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波束失败恢复机制详解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50:29 阅读量: 2 订阅数: 17 


5G NR技术详解与展望
# 5G NR 波束失败恢复机制详解
## 1. 波束失败检测(BFD)
### 1.1 物理层检测
物理层会测量与 PDCCH 对应的每个波束的假设块误码率(BLER)。若所有波束的假设 BLER 都比给定阈值差,物理层会生成一个波束失败实例(BFI),并将其报告给 MAC 层。物理层需要定期向 MAC 层报告 BFI,若在特定时间内没有报告,MAC 层则假定物理层没有 BFI。
### 1.2 MAC 层处理
MAC 层为 BFD 维护一个定时器(beamFailureDetectionTimer)和一个计数器(BFI_COUNTER)。当接收到 BFI 报告时,MAC 层启动或重启 BFD 定时器,并将波束失败计数器加 1。若在接收到新的 BFI 之前 BFD 定时器到期,MAC 层会将计数器重置为 0,因为波束失败检测基于连续的 BFI 报告。若波束失败计数器达到网络配置的值,MAC 层可宣称波束失败已发生,并将在相应的主小区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下面用 mermaid 流程图展示 BFD 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物理层测量 BLER] --> B{BLER 比阈值差?}
B -- 是 --> C[生成 BFI 并报告给 MAC 层]
B -- 否 --> A
C --> D[MAC 层启动/重启定时器,计数器加 1]
D --> E{定时器到期前收到新 BFI?}
E -- 是 --> D
E -- 否 --> F[计数器重置为 0]
F --> A
D --> G{计数器达到配置值?}
G -- 是 --> H[宣称波束失败,发起随机接入]
G -- 否 --> D
```
## 2. 新波束识别(NBI)
### 2.1 网络辅助
为协助 UE 识别具有良好链路质量的下行传输波束,网络预先配置一组参考信号(RS),如 CSI - RS 信号和/或 SSB。每个 RS 对应一个候选下行传输波束,网络相当于为 UE 提供了一组候选下行传输波束。
### 2.2 UE 选择
UE 基于 L1 - RSRP 测量来确定新波束。网络预先配置 L1 - RSRP 阈值,UE 选择 L1 - RSRP 大于该阈值的新波束。
### 2.3 选择时机
新波束选择过程的起始时间在 NR 规范中未明确规定,由 UE 自行实现:
- **波束失败发生时启动**:优点是仅在波束失败时搜索新波束,减少 UE 侧处理量,有利于降低功耗;缺点是可能引入较大延迟。
- **波束失败发生前启动**:优点是减少延迟,波束失败发生后 UE 可立即发送 BFRQ 通知网络所选新波束;缺点是 UE 需对候选波束进行更多测量,消耗额外功率。
以下是不同选择时机的优缺点对比表格:
| 选择时机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波束失败发生时 | 减少 UE 处理量,降低功耗 | 可能引入较大延迟 |
| 波束失败发生前 | 减少延迟 | 需更多测量,消耗额外功率 |
## 3. 波束失败恢复请求(BFRQ)
### 3.1 传输方案
3GPP 讨论了三种不同的 BFRQ 设计方案,其优缺点总结如下表:
|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PRACH - 基于 | 重用现有 PRACH 信号,对规范影响小;传输可靠性高 | PRACH 长度大,时间和频率资源开销高;用于 BFRQ 可能降低 PRACH 用于其他应用的能力;只能携带少量信息 |
| PUCCH - 基于 | 可携带大量信息;时间和频率资源开销低 | 需要新的 PUCCH 格式,对规范影响大;与现有 PUCCH 格式复用会导致高复杂度 |
| PRACH - 类似 | 时间和频率资源开销低;传输时间短 | 引入新信号对规范影响大;新信号性能未经验证 |
### 3.2 最终方案
考虑到方案复杂度和 NR 标准化工作的可用时间,NR 规范采用 PRACH - 基于的方案进行 BFRQ 传输。具体而言,当波束失败发生时,UE 触发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传输 RACH Msg1 向网络指示所选新波束,这也隐式表明波束失败的发生。网络为 UE 预先配置一组候选波束,每个候选波束与一个专用 PRACH 前导/资源相关联。当 UE 选择新波束时,UE 传输与所选新波束相关联的 PRACH。网络检测到该 PRACH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