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数据可视化分析与仪表盘创建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1:02:41 阅读量: 14 订阅数: 22 AIGC 


物联网智能分析实战
### IoT数据可视化分析与仪表盘创建指南
#### 1. 数据整合
物联网(IoT)数据通常使用大数据技术(如Hadoop,特别是HDFS)进行存储。在SQL语句中连接表以创建仪表盘往往会降低性能,在某些系统中,这种影响可能非常显著。因此,应尽可能将数据整合到最少的表中,这样表连接操作只需在批处理时进行,而不是每次有人使用仪表盘时都进行。在考虑将哪些信息纳入数据集时,可参考问题树,只包含回答问题所需的信息。
#### 2. 视图与问题流程对齐
设计可视化视图时,要使其与问题树的层次结构相一致。第一个且最显眼的可视化视图应回答起始问题。如果可能,后续问题也应在同一视图中处理,但不那么突出显示。若这样操作过于繁琐,用户应能通过简单的点击来获取后续问题的答案。如果在同一个仪表盘中回答所有层次的问题过于复杂,可能需要为每个层次树创建不同的仪表盘。关键是要考虑对用户来说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目标是让仪表盘或展示顺序符合受众的思维过程。
#### 3. IoT数据可视化分析设计
##### 3.1 利用布局定位传达重要性
布局位置暗示了内容的重要性和主次关系,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与受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眼睛通常会先落在视图的左上角。因此,应将关键信息(即起始问题的答案)放在这里。随着视线向右下方移动,应按照问题树中的位置顺序放置可视化元素(包括表格和文本),这样能与观众的视线移动和思维过程相匹配。在其他文化中,可应用相同的概念,但要遵循与阅读顺序一致的位置顺序。例如,在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是从右到左书写的,所以最重要的信息应放在右上角。
##### 3.2 使用颜色突出重要数据
颜色也是向受众传达重要信息的有力方式。但要谨慎使用,因为同一视图中过多的颜色会让人感到困惑,降低信息传达的效果。通过一个示例可以说明颜色的强大作用。当面对一组随机数字时,统计其中数字“6”的数量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将“6”用颜色突出显示,而将其他数字用灰色淡化处理,那么统计“6”的数量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在设计可视化时,为受众突出关键数据,能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重要信息。
##### 3.3 保持可视化的一致性
在演示文稿或一系列仪表盘中,要确保颜色和格式的一致性。例如,如果在第一个图表中平均温度用蓝色实线表示,那么在后续的所有图表中也应保持一致。即使图表类型发生变化,颜色的含义也应保持不变。这种一致性可以避免受众在不同视图之间重新调整认知,同时有助于防止误解,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相同的颜色具有相同的含义。
##### 3.4 使图表易于解读
对于IoT数据,时间序列分析非常常见。分析IoT传感器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技术支持、营销、质量和工程等领域的人员都很有用。时间序列图表在传达趋势数据方面比帕累托图或饼图更有效。在创建图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便让受众更容易得出预期的结论:
- **突出关键数据**:使图表中的关键趋势线明亮、醒目。在表格中,加粗最重要的行,让关键信息一目了然。这并不是在低估受众的智力,而是为了节省他们的时间,减少误解。
- **清晰标注图表元素**:为图表提供清晰的标题,并使用足够大的字体以便阅读。确保图表的坐标轴有明确的标签,避免使用缩写。
- **指出关键信息**:在图表上圈出希望受众注意的区域,绘制箭头指向该区域,并添加文字说明如何解读。例如,如果12月的平均温度出现峰值是由于区域气温创历史新高,而不是系统问题,那么可以圈出该峰值并添加注释,这样可以避免受众提出疑问或自行调查。
#### 4. 使用Tableau创建仪表盘
Tableau可以轻松地从已创建的可视化分析标签中组装仪表盘。下面以一个天气站数据为例,详细介绍创建仪表盘的过程。
##### 4.1 问题层次结构示例
假设受众是科罗拉多州的政府用水规划小组,他们想了解有多少气象站报告了降水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收集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将这些问题构建成一个问题树:
1. **列出受众想问的分析问题**:
- 报告降水的气象站数量与上月相比是否有变化?
- 总共有多少个气象站发送了降水数据?
- 这些气象站位于何处?
- 有多少个气象站报告了显著降雨?
- 每个气象站的每日总和是否有异常情况,可能表明存在问题?
- 该州哪些地区上个月有良好的降雨?
2. **概括并合并问题**:
- 报告可用降水数据的气象站数量趋势如何?
- 有多少个气象站报告数据?
- 在该时间段内,报告可用数据的气象站位于何处?
- 在该时间段内,是否有气象站报告了显著降雨?
- 特定气象站是否有异常降水值?
- 在该时间段内,报告可用数据的气象站位于何处?(与前面类似的问题合并)
3. **确定起始问题**:通过与用水规划小组的沟通,确定他们的首要问题是检查报告15分钟降水数据的气象站数量。起始问题为:有多少个气象站报告数据?
4. **将问题组织成问题树图**:形成气象站问题层次结构。
##### 4.2 使可视化与思维过程对齐
在使用Tableau创建可视化之前,要思考需要哪些可视化元素以及如何排列它们。最重要的信息(起始问题的答案)应是受众首先看到的内容。如果在同一个仪表盘中有多个可视化元素,应将其放在屏幕的左上角。由于回答起始问题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计数,因此可以直接显示一个数字,无需使用图表。应将这个数字设置得足够大,以便立即引起注意。为了让受众了解报告可用数据的气象站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需要展示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