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需求管理:CARM框架深度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26:21 阅读量: 1 订阅数: 7 


集体智能与语义网的发展及应用
### 计算机辅助需求管理:CARM 框架深度解析
#### 1. 软件工程本体与 CARM 框架概述
软件工程的主要本体包含三个子模型:领域知识(Domain)、子领域知识(Sub Domain)和实例知识(Instance Knowledge)。领域知识描述了系统开发人员普遍认同的软件工程概念;子领域知识包含特定项目的具体概念;实例知识则定义项目数据。
CARM(Computer Aided Requirements Management)框架的概念源于一个为波兰电信公司开展的项目。CARM 不能是封闭系统,而应是一个开放框架,可与企业现有的工具集成,并且易于扩展以支持新的需求表示和利益相关者视图。
期望 CARM 能带来诸多好处:
- 降低新 ICT 产品的设计和部署成本。
- 支持参与项目的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需共享一个通用、一致的项目数据存储库。
- 需求规格说明不仅在设计阶段使用,还应在产品测试、部署和维护阶段使用,并且在发现或修复缺陷、产品功能修改时进行更新。
- 需求管理应支持需求分组、层次化、优先级排序、版本控制和变更跟踪,还应能发现需求中的不一致性。
- 能够与分析师和设计师使用的现有工具交换数据文件,并将需求规格说明与导入的数据文件进行语义绑定。
CARM 应与现有工具合作而非竞争,专注于通过语义方法为需求管理提供新价值。
#### 2. CARM 平台的总体设计
CARM 平台将用于主导 ICT 项目的企业,部署在企业内部网络中,既能满足项目团队的访问需求,又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采用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方法进行开发,便于适应特定的设计环境和满足未来需求。
- **通信方式**:Web 浏览器是工作站与 CARM 服务之间的首选通信方式。
- **离线工作**:设计师可以使用本地存储库离线工作,本地存储库的内容应与中央存储库同步,类似于并发版本控制系统。
- **数据存储**:逻辑上的中央数据存储库可以采用分布式或冗余方式实现,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快速访问。
- **视图管理**:CARM 支持视图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视图访问需求文档和数据,视图可视为需求存储库的接口,这种方法符合 IEEE 1471 标准。
#### 3. CARM 平台的架构
CARM 平台的逻辑架构由三层组成:
| 层次 | 描述 |
| ---- | ---- |
| 数据层(系统数据区) | 包含系统中所有可用的本体,负责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及执行基本操作,如检索本体项或修改本体本身。 |
| 视图层 | 由代表各种需求建模技术的视图组成,每个视图应关联适当的本体以获取填充视图的数据。 |
| 管理层 | 由负责平台管理(用户模块 - 组、角色、访问权限)和额外本体管理(推理/规则机制)的模块组成。 |
构建需求模型作为本体时,有三个主要假设:
- 需求模型应可供不同类型的用户(如业务用户、最终用户、程序员)使用。
- 应能够引用外部资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