运行(Running)”状态的新节点消息,它会再保持当前轮询结构一轮。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新节点在过渡到新时隙时进行相位调整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数据包丢失引起的,这会使重新配置阶段额外延长一轮。
对于移除缺失节点的过程,当在之前的m轮(当前为10轮)中都没有检测到某个节点的接收时,该节点的状态会被更改为“删除(Delete)”。当所有其他运行中的团队成员也将该节点标记为“删除(Delete)”时,该节点被视为“未运行(Not Running)”,活跃成员数量K会减少,时隙持续时间TxwinK会增加,动态ID会重新分配,时隙偏移量也会重新计算。
以下是不同物理ID的新节点加入时的时间线示例:
| 时间线 | 新节点物理ID情况 | 协议达成阶段 | 新节点集成时刻 | 重新配置阶段结束时刻 |
| ---- | ---- | ---- | ---- | ---- |
| 上 | 最高 | A - B | D | D |
| 中 | 中间 | A - B | 轮询中 | D后一个时隙 |
| 下 | 最低 | A - B | 协议达成阶段结束 | 本轮最后一个时隙 |
重新配置过程时间线中的关键时间点解释如下:
- **A**:新节点连接到网络,等待Ttup后开始非同步传输。
- **B**:一轮后,新节点收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消息,其成员向量显示新节点为“插入(Insert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