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对局部属性的捕捉及模态逻辑可满足性问题的复杂度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1:59:13 阅读量: 10 订阅数: 21 AIGC 

### 逻辑对局部属性的捕捉及模态逻辑可满足性问题的复杂度研究
#### 1. 局部属性相关逻辑
在逻辑领域,对于局部属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固定的 $d$,$L^∗_{∞ω}(C) + \{I^k_d | k > 0\}$ 仅能表达 Hanf 局部属性。并且,对于任意的 $d$ 和 $k > 0$,$L^∗_{∞ω}(C) + I^k_d$ 的表达能力严格强于 $L^∗_{∞ω}(C)$。这表明在 $L^∗_{∞ω}(C)$ 的基础上添加 $I^k_d$ 能增加逻辑的表达能力。由此还可得出,$L^∗_{∞ω}(C)$ 无法在任意有限结构上捕捉 Hanf 局部属性。
当把 $I^k_d$ 作为广义量词使用时,逻辑的定义会有所扩展。若 $\phi_1(\vec{v}_1,\vec{z}), \ldots, \phi_l(\vec{v}_l,\vec{z})$ 是公式,其中 $\vec{v}_i$ 是 $m_i$ 元的一阶变量元组,那么 $\psi(\vec{x}, \vec{y},\vec{z}) \equiv I^k_d[m_1, \ldots, m_l](\vec{v}_1, \ldots, \vec{v}_l)(\phi_1(\vec{v}_1,\vec{z}), \ldots, \phi_l(\vec{v}_l,\vec{z}))$ 也是公式。不过,这种扩展并不保留局部性。例如,向 $L^∗_{∞ω}(C)$ 中添加 $I^k_d[m_1, \ldots, m_l]$ 会破坏 Hanf 局部性,向一阶逻辑(FO)中添加 $I^1_1[2]$ 甚至可以定义既非 Hanf 局部也非 Gaifman 局部的属性。
为了填补 $L^∗_{∞ω}(C)$ 与 Hanf 局部性之间的差距,引入了局部二阶量化的概念。其思想类似于局部一阶量化,将量化变量限制在自由变量的固定半径邻域内。
下面是局部二阶量化逻辑的定义流程:
1. 固定 $r \geq 0$ 和关系签名 $\sigma$。
2. 对于每个 $k > 0$ 的元数,有可数无限集的 $k$ 元关系符号 $T^i_k$,$i \in N$,且与 $\sigma$ 不相交。
3. 从 $L^∗_{∞ω}(C)$ 涉及 $\sigma$ 以及 $T^i_k$ 的原子公式开始,通过 $L^∗_{∞ω}(C)$ 的形成规则以及以下规则来定义公式集 $F$:
- 若 $\phi(\vec{x},\vec{\imath})$ 是公式,$\vec{y}$ 是 $\vec{x}$ 的子元组且 $d \leq r$,则 $\psi_1(\vec{x},\vec{\imath}) \equiv \exists T^i_k \subseteq S_d(\vec{y}) \phi(\vec{x},\vec{\imath})$ 和 $\psi_2(\vec{x},\vec{\imath}) \equiv \forall T^i_k \subseteq S_d(\vec{y}) \phi(\vec{x},\vec{\imath})$ 是秩为 $rk(\phi) + 1$ 的公式,且 $T^i_k$ 在这些公式中是约束的。
4. 定义 $LSOr_{∞ω}(C)$ 为 $F$ 中所有有限秩且 $T^i_k$ 符号的所有出现都被约束的公式集。
5. 局部二阶带计数逻辑 $LSO^∗_{∞ω}(C)$ 定义为 $\bigcup_{r\geq0} LSOr_{∞ω}(C)$。
其语义为:给定 $\sigma$ 结构 $A$ 和对 $\psi_1$ 中自由出现的所有 $T^i_k$ 符号的解释 $T$,$(A, T) \vDash \psi_1(\vec{a},\vec{\imath})$ 当且仅当存在集合 $T \subseteq S_d(\vec{b})^k$(其中 $\vec{b}$ 是 $\vec{a}$ 对应于 $\vec{y}$ 的子元组),使得 $(A, T, T) \vDash \phi(\vec{a},\vec{\imath})$;对于 $\psi_2$,将 “存在” 替换为 “对于所有”。
例如,公式
```plaintext
∃x∃T ⊆ S_r(x)∃T ′ ⊆ S_r(x)
∀y ∈ S_r(x) (T(y) ∧ ¬T ′(y)) ∨ (¬T(y) ∧ T ′(y))
∧ ∀z, v (T(z) ∧ E(z, v) → T ′(v)) ∧ (T ′(z) ∧ E(z, v) → T(v))
```
用于测试图中是否存在节点的 $r$ 邻域是 2 - 可着色的。
主要结果表明,一个 $m$ 元查询 $Q$($m \geq 0$)是 Hanf 局部的当且仅当它可以由 $LSO^∗_{∞ω}(C)$ 的公式(无自由二阶变量)定义。证明思路如下:
1. 首先证明 $LSO^∗_{∞ω}(C)$ 中可定义的查询是 Hanf 局部的。通过与文献中类似的论证,可在不增加公式秩的情况下从 $LSOr_{∞ω}(C)$ 中消除计数项。
2. 定义了 $(A, \vec{C},\vec{a}) \sim^r_d (B, \vec{D},\vec{b})$ 的关系,当满足三个条件时成立:
- $(A,\vec{a}) \cong_d (B,\vec{b})$。
- $adom(\vec{C}) \subseteq S^A_r (\vec{a})$ 且 $adom( \vec{D}) \subseteq S^B_r (\vec{b})$。
- 存在同构 $h : N^A_d (\vec{a}) \to N^B_d (\vec{b})$ 使得 $h(\vec{C}) = \vec{D}$。
3. 引理 1 表明,对于 $LSOr_{∞ω}(C)$ 公式 $\phi(\vec{x},\v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