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品记忆的终端用户反馈总结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1:55:19 阅读量: 13 订阅数: 23 AIGC 

# 数字产品记忆的终端用户反馈总结
## 1. 研究概述
研究主要有两个目标,首要目标是从终端用户处获取有关数字产品记忆(DPM)设计的反馈。为此开展了多项用户研究,包括在德国汉诺威的世界最大公共 IT 展会 CeBIT 2009 和 CeBIT 2010 对潜在未来用户进行研究,以及在世界最大的工业技术公共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2010 进行研究。此外,还针对 IRL 智能购物车和协作人工制品记忆开展了两项用户研究。次要目标是对 DPM 概念进行初步评估。
### 1.1 CeBIT 2009
- **展会情况**:2009 年 3 月 3 日 - 8 日举办的 CeBIT 2009 有来自 69 个不同国家的 4300 家参展商,超过 40 万人参观。
- **研究方式**:SEMPROM 联盟通过展示 DPM 原型获取潜在用户反馈。为了确保受访者了解 DPM,仅采访完成演示课程参观的“知情”访客。设计了一份简短问卷,包含 8 个问题,可在 5 - 6 分钟内完成回答。
- 参观 CeBIT 2009 的原因:私人或公务
- 技术亲和力:从低(1)到高(5)
- 智能物品领域知识:从低(1)到高(5)
- 过程控制领域知识:从低(1)到高(5)
- 认证信息(如二氧化碳足迹、公平贸易等)的相关性:从不重要(1)到非常重要(5)
- 来自活跃物理物品的用户支持(如过敏、最短保质期等):从非必要(1)到理想(5)
- 隐私:从不重要(1)到非常重要(5)
- 交互场景:在家、购物时、上班途中和工作时
- **受访人群特征**:共采访 332 名访客,其中 83% 为男性,17% 为女性。63% 的受访者年龄小于 30 岁,28% 在 31 - 50 岁之间,9% 超过 50 岁。60% 的人是私人参观,40% 是公务参观。
### 1.2 CeBIT 2010
- **展会情况**:2010 年 3 月 2 日 - 6 日举办的 CeBIT 2010 有来自 68 个不同国家的 4157 家参展商,超过 33.4 万人参观。此时 DPM 的基本基础设施已成熟,研究重点转向基于 DPM 的更复杂应用。
- **研究方式**:设计并实施了一个新的演示系统,展示了一个典型购物之旅的场景。访客在专家陪同下与不同阶段的系统进行互动,系统利用购物设备、个人物品和产品的 DPM 传输信息。部分访客在体验后需回答一份问卷,问卷涵盖三个重要主题:用户界面、服务实用性和潜在隐私问题。
- 人口统计数据和参观目的
- 关于 RFID 及类似技术的知识
- 交互设备和方式的偏好
- 汽车相关服务的实用性及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 促使购买后保留产品 DPM 完整的条件
- 对个人数据保护的信任以及不同演示阶段的隐私评级
- 应用场景的影响
- **受访人群特征**:132 名访客回答了问卷,71% 为男性,24% 为女性(5% 未指定)。65% 的受访者年龄在 30 岁及以下,23% 在 31 - 50 岁之间。大多数人(66%)是私人参观,答案可能偏向男性客户的观点。
### 1.3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2010
- **展会情况**:2010 年 4 月 19 日 - 24 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2010 有来自 64 个不同国家的 4800 家参展商,超过 14.85 万人参观。93.4% 的访客是专业贸易访客,63.8% 是决策者(如 CEO)。
- **研究方式**:SEMPROM 联盟展示 DPM 原型以获取潜在用户反馈。仅采访完成演示课程参观的“知情”访客。设计了一份包含 15 个问题(包括子问题)的问卷,可在 10 - 12 分钟内完成回答。
- 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知识:从无(1)到多(5)
- 公司目前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
- 是否使用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标准
- 产品标签规范是自行制定还是从客户处获取
- 产品上存储的是参考信息还是数据
- 自动识别技术是否仅在公司内部使用,还是价值链上的其他公司也共享使用
- DPM 技术相对于当前自动识别技术的优势
- 决定公司使用 DPM 的特征
- 是否会在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