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球与本地流程模型间的合规验证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1:06:15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 迈向全球与本地流程模型间的合规验证
## 1. 引言
在组织间协作中,需要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协作图转换为线性时态逻辑(LTL)公式,同时借助 GROOVE 工具来验证本地流程模型是否符合从全局流程模型导出的 LTL 公式。本文将详细介绍 BPMN 中的流程建模、GROOVE 工具的实现以及通过金融市场领域的结算流程案例进行验证。
## 2. BPMN 中的流程建模
### 2.1 全局行为
在组织间协作中,全局方面通过 BPMN 协作图来指定,该图描述了所有参与组织的通信行为。
- **BPMN 协作图的语法**:
- BPMN 协作图由多个池组成,每个池描绘了一个参与组织的工作流。
- 工作流中的活动元素包括事件和任务,每个工作流以开始事件开始,以结束事件结束。
- 中间事件有消息事件(用小信封标记)和定时器事件(用时钟标记)。
- 网关用于控制流的建模,包括异或网关(标记为“X”)和基于事件的网关(显示为圆圈内的五边形)。
- 活动元素和网关通过序列流(箭头)连接,消息流表示组织间的消息交换。
| 元素 | 描述 |
| ---- | ---- |
| 池 | 描绘单个参与组织的工作流 |
| 事件 | 包括开始事件、结束事件、消息事件和定时器事件 |
| 任务 | 工作流中的活动 |
| 网关 | 控制流的建模,如异或网关和基于事件的网关 |
| 序列流 | 连接活动元素和网关,指示控制流 |
| 消息流 | 连接不同工作流中的发送任务和接收消息事件,代表消息交换 |
- **BPMN 协作图的 LTL 语义**:
- 我们采用特定方法将 BPMN 协作图转换为 LTL 公式,使用命题符号作为原子命题,以及布尔组合符和时态组合符。
- 任务和中间事件定义原子命题,每个活动有两个对应的原子命题:活动状态和完成状态。
- 网关也有原子命题,用于明确控制流。
- 序列流用于识别有意义的片段,翻译基于这些片段进行,最终通过合取组合得到完整的 LTL 公式。
翻译步骤如下:
1. 选择协作图中与要验证的本地工作流对应的相关部分。
2. 识别所选部分中包含的 BPMN 模型片段。
3. 使用翻译规则将每个识别的 BPMN 模型片段转换为相应的 LTL 公式。
4. 将步骤 3 得到的 LTL 公式进行合取,得到单个 LTL 公式,完成翻译。
### 2.2 建模本地行为
- **BPMN 流程图的语法**:
- BPMN 流程图的符号和语法规则与协作图基本相同,但有一些差异。
- 流程图的池数量限制为一个,因为它代表一个参与者的工作流,且没有消息流。
- 存在非通信或私有活动,由与消息流无关的 BPMN 任务表示。
- **BPMN 流程图的基于令牌的语义**:
- BPMN 规范中包含基于令牌的非正式语义定义,概念上类似于 Petri 网,但 BPMN 有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