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最短路径与时刻表网络收缩算法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0:52:39 阅读量: 1 订阅数: 7 

### 分布式最短路径与时刻表网络收缩算法解析
#### 分布式最短路径新算法
在分布式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中,传统的解决方案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已知的解决方案存在三个主要缺点:无法并发更新最短路径;存在循环和计数到无穷的现象,导致收敛缓慢;不适用于现实的全动态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动态算法。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著名的贝尔曼 - 福特(Bellman - Ford,简称 BF)算法表现更优。通过对比 BF 算法和 ConFu 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新算法的优势。
从空间占用方面来看,在平均情况和最坏情况下,ConFu 算法所需的空间与 BF 算法所需空间的比例有所不同。ConFu 的空间占用几乎保持恒定,而 BF 的空间占用与平均节点度成正比。在执行的测试中,当密度大于 0.10 时,BF 的最坏情况空间占用增长非常快,因为至少存在一个节点 v,使得 deg(v) = n - 1。
从消息发送数量方面来看,在稀疏图中,BF 算法和 ConFu 算法发送消息数量的比例约为 1.5,而在稠密图中,该比例会下降到小于 1。这里的对比是在 k = 1000 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这是 ConFu 算法表现较差的情况。当 k = 30 或 100 时,ConFu 算法的表现优于 BF 算法,因此未在此次对比中展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展示不同情况下 BF 和 ConFu 的性能对比:
| 情况 | 空间占用关系 | 消息发送数量比例 |
| ---- | ---- | ---- |
| 稀疏图 | ConFu 恒定,BF 与平均节点度成正比 | 约 1.5 |
| 稠密图 | ConFu 恒定,BF 与平均节点度成正比 | 小于 1 |
#### 时刻表网络收缩算法
在公共交通的时刻表网络中,传统的路由算法在处理具有实际换乘时间的情况时存在不足。例如,时间扩展模型和时间依赖模型虽然可以处理时刻表信息,但在处理实际换乘时存在一些问题。
时间扩展模型中,每个节点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事件(出发或到达),每条边具有恒定的旅行时间。而时间依赖模型中,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车站,边的成本根据最短路径算法使用该边的时间来分配。为了模拟更现实的换乘,一些模型会对车站进行扩展,但这会导致节点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