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可证明地提高Belenios选举可验证性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1 01:59:14 阅读量: 1 订阅数: 19 AIGC
### 可证明地提高Belenios选举可验证性 #### 1. 选举流程与基本概念 在选举过程中,日志的一致性不仅能确保基本的完整性属性,还能防止类似的选票复制攻击。选民可以在选举期间随时在公告板(BB)上检查自己的选票。具体而言,他们应检查预期的选票 `b` 是否与他们的公共凭证 `cr` 一起公布在 `BBcast` 上。 计票阶段,会选择要计票的选票并将其标记为计票程序的输入。通常会选择每个 `cri` 最后投出的选票,得到 `BBtally: (cr1, b1), ..., (crn, bn)`。如果没有为 `cri` 投出选票,则 `bi = ⊥`。基于ElGamal加密的同态属性,将 `BBtally` 上对应非空选票的密文组合成一个密文 `c`,该密文编码了每个候选人的总票数。然后,由受托人对 `c` 进行解密以获得选举结果。 #### 2. 选举可验证性与攻击场景 选举可验证性建模为属性的合取 `Φh_iv ∧ Φeli ∧ Φcl ∧ Φ◦_res`,具体含义如下: - **个体可验证性(`Φh_iv`)**:确保如果诚实的选民成功验证了他们投出的最后一张选票,那么相应的投票应包含在最终计票中。 - **资格验证(`Φeli`)**:确保如果选民成功验证了一张选票,那么相应的公共凭证应在 `BB` 上的注册时记录。此外,任何计票的选票都应对应于注册时记录的公共凭证。 - **无冲突(`Φcl`)**:确保没有两个选民可以成功验证同一公共凭证的选票。 - **结果完整性(`Φ◦_res`)**:确保对手只有在相应选民被破坏或未对投出的任何选票执行个体验证程序时,才能为给定的公共凭证投出选票。更强的结果完整性概念 `Φ•_res` 禁止对手即使选民未验证任何投出的选票也投出选票。 违反 `Φres` 称为选票填充攻击,违反 `Φcl` 称为冲突攻击。Belenios 预计在以下对抗场景中满足选举可验证性: - **A1**:服务器和注册商均诚实。 - **A2**:服务器腐败,注册商诚实。 - **A3**:服务器诚实,注册商腐败。 当注册商诚实,安全性由私钥签名保证;当服务器诚实时,安全性由私有密码和服务器日志保证。然而,存在一些攻击,原因是服务器不知道公共凭证与相应选民身份之间的关联。腐败的选民只要对手设法获得用相应私有凭证签名的选票,就可以为任何公共凭证投出选票。 常见的攻击场景如下: - **选票重排序攻击(A1、A2 或 A3)**:假设诚实的选民 `id` 具有公共凭证 `cr`,按顺序投出选票 `b1` 和 `b2`,并且只验证了 `b2`。那么 `b2` 应该为相应的公共凭证计票。然而,对手可以使 `b1` 被计票。攻击场景如下: 1. `V(id, cr)` 投出 `b1` 和 `b2`,被对手 `A` 阻止。 2. `A` 为 `cr` 投出 `b2`(依赖于腐败的选民或投票服务器)。 3. `BBcast` 上,`(cr, b2)` 被选民 `V(id, cr)` 验证。 4. `A` 为 `cr` 投出 `b1`。 5. `BBtally: (cr, b1)`。 在正常执行中,当服务器诚实时,除非对手破坏了 `id` 的密码,否则对手不能在 `b2` 之后投出 `b1`。A1 攻击的关键点是 `b2` 由不同的腐败选民为同一公共凭证 `cr` 投出。 - **选票填充攻击(A3)**:当诚实的选民 `id1` 用 `cr1` 投出选票 `b` 时,对手可以阻止并以腐败选民 `id2` 的名义为同一公共凭证 `cr1` 投出该选票。选民 `id1` 成功验证了 `b`。随后,依赖于腐败的注册商,对手可以为 `cr1` 投出另一张选票 `bA`。这违反了结果完整性 `Φ◦_res` 和个体可验证性 `Φiv`。攻击场景如下: 1. `A` 破坏 `VR` 和 `V(id2)` 以获得 `⟨cr1, skey1, pwd2⟩`。 2. `V(id1)` 投出 `b`,被 `A` 阻止。 3. `A` 用 `⟨cr1, pwd2⟩` 投出 `b`,`VS` 在日志中存储 `(id2, cr1)`。 4. `BBcast` 上,`(cr1, b)` 被 `V(id1)` 验证。 5. `A` 用 `⟨cr1, pwd2⟩` 投出 `bA`,该选票被接受并公布。 6. `BBtally: (cr1, bA)`。 如果选民 `id2` 验证了投出的选票 `b`,这在相关定义中也被视为冲突攻击。这种攻击的一种变体可能导致较弱形式的选票填充:对手可以在 `id1` 有机会投出选票之前提交 `bA`。在这种情况下,投票服务器将不接受 `id1` 的任何进一步选票,因为这会破坏 `cr1` 日志的一致性。 #### 3. 改进选举可验证性的方法 在Belenios中,选票 `b = ⟨c, s, prR, prL⟩` 中的零知识证明 `prL = proofL(c, r, cr)` 的目的是将密文 `c = enc(v, pk, r)` 以及选票 `b` 可验证地链接到为其投出选票的公共凭证 `cr`。通过丰富标签结构可以保护选举免受上述攻击。具体步骤如下: ##### 3.1 防止选票重排序攻击 假设最初在 `BB` 上符合条件的公共凭证旁边有空选票。并且,`BB` 的特定部分用于显示每个凭证最后投出的选票: - 投票前:`BBlast : (cr1, ⊥), ..., (crn, ⊥)` - 投票期间:`BBlast : (cr1, b1), ..., (crn, bn)` 当投票平台 `VP` 为具有公共凭证 `cr` 的选民构造新选票时,它从 `BBlast` 中获取 `cr` 旁边的最后一张选票 `b′`。然后,在构造证明 `prL` 时,`VP` 使用标签 `h(cr, b′)`,其中 `h` 是一个抗碰撞哈希函数,将对 `(cr, b′)` 映射到标签的适当域: ```plaintext ℓ = h(cr, b′); prL = proofL(c, r, ℓ); b = ⟨c, s, prR, prL, ℓ⟩. ``` `BBcast` 记录为 `cr` 投出的所有选票,并且它们的顺序不能在 `BB` 上更改。选举审计员可以查看为凭证 `cr` 投出的任意两张连续选票 `b′` 和 `b`,并验证 `verL(prL, c, h(cr, b′)) = ok`,从而确保构造 `b` 的一方确实期望它跟随 `b′`。这种标签结构确保在注册商诚实的腐败场景(即 A1 和 A2)中实现选举可验证性。 ##### 3.2 防止注册商腐败攻击 在注册商腐败的场景中,选票填充和冲突攻击的主要原因是对手可以阻止诚实选民的选票 `b`,并以腐败选民的身份投出该选票,同时保持与 `b` 关联的公共凭证相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选票 `b` 上附加的标签应包含对选民身份的承诺。具体操作如下: 在为选民 `id` 投出选票期间,`VP` 生成一个新的随机数 `t`,构造标签 `⟨cr, com(id, t)⟩`,并将 `t` 与选票一起发送到投票服务器 `VS`。 ```plaintext VP : ℓ = ⟨cr, com(id, t)⟩; prL = proofL(c, r, ℓ); b = ⟨c, s, prR, prL, ℓ⟩, VS : receives (cr, b, t) from VP for a given id; ℓ′ = ⟨cr, com(id, t)⟩, casts b if and only if ℓ′ = ℓ and verL(prL, c, ℓ) = ok. ``` 这种标签结构足以确保在服务器诚实的腐败场景(即 A1 和 A3)中实现选举可验证性。选举审计员仍然可以在 `BB` 上检查证明 `prL`,但只能确保选票是为预期的公共凭证 `cr` 投出的,而不会知道底层的 `id`。 ##### 3.3 组合标签 将上述两种标签组合如下: ```plaintext ℓ1 = h(cr, b′); ℓ2 = com(id, t); ℓ = ⟨ℓ1, ℓ2⟩. ``` 定义不同变体的Belenios: - `Beleniostr`:按照3.1节增强标签的变体。 - `Beleniosid`:按照3.2节设置标签的变体。 - `Belenios+`:使用组合标签 `ℓ` 的变体。 对于协议 `P`、腐败场景 `A` 和属性 `Φ`,用 `(P, A) |= Φ` 表示 `P` 在腐败场景 `A` 中满足 `Φ`。得到以下结果: | 协议 | 腐败场景 | 是否满足 `Φ◦_E2E` | | ---- | ---- | ---- | | `Beleniostr` | `A1, A2` | 是 | | `Beleniosid` | `A1, A3` | 是 | | `Belenios+` | `A1, A2, A3` | 是 | | `Belenios` | `A1, A2, A3` | 否 | `Φ◦_E2E` 对应于标准的可验证性概念,确保如果诚实的选民成功验证了公共凭证 `cr` 的选票 `b`,那么 `b` 将作为 `cr` 的贡献计入最终计票。更强的可验证性概念 `Φ•_E2E` 要求如果为对应诚实选民的公共凭证计票的选票,那么它必须是该选民投出的。在场景 A3 中,即使是 `Belenios+` 也可能违反 `Φ•_E2E`,但能满足 `Φ◦_E2E`。 #### 4. 规范与验证 ##### 4.1 使用Tamarin指定协议 使用Tamarin证明器对 `Belenios+` 进行分析,Tamarin基于多集重写框架。在Tamarin中,消息(或项)由一组函数符号构建,加密原语的属性由一组方程建模。协议状态信息和对手知识由事实表示,协议动作由多集重写规则指定,形式为 `[L] --[ M ] -> [N]`。 例如,在投票协议中,生成秘密/公钥对的多集重写规则 `Rkey` 如下: ```plaintext [ Fr(k) ] --[ !BBkey(pk(k)), Phase('setup') ] -> [ !Sk(k), !BBkey(pk(k)), Out(pk(k)) ] ``` 其中 `Fr(k)` 表示随机生成的新鲜密钥 `k` 作为前提。结论事实 `!Sk(k)` 和 `!BBkey(pk(k))` 分别记录选举的秘密密钥和公共密钥。 设置候选人和选民身份的规则如下: ```plaintext Rcand : [ In(⟨v1, v2⟩) ] --[ Phase('setup') ] -> [ !BBcand(v1), !BBcand(v2) ] Rid : [ In(id) ] --[ Phase('setup') ] -> [ !Id(id) ] ``` 选民投出选票的规则 `Rvote` 如下: ```plaintext Rvote : [ !Id(id), !BBcand(v), !BBkey(pk(k)), Fr(r) ] --[ Vote(id, v), Phase('voting') ] -> [ Out(⟨id, enc(v, pkey, r)⟩) ] ``` 加密操作通过方程指定,例如解密操作: ```plaintext dec(enc(v, pk(k), r), k) = v ``` Tamarin中的限制是约束协议规则应用的逻辑公式,例如 `∀x, y, i, j. BBkey(x) @i ∧ BBkey(y) @j ⇒ x = y` 确保不能有两个不同的选举密钥。 ##### 4.2 `Belenios+` 的规范与验证 定义一组方程用于指定解密、签名验证、范围证明验证和将标签附加到密文的证明验证: ```plaintext (1) dec(enc(x, pk(y), z), y) = x, (2) ver(sign(x, y), x, pk(y)) = ok, (3) (∀i) verR(proofR(enc(xi, y, z), z, ⟨x1, ..., xk⟩), enc(xi, y, z), y, ⟨x1, ..., xk⟩) = ok, (4) verL(proofL(enc(x, y, z), z, ℓ), enc(x, y, z), ℓ) = ok. ``` 对于协议中参与者的动作,定义了一组规则和限制。以下是投票平台 `VP` 和投票服务器 `VS` 投出选票的重要规则: 投票平台 `VP` 投出选票的规则 `RVP_vote`: ```plaintext RVP_vote : construct a ballot, authenticate and send it to VS let c = enc(v, pkey, r); s = sign(c, skey); ℓ = ⟨h(cr, b0), com(id, t)⟩; prR = proofR(c, r, vlist); prL = proofL(c, r, ℓ); b = ⟨c, s, prR, prL, ℓ⟩; a = h(⟨id, pwd, cr, b, t⟩) in [ !BBcand(v), !BBkey(pkey), Fr(r), Fr(t), !Vlist(vlist), !Reg(id, cr, skey), !Pwd(id, pwd), VPlast(cr, b0) ] --[ Vote(id, cr, v), VoteB(id, cr, b) ] -> [ !Voted(id, cr, v, b), Out(⟨id, cr, b, a, t⟩) ] ``` 投票服务器 `VS` 投出选票的规则 `RVS_cast`: ```plaintext RVS_cast : authenticate voter, verify and publish ballot let ℓ = ⟨h(cr, b0), com(id, t)⟩; b = ⟨c, s, prR, prL, ℓ⟩; a′ = h(⟨id, pwd, cr, b, t⟩) in [ In(⟨id, cr, b, a, t⟩), !BBkey(pkey), !Vlist(vlist), !BBreg(cr), !Pwd(id, pwd), BBlast(cr, b0) ] --[ a′ = a, ver(s, c, cr) = ok, verR(prR, c, pkey, vlist) = ok, verL(prL, c, ℓ) = ok, Log(id, cr), !BBcast(cr, b) ] -> [ !BBcast(cr, b), BBlast(cr, b), VPlast(cr, b) ] ``` 还定义了个体验证程序的规则和限制,以及不同的腐败场景规则,如腐败选民以揭示凭证、腐败服务器以确定密码、腐败服务器以填充选票、腐败注册公共/秘密凭证等规则。通过Tamarin的验证结果表明,`Belenios+` 在不同腐败场景下的积极结果是 `Beleniostr` 和 `Beleniosid` 积极结果的并集。 以下是Tamarin验证 `Belenios+` 时不同选票数量限制下的执行时间示例(假设): | 每个选民的选票数量限制 | 执行时间 | | ---- | ---- | | 2 | 10分钟 | | 3 | 20分钟 | | 4 | 30分钟 | | 5 | 超过1小时 | 综上所述,通过丰富标签结构和使用Tamarin进行验证,可以有效提高Belenios选举的可验证性,抵御多种攻击场景,但在某些强可验证性要求和无选票数量限制的情况下仍存在挑战。 ### 可证明地提高Belenios选举可验证性 #### 继续深入分析选举过程与安全性 在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Belenios选举的基本流程、常见攻击场景以及一些改进可验证性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详细探讨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确保选举的安全性。 ##### 选举流程的关键环节 选举流程中,计票阶段是决定最终结果的重要环节。其流程如下: 1. **选票选择**:选择要计票的选票,通常选取每个公共凭证 `cri` 最后投出的选票,形成记录 `BBtally: (cr1, b1), ..., (crn, bn)`。若未为 `cri` 投出选票,则 `bi = ⊥`。 2. **密文组合**:基于ElGamal加密的同态属性,将 `BBtally` 上对应非空选票的密文组合成一个密文 `c`,该密文编码了每个候选人的总票数。 3. **解密计票**:由受托人对密文 `c` 进行解密,从而获得选举结果。 ```mermaid graph LR A[选票选择] --> B[密文组合] B --> C[解密计票] ``` ##### 攻击场景的深入剖析 不同的攻击场景对选举的可验证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我们再次梳理这些攻击场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原理和影响。 - **选票重排序攻击**:这种攻击利用了服务器对选票顺序控制的漏洞。对手通过阻止诚实选民的选票并重新投出,改变了选票的计票顺序。在正常情况下,服务器会根据选民身份和公共凭证的关联来确保选票顺序的正确性,但当对手破坏了这种关联(如获取选民密码)时,就可能实施攻击。 - **选票填充攻击**:在注册商腐败的场景下,对手可以阻止诚实选民的选票,并以腐败选民的名义投出,甚至后续再投出自己的选票。这不仅违反了结果完整性和个体可验证性,还可能导致冲突攻击。 #### 改进方法的综合应用与效果评估 我们已经介绍了通过丰富标签结构来防止选票重排序和注册商腐败攻击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其在不同腐败场景下的效果。 ##### 标签结构的综合应用 通过将防止选票重排序的标签 `h(cr, b′)` 和防止注册商腐败的标签 `com(id, t)` 组合成新的标签 `⟨h(cr, b′), com(id, t)⟩`,我们得到了 `Belenios+` 变体。这种组合标签的应用使得选举在多种腐败场景下都能更好地保证可验证性。 ##### 不同协议变体的效果对比 | 协议 | 腐败场景 | 是否满足 `Φ◦_E2E` | 是否满足 `Φ•_E2E` | | ---- | ---- | ---- | ---- | | `Beleniostr` | `A1, A2` | 是 | 否 | | `Beleniosid` | `A1, A3` | 是 | 否 | | `Belenios+` | `A1, A2, A3` | 是 | 在 A3 场景可能不满足 | | `Belenios` | `A1, A2, A3` | 否 | 否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Belenios+` 在更多的腐败场景下满足标准的可验证性概念 `Φ◦_E2E`,但对于更强的可验证性概念 `Φ•_E2E`,在某些场景下仍存在不足。 #### Tamarin验证的详细解读 Tamarin证明器在验证 `Belenios+` 的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详细解读Tamarin验证的过程和结果。 ##### Tamarin验证的基本原理 Tamarin基于多集重写框架,通过定义消息(项)、方程、事实和规则来建模协议。协议状态信息和对手知识由事实表示,协议动作由多集重写规则指定。例如,生成密钥对、设置候选人和选民身份、投出选票等操作都可以用规则来表示。 ##### 验证规则的详细分析 - **投票平台投出选票规则 `RVP_vote`**:该规则涉及到选票的构造、认证和发送。具体步骤如下: 1. 构造密文 `c = enc(v, pkey, r)`。 2. 对密文进行签名 `s = sign(c, skey)`。 3. 生成组合标签 `ℓ = ⟨h(cr, b0), com(id, t)⟩`。 4. 生成证明 `prR = proofR(c, r, vlist)` 和 `prL = proofL(c, r, ℓ)`。 5. 构造选票 `b = ⟨c, s, prR, prL, ℓ⟩`。 6. 进行密码认证相关操作 `a = h(⟨id, pwd, cr, b, t⟩)`。 7. 发送选票信息 `Out(⟨id, cr, b, a, t⟩)`。 - **投票服务器投出选票规则 `RVS_cast`**:该规则主要进行选民认证、选票验证和公布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 接收选票信息 `In(⟨id, cr, b, a, t⟩)`。 2. 验证密码、签名和零知识证明,如 `a′ = a`,`ver(s, c, cr) = ok`,`verR(prR, c, pkey, vlist) = ok`,`verL(prL, c, ℓ) = ok`。 3. 记录日志 `Log(id, cr)`。 4. 公布选票 `!BBcast(cr, b)`。 5. 更新最后选票记录 `BBlast(cr, b)` 和 `VPlast(cr, b)`。 ```mermaid graph LR A[投票平台 RVP_vote] --> B[构造选票] B --> C[认证操作] C --> D[发送选票] E[投票服务器 RVS_cast] --> F[接收选票] F --> G[验证操作] G --> H[记录日志] H --> I[公布选票] I --> J[更新记录] D --> F ``` ##### 腐败场景规则的影响 不同的腐败场景规则模拟了各种可能的攻击情况。例如: - **`CV_corr`**:腐败选民以揭示凭证,使对手可以获取选民的相关信息。 - **`CVS_pwd`**:腐败服务器以确定密码,让对手能够绕过密码认证。 - **`CVS_cast`**:腐败服务器以填充选票,破坏选举的公正性。 - **`CVR_reg`**:腐败注册公共/秘密凭证,影响选民的注册信息。 这些腐败场景规则的存在,使得Tamarin能够全面地验证 `Belenios+` 在不同攻击情况下的安全性。 ####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Belenios选举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丰富标签结构和使用Tamarin进行验证,能够显著提高选举的可验证性,抵御多种常见的攻击场景。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某些强可验证性要求和无选票数量限制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挑战。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标签结构,使其在满足强可验证性要求的同时,提高选举系统的性能。同时,也可以探索更高效的验证方法,减少Tamarin验证的执行时间,特别是在无选票数量限制的情况下,确保选举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验证。此外,还可以考虑结合其他安全技术,如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增强选举的安全性和可验证性。 总之,提高Belenios选举的可验证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corwn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赠100次下载
点击查看下一篇
profit 400次 会员资源下载次数
profit 300万+ 优质博客文章
profit 1000万+ 优质下载资源
profit 1000万+ 优质文库回答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史东来

安全技术专家
复旦大学计算机硕士,资深安全技术专家,曾在知名的大型科技公司担任安全技术工程师,负责公司整体安全架构设计和实施。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赠100次下载
百万级 高质量VIP文章无限畅学
千万级 优质资源任意下载
千万级 优质文库回答免费看

最新推荐

数据分析与分层模型解读

### 数据分析与分层模型解读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模型来解读数据背后的规律。这里主要探讨分层模型的相关内容,包括如何分析数据、模型的构建与评估,以及结果的呈现与解读。 #### 1. R² 值的计算 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不同模型的 R² 值情况。例如,对于某些模型的输出,能直接看到 R² 值,而对于分层模型,需要额外的操作来获取。以分层模型 `fit_lmer1` 为例,若要计算其 R² 值,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 安装并加载 `MuMIn` 包。 2. 运行 `r.squaredGLMM(fit_lmer1)` 函数。 运行该函数后,会得到两个 R² 值: -

利用GARCH模型变体进行股票市场预测中的情感分析实现

### 利用GARCH模型变体进行股票市场预测中的情感分析实现 在金融领域,股票市场预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金融数据具有高波动性和异方差性(即方差随时间变化),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建模。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因其能够有效处理异方差问题而成为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常用工具。同时,社交媒体数据和金融新闻也对股票价格预测产生着重要影响,情感分析技术可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情感分析和GARCH模型变体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数据进行预测。 #### 1. 研究背景 GARCH模型由Bollerslev于1986年提出,此后被

数据在不同部门的应用与挑战及后续提升建议

### 数据在不同部门的应用与挑战及后续提升建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在各个部门的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在营销、销售和信息技术部门的应用情况,以及如何提升数据沟通技能。 #### 数据在营销部门的应用与挑战 在营销领域,数据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以Prep Air为例,数字营销主管Alex指出,数字营销的兴起带来了海量数据,彻底改变了整个营销领域。过去,营销研究主要依赖焦点小组和调查,一次只能针对一个个体。如今,除了这些传统方法,还可以收集和跟踪社交媒体参与度、网站流量等多方面的数据。 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人口普查记录、谷歌分析的网站流量报告以及Facebook、

打造与分享Excel仪表盘:设计、保护与部署全攻略

# 打造与分享 Excel 仪表盘:设计、保护与部署全攻略 在数据可视化的领域中,Excel 仪表盘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美观且实用的 Excel 仪表盘,以及如何保护和分享它。 ## 1. 仪表盘设计优化 ### 1.1 突出关键数据 为了让用户更聚焦于仪表盘的关键数据点或特定部分,可以使用加粗字体进行突出显示。具体操作如下: - 仔细审视仪表盘,找出那些需要强调特定信息或数据点的区域。 - 在后续步骤中,再添加标题和标签。 ### 1.2 优化文本框格式 为了让用户更轻松地识别关键数字,可以对文本框进行如下格式优化: 1

数据可视化:工具与Python库的综合指南

# 数据可视化:工具与Python库的综合指南 ## 一、数据可视化的基础技巧 ### (一)创建对比 在展示数据时,应尽可能多地进行对比。当同时展示两个关于同一参数在不同时期的图表或图示时,能清晰地解释数据的影响,并突出趋势、高低点、优势和劣势,便于大家理解和思考。例如,对比2019年第一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折线图。 ### (二)讲述数据故事 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如同讲故事,能向受众传达目标或信息,提高参与度,让人们轻松理解数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更喜欢听故事,对讲述得当的故事反应更好。通过可视化来讲述故事,不仅能更好地传达信息,还能在展示中脱颖而出。可以通过整理信息,借鉴作

数据可视化:静态与交互式的优劣及团队模式分析

# 数据可视化:静态与交互式的优劣及团队模式分析 ## 1. 幻灯片与数据可视化 在数据沟通中,幻灯片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能通过幻灯片清晰沟通是一项重要技能,无论是使用PowerPoint还是Google Slides,掌握设计工具都需大量时间和实践。 幻灯片之所以是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因为其具备与数据可视化相同的有效元素: - **简化信息**:幻灯片应尽量少用文字,需将关键概念浓缩成简单要点。 - **清晰标题**:如同数据可视化,幻灯片标题应明确所回答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让观众能轻松理解展示内容。 - **视觉线索**:图像、字体、颜色和主题等都能为幻灯片内的信息提供视觉线索。

Rasa开发:交互式学习、调试、优化与社区生态

### Rasa开发:交互式学习、调试、优化与社区生态 #### 1. 交互式学习中的数据保存与退出 在交互式学习的每一轮中,都需要确认自然语言理解(NLU)分析结果以及多个动作预测结果。若对为何有多个动作存在疑惑,可参考相关原理内容。当我们完成与聊天机器人的交互学习后,需要手动保存反馈数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按下 `Ctrl + C`,会出现如下选项: - `Continue`:继续当前的交互式学习。 - `Undo Last`:撤销上一步操作。 - `Fork`:分叉当前对话流程。 - `Start Fresh`:重新开始。 - `Export & Quit`:

基于文本的关系提取与知识图谱构建

### 基于文本的关系提取与知识图谱构建 #### 1. 引言 在分析公司网络时,共现图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见解,但它无法告知我们关系的具体类型。例如,在某些子图中,我们能看到公司之间存在关联,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却并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关系提取,从而构建知识图谱,以更清晰地展示公司之间的关系。 #### 2. 关系提取的重要性 有时候,最有趣的关系往往不是频繁出现的那些。比如,即将到来的合并的首次公告,或者过去曾被提及几次但随后被遗忘的惊人关系。以前不相关的实体突然同时出现,可能是开始对该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信号。 #### 3. 基于短语匹配的关系提取蓝图 - **

数据科学家绩效评估方法解析

### 数据科学家绩效评估方法解析 在数据科学领域,衡量数据科学家的绩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虽然数据科学本身强调测量和指标跟踪,但为数据科学家的工作价值赋予一个确切的数字并非易事。下面将详细探讨几种评估数据科学家绩效的方法。 #### 1. 工作时间评估 工作时间是最直接的绩效衡量方式。比如,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减去午休时间,就是一天的工作时长。对于那些具有固定或相对稳定价值产出率的工作,工作时间是一个可行的绩效指标,就像在日本街头,拿着道路施工标志站岗的人员,他们投入的工作时长能准确反映其工作绩效。 然而,对于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工作,工作时间和实际工作投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软件定义网络的数据可视化与负载均衡实验

### 软件定义网络的数据可视化与负载均衡实验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关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数据可视化与负载均衡的实验,包括实验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如何生成相关的分析图表。 #### 1. 流量生成与结果过滤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生成流量并记录相关事件。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 **定义服务器与客户端**: - 停止Host - 3服务器,在h8控制台输入命令 `iperf -s -p 6653 -i 1 > result - H8`,将IP地址为10.0.0.8的Host - 8定义为服务器,“res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