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的网络拓扑与通信技术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04:39 阅读量: 4 订阅数: 4 

# 物联网时代的网络拓扑与通信技术解析
## 1. 纳米设备通信挑战与协议基础
纳米设备用于传感时,无法使用非常复杂的协议,且其同步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问题。纳米设备传输的短脉冲可能会在尝试访问同一通信信道时与其他节点发生冲突。一些协议有助于在网络内将主机名连接到 IP 地址,还能借助蓝牙低功耗信标(BLEB)查看网络中对等节点广播的 URL 列表。像通用即插即用(Universal Plug and Play)这类使用开放连接性的协议,允许对等设备查看网络中其他设备的存在,并建立用于数据共享的网络服务。
## 2. 多播域名系统(mDNS)
小型网络若没有本地名称服务器,可使用多播 DNS 来解析主机名与 IP 地址。当客户端要解析主机名时,会发送探测查询消息寻找同名主机。特定主机机器会多播包含其 IP 地址的消息,同一子网中的所有节点可使用此消息更新其缓存。以下是 mDNS 查询消息格式的相关信息:
| 字段 | 含义 | 字段长度(位) |
| ---- | ---- | ---- |
| QNAME | 查询所指向的节点名称 | 名称的字符串大小 |
| QTYPE | 查询类型,即响应中应返回的资源记录类型 | 16 |
| UNICAST - RESPONSE | 布尔标志,指示是否需要单播响应,主要用于避免网络广播 | 1 或 0 |
| QCLASS | 类代码,客户端请求的资源记录代码 | 15 |
## 3. 通信数据协议
### 3.1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
MQTT 专为机器对机器连接而设计,用于实现设备间的轻量级数据传输。它由 IBM 在 1999 年开发,使用低带宽但有高延迟,是不可靠网络。适用于电池电量和带宽利用率至关重要的移动设备,使用 TCP/IP 端口 1883 和 8883(通过安全套接层 SSL)。由于是轻量级协议,本身不提供安全保障,但可通过添加加密数据的应用层来实现安全。MQTT - SN 是 MQTT 的另一种变体,专门用于涉及传感器的机器对机器和移动应用。
### 3.2 受限应用协议(CoAP)
CoAP 是一种特殊的基于 Web 的数据传输协议,适用于电池电量极低、带宽有限和有损网络的受限节点。这些节点通常配备简单的微控制器,具有低 RAM 和 ROM。低功耗个人区域网络上的 IPv6 通常有高数据包丢失率和错误率,且吞吐量极低。CoAP 旨在让此类节点和网络智能利用电池电量并实现自动化。其关键特性如下:
- 基于 Web 的协议,适用于 M2M 和受限应用
- 同时支持单播和多播
- 使用异步消息传递,实现简单性
- 支持 URI
- 使用简单的缓存技术
- 通过使用 RESTful 协议降低 HTTP 的复杂性
- 头部开销低,解析复杂度低
- 支持内容类型和资源发现(CoAP 服务)
### 3.3 可扩展消息与存在协议(XMPP)
XMPP 支持即时消息、存在状态、多用户聊天、视频通话、语音通话、XML 数据路由以及轻量级中间件与内容关联等开放技术。其关键特性包括:
- 简单:协议简单、开放且免费,易于实现和理解,有多种客户端、服务器、库等的免费实现。
- 标准:遵循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标准制定 XML 流协议,规范以 RFC 形式发布。
- 流行:全球有超过 10000 个 XMPP 服务器和数百万用户,如 Google Talk 就是其应用之一,可用于构建和部署实时应用。
- 安全:使用端到端加密保障通信安全,服务器可随时从公共网络移除。
- 分布式架构:去中心化架构允许用户运行自己的 XMPP 服务器。
- 灵活:提供网络管理、内容组织、游戏、聊天等多种功能。
- 可扩展:借助 XML 的强大功能,可在其协议基础上构建各种应用和功能。
XMPP - IoT 是 XMPP 的另一个版本,专门用于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人以及机器对机器的有效通信,在主要编程语言中都有软件实现。
### 3.4 实时系统数据分发服务(DDS)
DDS 是一种围绕数据连接和分发的中间件协议,通过集成系统组件,为物联网提供低延迟、高可扩展和可靠的架构。它将应用与核心操作系统抽象开来,作为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中间件,使系统组件能够相互交互,而无需关注消息传递方式。允许使用各种编程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并在不同操作系统和处理器架构之间共享数据。其特点如下:
- 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服务质量进行数据共享,允许应用发布和订阅主题,订阅时可指定内容过滤器和时间,减少传输的数据量,还强制消息包含元数据以控制数据共享顺序。
- 数据空间透明:将本地和全局数据以单一目录视图存储在应用中,使数据访问如同访问本地存储一样,若数据在远程节点,会自动处理请求。
- 服务质量(QoS):根据节点需求提供实时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决定节点所需的数据部分并发送,跟踪数据是否到达目的地,必要时重传,系统位置变化时能有效处理,还能更新数据版本并加密数据。
- 动态发现:跟踪节点位置变化,客户端和服务器无需知道节点物理 IP 地址,能发现发布的数据并适应不同机器架构,可添加各种通信参与者。
- 可扩展架构:能够从小型设备扩展到大型云系统架构,可处理数千甚至数百万个节点,在高速网络中可靠地交付和管理数据对象。
## 4. 通信协议概述
### 4.1 以太网
以太网用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遵循 IEEE 802.3 标准,支持更高比特率和更长距离通信,是最早取代令牌环和 ARCNET 等有线局域网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向后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