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管理引擎的核心构建及优化策略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1 02:13:57 阅读量: 2 订阅数: 5 


移动时代的网络安全与英特尔嵌入式安全技术
### 安全与管理引擎的核心构建及优化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安全和高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安全与管理引擎中的各种加密算法和相关技术,对于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签名验证、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及其优化策略、硬件加速、其他加密功能、安全存储和调试方法等。
#### 1. 签名验证基础
签名和签名验证是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签名使用私钥进行操作,通常由计算资源强大的服务器执行,因为该操作相对较慢。而签名验证则使用公钥,一般由移动设备等客户端完成。常见的签名填充方案有 PKCS#1 和 SSA - PSS,安全与管理引擎的内核支持这两种方案。
#### 2. ECDSA 算法详解
ECDSA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因其高安全性和较小的密钥尺寸,在移动嵌入式设备中越来越受欢迎。这些设备通常具有存储和内存空间有限、无法一次性获取全部密钥数据等特点。
椭圆曲线的定义为 \(y^2 = x^3 + ax + b\),其中 \(a\) 和 \(b\) 是预定义常数。安全与管理引擎支持 NIST 的 DSS 标准中为素有限域定义的曲线(“P 曲线”)。在有限域内,所有坐标都小于模数 \(p\),曲线的精确形状由包括 \(a\) 和 \(b\) 在内的域参数决定。曲线上的点用 \((x, y)\) 表示,还有一个特殊的“基点” \(G\) 也是域参数。
##### 2.1 椭圆曲线基本运算
- **点加法**:计算两个点 \(P1\) 和 \(P2\) 的和 \(P1 + P2\) 时,先连接它们并延长直线与椭圆曲线相交于第三个节点,该节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就是 \(P1 + P2\)。
- **点自加(倍点)**:给点 \(P\) 自身相加时,在该点画切线与曲线相交于第二个节点,该节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就是 \(2P\)。
- **标量乘法**:通过重复加法实现,若点 \(P\) 自身相加 \(k - 1\) 次,就得到标量乘法 \(Q = k * P\),其中 \(Q\) 也是曲线上的点。对于大整数 \(k\),从 \(k\) 和 \(P\) 计算 \(Q = k * P\) 容易,但从 \(Q\) 和 \(P\) 推导 \(k\) 非常困难。
##### 2.2 密钥对生成与验证
ECDSA 密钥对的生成利用了从 \(Q = k * P\) 中推导 \(k\) 的困难性。私钥 \(PrivKey\) 是一个介于 1 到 \(n - 1\) 之间的随机大整数,公钥 \(PubKey\) 是曲线上的点,满足 \(PubKey = PrivKey * G\)。与 RSA 相比,ECDSA 密钥对生成速度更快,因为 RSA 的私钥 \(p\) 和 \(q\) 必须是素数,获取成本更高。在安全与管理引擎上,生成 256 位 ECDSA 密钥对大约只需 10 毫秒。
ECDSA 的安全强度是私钥大小的一半,256 位私钥可提供相当于 128 位对称密钥加密的安全性,而 2048 位 RSA 仅提供 112 位的安全性。
#### 3. ECDSA 关键操作及优化
##### 3.1 标量乘法
标量乘法是 ECDSA 签名生成和验证中最密集的步骤,使用“加 - 倍”算法计算 \(k * P\),步骤如下:
1. 将 \(k\) 表示为二进制形式。
2. 从结果“0”开始,从左到右扫描 \(k\) 的二进制表示:
- 若位为 0,将结果加倍,然后移动到下一位。
- 若位为 1,将点 \(P\) 加到结果中,然后将更新后的结果加倍,再移动到下一位。
3. 处理完最右边的位后得到的点就是最终结果。
例如,计算 \(198 * P\) 的过程如下表所示:
| \(k = 198\) | 1 | 1 | 0 | 0 | 0 | 1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Double | 0 | \(2 * P = 2P\) | \(2 * 3P = 6P\) | \(2 * 6P = 12P\) | \(2 * 12P = 24P\) | \(2 * 24P = 48P\) | \(2 * 49P = 98P\) | \(2 * 99P = 198P\) |
| Add \(P\) | \(P\) | \(2P + P = 3P\) | \(6P\) | \(12P\) | \(24P\) | \(48P + P = 49P\) | \(98P + P = 99P\) | |
标量乘法不需要在计算开始前知道整个 \(k\) 的值,只要部分 \(k\) 的位可用就可以开始计算,并且在接收其余位的同时继续计算,处理过的部分可以从内存中删除,这种并行处理方式能为移动设备节省大量时间,而 RSA 签名方案不具备这种灵活性。
设 \(k\) 的位长度为 \(m\),二进制表示中 1 的个数为 \(w\),计算 \(k * P\) 需要 \(m - 1\) 次点加倍和 \(w - 1\) 次点加法,平均 \(w = 0.5 * m\),因此总共需要 \(m + w - 2 = 1.5 * m - 2\) 次点加法。
##### 3.2 窗口方法
为减少点加法次数并加速 ECDSA 运算,可以使用“窗口方法”进行标量乘法优化,步骤如下:
1. 将 \(k\) 的二进制表示分割成 \(t\) 位的窗口。若 \(m\) 不能被 \(t\) 整除,则在 \(k\) 的最高有效位左侧填充 \(t - (m \bmod t)\) 个零。
2. 预计算 \(2 * P, 3 * P, \cdots, (2^t - 1) * P\) 并存储结果,需要预计算 \(2^t - 2\) 次。
3. 从结果“0”开始,从左到右扫描 \(k\) 的二进制表示:
- 若窗口值为 0,计算 \((2^t) * P'\),其中 \(P'\) 是前一列的结果,然后移动到下一个窗口。
- 若窗口值为 \(v\),计算 \((2^t) * (v * P + P')\),然后移动到下一个窗口。
4. 处理完最右边的列后得到的点就是最终结果。
例如,整数 198 的二进制表达式 \(11000110_b\) 可以分割成四个 2 位的窗口:\([11][00][01][10]\),窗口值 \(11_b\) 对应 \(3P\),窗口值 \(10_b\) 对应 \(2P\),这些都需要在标量乘法开始前预计算。计算 \(198P\) 的过程如下表所示:
| \(k = 198\) | 11 | 00 | 01 | 10 |
| --- | --- | --- | --- | --- |
| Quadrupling | 0 | \(4 * 3P = 12P\) | \(4 * 12P = 48P\) | \(4 * 49P = 196P\) |
| Add \(P\) | | | \(48P + P = 49P\) | |
| Add \(2P\) | | | | \(196P + 2P = 198P\) |
| Add \(3P\) | \(3P\) | | | |
对于不同的窗口大小 \(t\),计算 \(k * P\) 所需的加法次数不同。下表比较了 \(m = 256\) 时不同 \(t\) 值的加法总数:
| \(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0 | 2 | 6 | 14 | 30 | 62 | 126 | 254 |
| \(B\) | 127 | 95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