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Data基础数据持久化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4 01:11:21 阅读量: 1 订阅数: 7 

# Core Data 基础数据持久化指南
## 1. 核心概念解析
在数据持久化的领域中,实体(entity)和托管对象(managed object)是两个关键概念。实体是对对象的描述,类似于类的定义;而托管对象则是实体在运行时创建的具体实例,就像类的实例一样。实体由属性组成,属性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属性(Attributes)**:在 Core Data 实体中,属性的作用与 Objective - C 类中的实例变量相同,用于存储数据。
- **关系(Relationships)**:关系定义了实体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关系。例如,一个人通常只有一个家庭住址,所以 Person 到 HomeAddress 的关系可能是一对一;而一个家庭住址可能住有多个人,所以 HomeAddress 到 Person 的关系可能是一对多。
- **获取属性(Fetched properties)**:获取属性是关系的一种替代方式,它允许创建一个查询,在获取数据时评估哪些对象属于该关系。获取属性总是单向关系,并且是唯一可以跨多个数据存储进行遍历的关系类型。
这些属性通常使用 Xcode 的数据模型编辑器进行定义。
## 2. 键值编码的运用
在代码中,我们使用键值编码(Key - Value Coding)来设置或检索属性的值,而不是使用访问器和修改器。键值编码的基本概念与使用 `NSDictionary` 时类似,每个对象都通过唯一的键值存储。在 Core Data 中,设置或检索托管对象属性值的键就是要设置的属性名称。示例代码如下:
```objc
// 检索属性值
NSString *name = [myManagedObject valueForKey:@"name"];
// 设置属性值
[myManagedObject setValue:@"Gregor Overlander" forKey:@"name"];
```
## 3. 托管对象的存储环境
托管对象存储在持久存储(persistent store)中,也称为后备存储。持久存储有多种形式,默认情况下,Core Data 应用程序将后备存储实现为存储在应用程序 Documents 目录中的 SQLite 数据库。使用 Core Data 时,无需编写 SQL 语句,Core Data 框架会处理数据的加载和保存。除了 SQLite,持久存储还可以实现为二进制平面文件、XML 格式,甚至可以创建内存存储,但内存存储不会在当前会话结束后保存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默认的 SQLite 作为持久存储。
通常,应用程序只有一个持久存储,但也可以有多个。一般不直接操作持久存储,而是使用托管对象上下文(managed object context),它管理对持久存储的访问,并跟踪对象属性的更改。上下文还会向撤销管理器注册所有更改,允许撤销单个更改或回滚到最后一次保存数据的状态。大多数 iOS 应用程序只使用一个上下文。
## 4. 托管对象的创建与检索
### 4.1 创建新的托管对象
创建新的托管对象使用 `NSEntityDescription` 类的 `insertNewObjectForEntityForName:inManagedObjectContext:` 工厂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objc
theLine = [NSEntityDescription
insertNewObjectForEntityForName:@"EntityName"
inManagedObjectContext:context];
```
该方法不仅创建对象,还将其插入到上下文中并返回该对象。此时对象存在于上下文中,但尚未成为持久存储的一部分,下次调用托管对象上下文的 `save:` 方法时,对象将被添加到持久存储中。
### 4.2 检索托管对象
从持久存储中检索托管对象需要使用获取请求(fetch request)。获取请求是 Core Data 处理预定义查询的方式。以下是创建获取请求的示例:
```objc
NSFetchRequest *request = [[NSFetchRequest alloc] init];
NSEntityDescription *entityDescr = [NSEntityDescription
entityForName:@"EntityName" inManagedObjectContext:context];
[request setEntity:entityDescr];
```
还可以使用 `NSPredicate` 类为获取请求指定条件,类似于 SQL 中的 `WHERE` 子句。示例如下:
```objc
NSPredicate *pred = [NSPredicate predicateWithFormat:@"(name = %@)", nameString];
[request setPredicate: pred];
```
执行获取请求的代码如下:
```objc
NSError *error;
NSArray *objects = [context executeFetchRequest:request error:&error];
if (objects == nil) {
// 处理错误
}
```
如果执行成功,`executeFetchRequest:error:` 方法将从持久存储中加载指定对象并以数组形式返回。
## 5. 数据模型设计流程
### 5.1 打开数据模型编辑器
选择 `Core_Data_Persistence.xcdatamodel` 打开 Xcode 的数据模型编辑器,编辑面板会显示数据模型中的所有实体、获取请求和配置。
### 5.2 创建实体
点击实体面板左下角标有 `Add Entity` 的加号图标,创建一个名为 `Entity` 的新实体。
### 5.3 切换视图
在构建数据模型时,可以使用编辑区域右下角的控件在表格视图(Table view)和图形视图(Graph view)之间切换。图形视图以图形方式显示实体及其关系,适合包含多个实体的模型;表格视图显示更多详细信息,创建新实体时通常更有用。
### 5.4 使用数据模型检查器
使用快捷键打开 Core Data 数据模型检查器,它可以查看和编辑数据模型编辑器中所选项目的相关详细信息。将实体名称从 `Entity` 更改为 `Line`。
### 5.5 添加属性
在表格视图中,选择实体后点击右下角的加号图标,可添加属性、关系或获取属性。添加第一个属性,将其名称从 `attribute` 更改为 `lineNumber`,类型从 `Undefined` 更改为 `Integer 16`,并在数据模型检查器中取消选中 `Optional` 复选框,因为该属性不能为空。保持 `Transient` 和 `Indexed` 复选框未选中状态。添加第二个属性,将其名称更改为 `lineText`,类型更改为 `String`,保持 `Optional` 复选框选中,因为用户可能不会为该字段输入值。
mermaid 流程图展示数据模型设计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打开数据模型编辑器] --> B[创建实体]
B --> C{选择视图}
C -->|表格视图| D[使用检查器改名]
C -->|图形视图| D
D --> E[添加属性]
E --> F[设置属性参数]
```
## 6. 持久化视图和控制器的创建
### 6.1 创建视图控制器类
由于选择了空应用程序模板,需要手动创建视图控制器。在项目导航器中,单击 `Core Data Persistence` 文件夹,使用快捷键或选择 `File ➤ New ➤ New File…` 打开新文件助手,选择 `Objective - C class`,点击 `Next`,将类命名为 `BIDViewController`,选择 `UIViewController` 的子类,取消选中 `Targeted for iPad` 复选框,选中 `With XIB for user interface` 复选框,让 Xcode 自动创建 nib 文件,最后选择保存文件的目录。
### 6.2 修改视图控制器头文件
打开 `BIDViewController.h` 文件,添加以下代码:
```objc
#import <UIKit/UIKit.h>
@interface BID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strong, nonatomic) IBOutletCollection(UITextField) NSArray *lineFields;
@end
```
### 6.3 设计视图并连接出口集合
打开 `BIDViewController.xib` 文件,在 Interface Builder 中设计视图,并连接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