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驱动型软件开发的六大关键原则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1:30:06 阅读量: 1 订阅数: 3 

### 业务驱动型软件开发的六大关键原则
在同一领域的组织,会像哈德逊河上的多座桥梁为交通流量竞争一样,争夺相同的市场、开拓新市场或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将各种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系统的团队,常面临在 IT 系统中执行最新业务规则的挑战,这使得软件工程师需要不同于其他工程师的流程模型来指导开发。IBM Rational 基于软件开发技术总结出了六个关键原则,助力组织和项目走向成功。
#### 1. 关键原则概述
这六个关键原则分别是:
- 调整流程(Adapt the Process)
- 平衡利益相关者的竞争优先级(Balance Competing Stakeholder Priorities)
- 跨团队协作(Collaborate Across Teams)
- 迭代展示价值(Demonstrate Value Iteratively)
- 提升抽象层次(Elevate the Level of Abstraction)
- 持续关注质量(Focus Continuously on Quality)
这些原则尤其适用于业务驱动的开发环境,它们是原本的六大最佳实践的演进,强调了对业务驱动开发的重要价值,且彼此同等重要、相互促进,易于记忆(从 A 到 F)。
#### 2. 调整流程
“一刀切”原则不适用于软件开发,需根据项目需求适当配置开发流程,包括活动粒度、输入输出工件、角色、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会影响流程配置,如项目规模、复杂度、风险和团队结构等。在 Rational 统一流程(RUP)中,环境学科致力于协助流程调整。
##### 2.1 好处
- **生命周期效率**:适配流程能兼顾项目效率和有效性,交付高质量、低成本的软件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调整流程规模、仪式感、持续改进流程以及平衡项目计划与不确定性,可提高生命周期效率。在生命周期早期鼓励创新,后期增强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 **风险沟通**:RUP 基于风险设计,尽早识别和缓解最高风险。项目早期较少的控制和宽松的形式有利于坦诚沟通,从而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项目风险。
##### 2.2 模式
- **合理调整流程规模**:流程规模体现所需的正式程度,包括工件和模型数量、细节、评审次数和报告类型及频率等。更多正式性不总是更好,需根据项目规模、资源分布、技术复杂度、利益相关者数量、合规要求和项目阶段等因素,正确配置基本流程以提高项目成功概率。
|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对流程规模的影响|
| ---- | ---- | ---- |
|项目规模|大|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资源分布|分散|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技术复杂度|高|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利益相关者数量|多|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合规要求|有外部标准或法规要求|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项目阶段|后期|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流程|
- **根据生命周期阶段调整流程仪式感**: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仪式感的需求不同。早期需要更多创造力,应保持必要的仪式感以鼓励创新;当项目进入架构和开发阶段,为确保产品按时符合愿景,需要增加控制。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项目启动]):::startend --> B(初始阶段):::process
B --> C(细化阶段):::process
C --> D(构建阶段):::process
D --> E(过渡阶段):::process
E --> F([项目结束]):::startend
subgraph 仪式感变化
style 仪式感变化 fill:#ffffff,stroke:#000000,stroke-width:1px
B1(低仪式感):::process --> B2(仪式感渐增):::process --> B3(高仪式感):::process
end
B --> B1
C --> B2
D --> B3
E --> B3
```
- **持续改进流程**:在 RUP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