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隐私保护与合规监控:挑战与应对策略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8:51 阅读量: 7 订阅数: 15 AIGC 

### IoT隐私保护与合规监控:挑战与应对策略
#### 1. 隐私工程的重要性
在代码开发过程中,若代码继承自其他应用或系统,需验证继承的库是否妥善处理已识别的个人身份信息(PII)。在服务器应用中,要明确向终端用户浏览器投放的cookie类型以及追踪内容。同时,需检查代码是否违反初始设定的隐私政策,若违反则需重新设计,否则隐私政策问题可能需上报至组织高层。
隐私工程是一项专门的功能,需与软件工程、固件工程甚至必要时的硬件工程等其他工程学科协同进行。隐私工程师应从项目的构思、需求收集、开发、测试到部署全程参与,确保根据明确的政策将PII保护的生命周期融入系统、应用或设备中。
保护隐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物联网的多种形式、系统体系、众多组织以及国际边界处理方式的差异,使其更具挑战性。此外,大量数据的收集、索引、分析、再分配、再分析和销售,也给数据所有权控制、数据转移和可接受使用带来了挑战。
#### 2. 物联网合规监控计划的必要性
安全行业涵盖广泛的社区、总体目标、能力和日常活动,其目的是更好地保障系统和应用安全,降低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中的风险。合规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方面,但在安全领域常被视为负面词汇。因为合规往往意味着机械地遵守一系列官僚化的要求,以应对广泛的静态威胁。
然而,合规本身并不能真正保障系统安全,但缺乏对行业、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的合规性,可能会增加面临罚款、诉讼的风险,以及损害公众形象。因此,遵守规定的合规制度,有可能改善安全态势,并减少与安全间接相关的其他类型风险。
#### 3. 物联网合规的挑战
物联网合规指构成集成和部署的物联网系统的人员、流程和技术符合一套法规或最佳实践。目前商业行业尚未形成全面的物联网相关标准框架,因为物联网新兴、规模大且跨行业差异大。
物联网系统与合规相关的技术挑战包括:
- 物联网系统采用多种硬件计算平台。
- 常使用替代且功能有限的操作系统。
- 频繁使用现有企业中不常见的替代网络/RF协议。
- 物联网组件的软件/固件更新可能难以提供和安装。
- 扫描物联网系统的漏洞并非易事。
- 物联网系统操作的文档通常有限。
#### 4. 合规实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议
在将物联网系统集成到商业网络时,可遵循以下建议:
- 记录每个物联网系统与网络环境的集成情况,保持图表更新并用于定期审计,利用变更控制程序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
- 文档应包括所有端口、使用的协议、与其他系统的互连点,以及敏感信息的存储或处理位置。
- 明确物联网设备在企业中的运行范围,以及设备管理和配置的执行位置和所需的门户/网关。
- 记录设备的其他特征,如配置限制、物理安全、设备自我识别和认证方式、设备是否可升级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建立和配置监控解决方案。
- 建立测试平台,在实际部署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严格的安全和功能测试,确定设备在网络上的行为基线。
- 为所有物联网组件建立可靠的配置管理方法。
- 规划有权与物联网系统交互的组和角色,并记录在变更控制系统中。
- 从与自己共享数据的第三方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处获取合规和审计记录。
- 设立审批机构,负责批准物联网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运行。
- 定期(每季度)进行评估,审查配置、操作程序和文档,确保持续合规。定义和配置扫描解决方案后,保存所有扫描结果以备审计。
- 制定事件响应程序,规定如何应对自然故障和恶意事件。
#### 5. 物联网合规计划的要素
物联网合规计划可能是组织现有合规计划的扩展,需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至少应包含的活动:
- **执行监督**:合规和风险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执行监督和治理。组织应设立审批机构,批准物联网系统的运行。该机构应熟悉系统需遵守的安全政策和标准,并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解能力。美国联邦政府的合规计划要求创建和维护详细的系统添加理由说明,商业组织可借鉴这种方法来审查和批准物联网系统。同时,应实施制衡机制,如定期轮换职责,以降低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
- **政策、程序和文档**:需要为物联网系统的管理员和用户制定安全操作的政策和程序,告知员工如何保护数据和安全操作,以及不合规的潜在处罚。组织还应考虑制定个人物联网设备引入企业环境的政策,评估其影响并设定限制。有用的安全文档包括系统安全计划、安全概念、加密密钥和证书管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