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D2D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27:32 阅读量: 2 订阅数: 16 

### 协作D2D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
#### 1. 引言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是一种无线电技术,它允许附近的设备(如手机和计算机)相互建立本地通信链路。这些本地通信链路可以在授权或非授权频谱上建立,使流量能够直接在设备之间流动,而无需通过基站(BS)的传统路径。
例如,当两个彼此靠近的用户设备(UE)需要定期通过无线介质共享大量数据时,如果启用了D2D通信,协调这些设备的基站将不再是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流量瓶颈。D2D通信可以通过降低网络延迟、降低功耗、提高峰值数据速率以及促进多种基于近距离的服务,潜在地改善最终用户的体验。此外,由于D2D是一种基于短距离的通信技术,充分分离的D2D链路可以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运行,从而促进网络中的密集频谱复用。
然而,D2D也给网络设计者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研究挑战,包括智能设备的设计、信息安全、干扰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
#### 1.1 协作D2D作为5G的技术推动者
D2D通信也被认为是5G网络架构的先进技术之一。D2D使能的5G网络可以支持大量服务,如蜂窝网络卸载、低延迟触觉应用、车对车通信、国家安全和服务广告等。
D2D通信在共享蜂窝频谱中可实现以下潜在收益:
- **频谱或网络容量增益**:通过在传统和支持D2D的UE之间有效共享无线电资源。
- **用户数据速率增益**:当UE彼此靠近且它们之间的传播链路很强时,可以实现高峰值速率。
- **延迟增益**:UE之间绕过网络基础设施的直接通信减少了端到端延迟。
此外,D2D连接使多层5G网络架构中的移动设备能够相互作为传输中继。这种协作移动中继方法最近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可以在不部署新基站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网络性能。与传统的固定中继站相比,移动UE作为中继不仅可以降低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成本,还能显著降低功耗。
#### 1.2 内容组织
D2D中继的概念促使研究人员探索结合D2D和中继技术优势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会性中继UE选择、中继UE功率分配、干扰管理、最小化中继电池功率、最大化网络能源效率和改善覆盖范围等。
后续将讨论不同架构设置下协作D2D网络的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如下:
- **OFDMA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研究基于OFDMA的缓冲辅助D2D中继网络中下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问题,开发有效算法以解决功率和子载波分配问题,使系统容量最大化。
- **能量收集技术在OFDMA系统中的应用**:考虑UE能够使用“无线电力传输(WPT)”技术收集能量,并仅使用收集的能量进行协作D2D中继,研究功率分配、子载波分配和中继UE选择的联合优化问题。
-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协作D2D中继**:考虑不同小小区主用户(PU)网络中的次用户(SU)之间的通信,利用协作D2D中继实现SU之间的通信,开发在信道不确定情况下适用于实际网络的有效中继CR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案。
#### 2. 基于OFDMA的缓冲辅助D2D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障碍物或阴影的影响,基站无法与目标UE直接通信。此时,一些与基站连接良好的UE可以作为中继,帮助建立基站与被阻挡UE之间的间接通信链路。通过D2D中继利用“阴影分集”,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 2.1 系统模型
假设所有能够直接与基站通信的移动UE都有意愿作为中继,但仅根据它们能为系统带来的性能增益,机会性地选择部分UE作为中继。在D2D通信中,UE只能在短距离内通信,因此中继UE和处于覆盖盲区的目标UE必须在彼此的覆盖范围内。为了使问题具有普遍性,假设目标UE可以从多个中继获得帮助。
系统中有N个正交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的带宽为W。假设有K个需要中继协助的目标UE,分别用B、R和U表示基站、中继UE和目标UE。能够协助第k个UE的中继集合记为Rk。基站到中继mk在子载波i上的信道增益和传输功率分别用gB;R k;mk;i;t和PB;R k;mk;i;t表示,中继mk到第k个UE在子载波j上的信道增益用gR;U k;mk;j;t表示。候选集合Rk中任何中继在任何子载波上的传输功率为固定值PR,采用放大转发(AF)协议进行中继。
##### 2.2 无频率复用的D2D中继
当所有D2D对彼此靠近且覆盖区域重叠时,频率复用可能会给系统带来过多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下行链路传输从基站到目标UE需要两个时隙。第一个时隙,基站将信息传输到中继UE;第二个时隙,中继UE将信息转发给目标UE。假设每个中继UE的缓冲区大小为1。
在AF中继协议下,通过中继mk在子载波i上从基站到第k个UE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可实现吞吐量Rk;mk;i为:
\[R_{k,m_k,i} = \frac{1}{2}\log_2\left(1 + \frac{P_{B,R_{k,m_k,i}}P_Rg_{B,R_{k,m_k,i}}g_{R,U_{k,m_k,i}}}{P_{B,R_{k,m_k,i}}g_{B,R_{k,m_k,i}} + P_Rg_{R,U_{k,m_k,i}} \cdot \frac{1}{N_0W}}\right)\]
其中,N0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的噪声方差。在正交传输情况下,由于假设所有中继的缓冲区大小为1,省略了时间索引。
为了最大化系统的总吞吐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资源分配问题:
\[
\begin{align*}
&\text{maximize}_{P,S} \sum_{k = 1}^{K} \sum_{m_k \in R_k} \sum_{i = 1}^{N} s_{k,m_k,i}R_{k,m_k,i}\\
&\text{subject to:}\\
&C1: \sum_{k = 1}^{K} \sum_{m_k \in R_k} \sum_{i = 1}^{N} s_{k,m_k,i}P_{B,R_{k,m_k,i}} \leq P_{max}\\
&C2: s_{k,m_k,i} \in \{0, 1\}, \forall i, k, m_k\\
&C3: \sum_{k = 1}^{K} \sum_{m_k \in R_k} s_{k,m_k,i} \leq 1, \forall i\\
&C4: P_{B,R_{k,m_k,i}} \geq 0, \forall i, k, m_k
\end{align*}
\]
其中,P = {PB;R k;mk;i} 和S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