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管理、并发控制与性能调优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0:32:29 阅读量: 2 订阅数: 12 

### 数据库事务管理、并发控制与性能调优
#### 一、数据库事务基础
事务是一系列访问数据库的操作序列,代表一个现实世界的事件,必须是一个逻辑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事务能将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状态,一致状态即满足所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的状态。
事务具有四个主要特性:
1. **原子性**:事务的所有部分都要执行,否则事务将被中止。
2. **一致性**:保持数据库的一致状态。
3. **隔离性**:一个事务使用的数据在该事务完成前,其他事务不能访问。
4. **持久性**:事务提交后,其所做的更改不能回滚。
此外,事务调度具有可串行化特性,即并发执行事务的结果与串行执行的结果相同。
SQL 通过 `COMMIT`(将更改保存到磁盘)和 `ROLLBACK`(恢复数据库的上一个状态)两个语句支持事务。SQL 事务由多个 SQL 语句或数据库请求组成,每个数据库请求会引发多个 I/O 数据库操作。
事务日志记录所有修改数据库的事务,其存储的信息用于恢复(回滚)操作。
#### 二、并发控制
并发控制用于协调事务的并发执行,但并发执行可能导致三个主要问题:
1. **丢失更新**:一个事务的更新被另一个事务覆盖。
2. **未提交数据**: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
3. **不一致检索**:一个事务在多次读取数据时,数据状态不一致。
调度器负责确定并发事务操作的执行顺序,这对多用户数据库系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调度器使用锁定、时间戳和乐观方法来确保事务的可串行化。
锁保证事务对数据项的唯一访问,防止多个事务同时使用同一数据项。锁有不同级别,包括数据库级、表级、页级、行级和字段级。
数据库系统中可使用两种类型的锁:
1. **二进制锁**:只有锁定(1)和解锁(0)两种状态。
2. **共享/排他锁**:共享锁用于事务读取数据且无其他事务更新该数据时,一个数据项可以有多个共享锁;排他锁用于事务更新数据且该数据无其他锁时。
通过两阶段锁定可保证调度的可串行化,两阶段锁定包括增长阶段(事务获取所需的所有锁,不释放任何数据)和收缩阶段(事务释放所有锁,不获取新锁)。
当两个或多个事务无限期等待对方释放锁时,就会发生死锁,也称为死锁拥抱。死锁控制技术有三种:预防、检测和避免。
时间戳方法的并发控制为每个事务分配唯一的时间戳,并按时间戳顺序调度冲突事务的执行。有两种方案决定哪个事务回滚,哪个继续执行:等待/死亡方案和伤害/等待方案。
乐观方法的并发控制假设大多数数据库事务不会冲突,事务使用数据的私有临时副本并发执行,提交时将私有副本更新到数据库。
#### 三、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恢复将数据库从给定状态恢复到之前的一致状态,当发生关键事件(如硬件错误或应用程序错误)时触发。
#### 四、数据库性能调优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及时为最终用户提供答案。最终用户通过查询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交互,过程如下:
1. 最终用户(客户端)应用程序生成查询。
2. 查询发送到 DBMS(服务器端)。
3. DBMS(服务器端)执行查询。
4. DBMS 将结果数据集发送回最终用户(客户端)应用程序。
良好的数据库性能难以评估,通常更容易识别性能不佳的情况。数据库性能调优旨在减少数据库系统的响应时间,确保最终用户查询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理。
查询返回结果集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典型 DBMS 的性能受三个主要因素限制:CPU 处理能力、可用主内存(RAM)和输入/输出(硬盘和网络)吞吐量。以下是实现更好查询性能的一般准则:
|系统资源|客户端|服务器|
| ---- | ---- | ---- |
|硬件 - CPU|最快的双核 CPU 或更高|最快的多核处理器(如四核技术)|
|硬件 - RAM|最大可能的容量|最大可能的容量|
|硬件 - 硬盘|快速的 SATA/EIDE 硬盘,有足够的可用空间|多个高速、大容量硬盘(SCSI/SATA/Firewire/Fibre Channel)组成的 RAID 配置|
|硬件 - 网络|高速连接|高速连接|
|软件 - 操作系统|针对最佳客户端应用程序性能进行微调|针对最佳服务器应用程序性能进行微调|
|软件 - 网络|针对最佳吞吐量进行微调|针对最佳吞吐量进行微调|
|软件 - 应用程序|优化客户端应用程序中的 SQL|优化 DBMS 服务器以实现最佳性能|
数据库性能调优活动可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1. **客户端**:目标是生成能在最短时间内返回正确答案的 SQL 查询,同时使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