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材料的耐候性与纳米尺度表征技术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4 00:34:32 订阅数: 15 

### 聚合物材料的耐候性与纳米尺度表征技术
#### 1. 深度传感纳米压痕技术评估风化聚合物表面降解
在户外应用中,聚合物材料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这种降解过程复杂且会影响材料的性能。传统的表面外观测量往往难以预测材料的机械失效,而宏观机械测试则需在长时间风化暴露后才能确认材料是否失效。为了在早期检测风化过程中材料表面机械性能的微小变化,研究人员采用了深度传感纳米压痕技术。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样品选择**:选择了紫外线稳定的聚碳酸酯(PC)和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共聚物(Lexan* SLX树脂),其中Lexan* SLX树脂含有0.5%(重量百分比)的炭黑。这些样品是实验室规模的配方,与任何商业等级都不匹配。
- **风化暴露**:使用Atlas Material Testing Groups的Ci5000老化试验箱进行风化暴露。采用ISO 4892 - 2A户外风化测试协议,这是一种氙弧风化测试标准。测试条件包括:在340nm光学滤光片下辐照水平为0.50 W/m²,黑板温度(BPT)为65°C,相对湿度(RH)为50%。滤光片组合为内外层均为硼硅酸盐玻璃。测试周期为120分钟,其中包含18分钟的喷水循环,且无暗循环。样品分别暴露300、500、1000、1500、2000、3000和4000小时。
- **性能测量**
- **光学性能**:使用GretagMacbeth的ColorEye 7000A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仪器设置为CIE Lab颜色空间,测量模式为SCI - 包含紫外线,大透镜/大孔径,观察角度为10°,光源为D65。使用BYK Gardner Tri - Glossmeter在60°角度测量光泽度。
- **宏观机械性能**:根据ISO 180标准,在室温(23°C)下使用Resil Impactor手动刹车装置测定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 **红外光谱**:使用Perkin Elmer GX - 2000系列进行红外光谱测量,所有样品采用ATR FTIR技术扫描32次,扫描范围为4000cm⁻¹至400cm⁻¹,以空气为背景。
- **纳米压痕实验**:使用Nan0 Indenter@ XP(Agilent System Corporation)进行纳米压痕实验,采用三面Berkovich形金刚石压头。根据Oliver和Pharr的方法,使用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分析纳米压痕测试中获得的载荷和位移数据。采用连续刚度测量(CSM)技术测量绝对和深度相关的硬度和模量值。
##### 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光学性能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PC的光泽度和颜色从风化暴露开始(500小时内)就呈现下降趋势,而Lexan* SLX树脂样品在较长时间的暴露下能更好地保持光泽和颜色。这是因为Lexan* SLX树脂中存在芳基酯键。
- **宏观机械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在暴露2000小时之前,Lexan* SLX树脂的悬臂梁冲击性能优于PC样品。未暴露时,Lexan* SLX树脂的冲击强度比PC高14.5%。在不同暴露时间下,如500、1000、1500和2000小时,Lexan* SLX树脂的冲击强度分别比PC高74%、33%、136%和10%。
- **红外光谱分析**:聚碳酸酯样品在1780 cm⁻¹处的红外光谱变化与羰基(C = O)有关,这种变化被认为是由于碳酸酯键的链断裂。Lexan* SLX树脂样品在1628 cm⁻¹处出现新的谱带,与酮有关,表明聚合物链的酯键发生了Fries重排。
- **纳米压痕结果**
- **PC的硬度和模量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在暴露1500小时之前,PC表面的硬度和模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000小时及以上的暴露时间,表面硬度和模量下降。随着材料表面暴露时间的延长,硬度 - 模量达到临界点,表面开始崩解。崩解从表面开始,可能是逐层发生的。深度传感测量的硬度和模量清楚地表明了降解层的厚度,并揭示了风化表面机械性能的梯度变化。
- **Lexan* SLX树脂的硬度和模量变化**:Lexan* SLX树脂的硬度和模量随暴露时间的变化远低于PC。虽然在暴露1500小时后,PC和Lexan* SLX树脂的硬度和模量都有所下降,但Lexan* SLX树脂对机械性能的保留明显高于PC。在4000小时的暴露后,Lexan* SLX树脂仅在约 - 1μm深度处的硬度和模量低于未暴露样品,而PC在压痕深度超过3μm时出现完全内聚破坏。
以下是样品的部分性能对比表格:
| 样品 | 未暴露冲击强度优势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