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特征提取与快速虹膜分割方法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1:05:14 阅读量: 1 订阅数: 6 


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前沿进展
### 面部特征提取与快速虹膜分割方法解析
#### 面部特征提取
在面部特征提取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几何特征的算法,用于提取眼睛、嘴巴、下巴和内部边界等面部特征。该方法在C#、Visual Studio 2007、Windows XP和Dot.net framework 2.0环境下实现。
为评估这些算法提取面部特征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将手工获取的面部特征与算法得到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点对点误差的平均值:
\[m = \frac{1}{n} \sum_{i = 1}^{n} \frac{d_i}{s}\]
其中,\(d_i\) 是点对点误差,\(s\) 是两眼之间的距离,\(n\) 是特征数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124张耶鲁大学正面人脸图像和34张学生图像上,眼睛、嘴巴和下巴的提取准确率如下表所示:
| 特征 | 耶鲁大学图像准确率 | 学生图像准确率 |
| --- | --- | --- |
| 眼睛 | 93.54%(\(m_{e2} = 0.0534\)) | 91.17%(\(m_{e2} = 0.043\)) |
| 嘴巴 | 91.93%(\(m_{e1} = 0.068\)) | 88.23%(\(m_{e1} = 0.054\)) |
| 下巴 | 91.93%(\(m_{e1} = 0.0017\)) | 88.23%(\(m_{e1} = 0.0034\)) |
此外,算法获取的内部边界与手工获取的内部边界的比例在124张耶鲁大学图像中为90.32%,在34张学生图像中为85.29%。
虽然该算法在面部特征提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存在信息丢失、遮挡和不同朝向等问题,可能无法始终给出准确的结果。未来,研究人员计划改进这些算法,使其能够在不同朝向的情况下更好地工作,并基于这些特征构建人脸识别系统或面部特征分析系统。
#### 快速虹膜分割
虹膜识别是现代人员身份识别系统中一种可靠且准确的生物识别技术,而有效虹膜区域的分割是虹膜特征编码和识别的基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反转图像旋转平均分析的快速虹膜分割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虹膜定位和眼睑检测。
##### 虹膜定位
- **寻找内边界的伪中心和半径**:
- 假设图像左上角像素坐标为(1,1),右下角像素坐标为(n,n)。
- 对图像进行两次扫描,分别垂直和水平地统计连续高强度像素的数量。只有当像素强度高于用户定义的阈值(通常接近全局最大强度的85%)时,才将其视为“高强度像素”。
- 垂直扫描图像,记录每个固定x坐标下y方向上连续高强度像素最多的x坐标(Vx);水平扫描图像,记录每个固定y坐标下x方向上连续高强度像素最多的y坐标(Hy)。
- 计算垂直和水平扫描线的中点,得到(Vx, Vy)。
- 对Vx和Hx、Hy和Vy进行平均,得到伪中心坐标。平均连续高强度像素的长度即为瞳孔直径。
- **细化瞳孔中心和旋转平均分析**:
- 为了准确细化伪中心,在狭窄范围内快速计算瞳孔的质心,以避免眼睑/睫毛噪声的影响。质心计算公式为:
\[M = \frac{1}{N} \sum_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