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提议泛化与人体实例分割的自监督框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2 00:49:40 阅读量: 10 订阅数: 31 AIGC 


视觉问答与艺术理解
### 物体提议泛化与人体实例分割的自监督框架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物体提议的泛化以及人体实例分割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的研究内容。
#### 物体提议泛化研究
在物体提议的研究中,原型类别的必要性和充分性是关键考量因素。通过对原型子集里能定位目标类别的类别进行测量,并对所有目标类别取平均值,可得到必要性的良好估计。高值表示高必要性,低值则对应原型类别间的冗余。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不同数量原型类别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给定的原型类别数量下,视觉聚类的平均召回率变化比语义聚类更高,这表明视觉聚类产生的原型类别冗余更少、必要性更强。随着原型类别数量的增加,必要性会下降,因为类别间的冗余增加了。例如,对于视觉聚类,从 200 个类别增加到 300 个类别时,充分性从 73.2 小幅度变化到 75.9,但必要性却急剧下降,这暗示 OIV4 的理想原型类别数量可能在 200 左右。
此外,研究还定量测量了视觉多样性的重要性,发现使用过细或过粗的标签空间都会影响泛化能力。同时引入了充分且必要的原型类别概念以获得泛化提议,并且表明 Faster R - CNN 在获取未见类别的提议方面比 RetinaNet 更优,还研究了类别无关的边界框回归和非极大值抑制(NMS)阈值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总结表格:
| 研究内容 | 结论 |
| --- | --- |
| 原型类别测量 | 平均测量可估计必要性,高值为高必要,低值为冗余 |
| 聚类对比 | 视觉聚类产生的原型类别冗余少、必要性强 |
| 类别数量影响 | 数量增加,必要性下降 |
| 理想类别数量 | OIV4 约为 200 |
| 其他发现 | 视觉多样性重要,Faster R - CNN 更优,研究了回归和阈值影响 |
#### 人体实例分割的自监督框架
在人体实例分割方面,现有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改进模型架构、利用弱监督或在相关任务间转换监督,但这些方法存在结构特定、弱监督受限于先验或相关任务数量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自监督框架。
该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视频中的先验知识,通过未标记的视频数据进行训练,以提高实例分割的性能。其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1. **TPR 模块**:迭代地进行分割和光流估计的相互细化。与其他仅利用光流估计而不纠正错误的方法不同,该模块中的两个任务相互受益,促进了同一视频中简单帧到复杂帧的预测传播。
2. **GBSR 模块**:为每个检测到的人体构建图,通过最小化相邻帧中对应图的距离来细化姿势估计。每个节点包含关节的外观和结构信息,通过最小化图距离和调整可见性分数来提高姿势估计的性能。
3. **Pose2Seg 模块**:将校正后的骨架转换为分割掩码,并与 TPR 模块的输出合并以生成最终预测。最终预测用于以反馈方式微调分割网络的权重。
以下是该框架的工作流程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未标记视频数据]:::process -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