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编程中的循环终止性与概率不变量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0:21:04 订阅数: 1 


Z和B语言的形式化规范与开发
### 概率编程中的循环终止性与概率不变量
在概率编程领域,循环的终止性和概率不变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 循环终止性中的确定性需求
在概率编程里,循环的终止情况并非总是确定的。以 `BadLoop` 为例:
```plaintext
BadLoop ≜
kk := 1;
while kk ≠ 0 do
kk := 0 1/2kk ⊕ kk := kk + 1
end
```
这个循环不能以概率 $\sum_{kk = 1}^{\infty}(1 - 1/2^kk)$(约为 0.29)终止。也就是说,它“很可能”终止(概率为 0.71),但并非几乎肯定会终止。其循环体包含一个不恰当的概率选择 `1/2kk ⊕`,对于任何 $\epsilon > 0$,都存在一种可能的执行情况,即当 `kk` 非常大时,`1/2^kk < ε`。因此,循环体不是确定的。考虑后置条件 `kk = 0`,循环体可以以任意小但非零的概率来满足这个条件。
`BadLoop` 满足除了循环体必须确定这一条件之外的所有定理 1 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变体 `⟨kk ≠ 0⟩` 在每次迭代中都以非零(但不断减小)的概率减小。如果没有循环体必须确定这一限制,我们可能会错误地得出 `BadLoop` 几乎肯定会终止的结论。
即使使用恰当的选择,如果使用嵌套循环,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例如 `CountHeads` 程序:
```plaintext
CountHeads ≜
xx := heads; nn := 0;
while xx = heads do
xx := heads 1/2⊕ xx := tails;
nn := nn + 1
end
```
它只包含恰当的选择(抛硬币的 `1/2⊕` 选择),但它不是确定的。我们有 `[[CountHeads]]⟨nn > N⟩ ≡ 1/2^N`,对于足够大的 `N`,这个值小于任何 $\Delta > 0$。
如果将 `CountHeads` 用于 `WorseLoop` 中:
```plaintext
WorseLoop ≜
CountHeads; kk := 1;
while nn ≤ kk do
CountHeads;
kk := kk + 1
end
```
我们会看到与之前相同的效果:终止概率为 0.71,并且除了确定性之外,它满足定理 1 的所有前提条件。
要在 `WorseLoop` 的循环体中使用 `CountHeads`,根据 B 语言的规则,我们必须使用一个规范,最严格的规范可能类似于 `(@nn′ · nn′ ∈ N+ ⇒ nn := nn′)`。这个规范是确定的,但不满足条件 (B):变体不能保证以非零概率减小,从而保证了正确性。
#### 概率广义替换语言(pGSL)基础
##### 概率理论基础概念
在深入了解 pGSL 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些基本的概率理论概念:
- **实验**:任何观察或测量的过程。
- **结果**:实验得到的结果。
- **样本空间**:实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 **概率分布(离散)**:从样本空间到 `[0, 1]` 的归一化函数,给出每个结果的概率。
- **随机变量**:从样本空间到实数的任何函数。
- **特征函数**:事件的特征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于事件中的结果取值为 1,否则取值为 0。给定一个事件 `pre`(写成谓词形式),表达式 `⟨pre⟩` 就是该事件的特征函数。
- **期望值(离散)**:如果 `f` 是一个有界随机变量,`µ` 是一个离散分布,两者都基于样本空间 `S`,那么 `f` 相对于 `µ` 的期望值定义为 $\sum_{s \in S} f(s) * \mu(s)$。
从这些定义可以得出,特征函数在分布上的期望值等于该分布赋予其基础集合的概率。
##### pGSL 简介
pGSL 是一种用于推理程序的逻辑,这些程序在一个计算模型中运行,该模型将初始状态转换为最终状态的分布(对于恶魔程序,则转换为最终分布的集合)。
pGSL 的一些替换规则总结如下表:
| 替换形式 | 含义 |
| --- | --- |
| `[x := E ]exp` | 在 `exp` 中用 `E` 替换所有自由出现的 `x`,必要时重命名 `exp` 中的约束变量以避免捕获 `E` 中的自由变量 |
| `[y, x := F, E ]exp` | 在 `exp` 中分别用 `F` 和 `E` 替换所有自由出现的 `y` 和 `x`,必要时重命名 `exp` 中的约束变量以避免捕获 `F` 和 `E` 中的自由变量 |
| `[pre | prog ]exp` | `⟨pre⟩ × [prog ]exp`,其中 `0 × ∞ ≜ 0` |
| `[prog1 [] prog2]exp` | `[prog1]exp min [prog2]exp` |
| `[pre ⇒ prog ]exp` | `1 / ⟨pre⟩ × [prog ]exp`,其中 `∞ × 0 ≜ ∞` |
| `[skip]exp` | `exp` |
| `[prog1 p⊕ prog2]exp` | `p × [prog1]exp + (1 - p) × [prog2]exp` |
| `[@y · pred ⇒ prog ]exp` | `(min y | pred · [prog ]exp)`,其中 `y` 不在 `exp` 中自由出现 |
| `prog1 ⊑ prog2` | `[prog1]exp ⇛ [prog2]exp` 对于所有 `exp` |
##### pGSL 对标准 GSL 的扩展
在标准 GSL 中,我们通常处理的结论形式为 `pre ⇒ [prog ]post`,这意味着如果初始状态满足 `pre`,则最终状态保证满足 `post`。而在 pGSL 中,结论形式为 `preE ⇛ [prog ]postE`,表示最终状态下 `postE` 的期望值至少是初始状态下 `preE` 的期望值。
假设我们的前置和后置期望值是“标准的”,即它们的形式为 `⟨pre⟩` 和 `⟨post⟩`。那么,pGSL 的解释就变成了“最终状态下 `⟨post⟩` 的期望值至少是初始状态下 `⟨pre⟩` 的期望值”。根据基本概率理论,谓词的特征函数的期望值就是该谓词成立的概率,所以我们实际上是说“最终状态下 `post` 成立的概率至少是初始状态下 `pre` 成立的概率”。
对于标准程序,谓词要么成立(概率为 1),要么不成立(概率为 0)。对于 `x, y ∈ {0, 1}`,`x ≤ y` 意味着“如果 `x` 为 1,则 `y` 为 1”。因此,对于标准程序,pGSL 的解释与标准 GSL 的解释是一致的。
##### pGSL 的一些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