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信模型的关键要素与实践方法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1 01:11:30 阅读量: 3 订阅数: 2 


数据科学项目的管理和销售技巧
### 构建可信模型的关键要素与实践方法
#### 1. 变量命名的重要性与标准
在数据科学项目中,变量命名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在模型中不清楚某个变量的含义,就需要与主题专家交流;若专家也不清楚,可能就得舍弃该变量。严格关注变量标签不仅能让用户更有可能使用模型,还能减少他们从模型结果中得出错误推断的可能性。
有许多资源可作为开发变量标准化命名系统的指南,比如 Hadley Wickham 的 R 风格指南和 Google R 风格指南。不过,这些指南更多关注单词大小写、花括号与方括号的使用,而非变量名的可用性。
Clean Code 实践者也提供了一些命名建议,例如“避免名称中的错误信息”。Robert C. Martin 提出,变量出现越频繁,名称应越短;反之,不常出现的变量则需要较长的名称来明确其定义。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专家给出的建议更具实用性:
- 每个变量在数据库(或模型)中应具有唯一名称。
- 若建模环境无进一步限制,名称最多 30 个字符。
- 若需要,所有变量统一使用一个缩写。例如,多个变量中都有“weight”,统一缩写为“wt”。
- 名词用单一大小写,动词用一般现在时。
团队遵循一套商定的规则,能确保用户充分理解变量如何影响结果以及变量的含义。
#### 2. 模型的一致性
用户认为模型可信的第二个属性是一致性。大多数用户默认,如果在某个生命阶段年龄增长会增加死亡风险,那么在其他阶段也应如此。若年龄增长一岁突然降低死亡风险,用户会感到困惑。
考虑交互和非线性效应的模型可能更准确,但也更容易受到数据假象的影响,即过拟合。机器学习文本中对整体过拟合有详细讨论,推荐使用交叉验证检测过拟合,使用正则化防止过拟合。然而,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平均过拟合的模型,不太擅长发现模型中与整体情况不同的区域,这可能会削弱用户对模型的信心。
非线性关系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部分非线性可能并非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即使非线性关系真实存在,用户也可能难以接受。例如,关系改变方向的情况,技术上保持同一方向的关系称为单调关系,反之则为非单调关系。非线性模型不一定是非单调的,线性模型也可能是非单调的,但线性模型更可能是单调的,且对本质非线性模型的控制比对线性模型添加平方项等操作更难。
用户通常期望模型中的关系在整个范围内都成立。因此,即使关系在不同点有不同方向有合理原因,说服用户也可能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不过,如果能解释清楚,人们会相信非线性关系。模型构建者的任务是与主题专家验证非线性行为是否有真正原因,并将其传达给用户。
#### 3. 模型与故事的契合度
许多模型存在“平坦最大值效应”,即最优值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能达到相同值的替代方法区域。模型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使对输入进行重大更改,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这可被视为数据科学版的经济学收益递减定律。
但换个角度看,平坦最大值效应为选择最符合用户世界观的模型提供了机会。数据科学家在优化模型准确性后,可自由寻找优化其他指标的替代模型。文献中的例子表明,复杂、特定的模型可简化为更通用的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平坦最大值效应让我们有机会挑战“存在一个真正模型”的观点。实际上,有多个最优模型,在有正确数据的前提下,可构建考虑用户观点的模型。例如,风险模型若判定信贷提供者目标人群中过大比例为不可接受风险,会阻碍业务;而在目标人群中更具选择性且同样准确的模型可能更受欢迎。
#### 4. 满足用户期望
模型是为了被使用,用户需要相信并理解模型才能充分利用它;若不信任模型,他们可能根本不会使用。亲自展示模型并检查关系的合理性,是赢得用户信任、挖掘重要主题专业知识以提升自身理解的一种方式。
若可能,建模过程的最后一步应邀请主题专家对模型输出和输入变量如何共同产生结果提供反馈。LIME 可视化格式是可视化输入数据对输出影响的有用指南,它展示了模型中特定案例下所有输入变量的偏导数。通过可视化代表性案例向用户展示模型如何工作,并询问他们模型是否合理,既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又能验证模型。
#### 5. 模型性能的解释
传统线性模型的一个优势是有多种工具可评估其性能。例如,线性模型参数和预测的置信区间几乎可从所有统计软件包中轻松获取,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标准教科书也有广泛介绍。
而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其他树集成和神经网络,情况则大不相同。这些算法的文本和软件包更倾向于将输出视为完全确定性的,没有误差条等。实际上,使用置信区间或预测区间描述机器学习模型的结果是可行的,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工具也在不断增加。
##### 5.1 代表性子模型
对于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机这类决策树集成模型,构建置信区间的一种直观方法是分析构成整体模型的决策树。由于这些模型本质上由其他模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