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MIDI接口开发与节拍器实现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1 02:25:26 阅读量: 1 订阅数: 2 


实用Ruby项目:探索编程的无限可能
### 跨平台 MIDI 接口开发与节拍器实现
#### 1. 与 CoreMIDI 交互
Apple 的 CoreMIDI 子系统与 Windows 多媒体 API 有所不同。多媒体 API 主要用于播放音乐,而 CoreMIDI 主要作为 MIDI 路由系统。代码会尝试自动连接到 MIDI 输出,但除非有接受并播放 MIDI 流的程序打开,否则无论发送什么 MIDI 消息都听不到声音。不过,也可以使用 Apple 内置的音频库来实现类似 Windows 的功能,比如实例化一个可下载声音(DLS)合成器并直接向其发送 MIDI 消息。为了简化代码,这里依赖第三方应用将 MIDI 消息转换为声音。
Pete Yandell 的 SimpleSynth 是一个基于 DLS 合成器的免费应用,可从 [http://pete.yandell.com/software/](http://pete.yandell.com/software/) 下载。运行 SimpleSynth 后,Ruby 代码会自动连接并使用它进行播放。
在代码中,需要导入比 Windows 示例更多的函数,因为要额外做一些工作来自动连接到可用的 MIDI 目标(这里由 SimpleSynth 提供)。以下是相关代码:
```ruby
class LiveMIDI
module C
extend DL::Importable
dlload '/System/Library/Frameworks/CoreMIDI.framework/Versions/Current/CoreMIDI'
extern "int MIDIClientCreate(void *, void *, void *, void *)"
extern "int MIDIClientDispose(void *)"
extern "int MIDIGetNumberOfDestinations()"
extern "void * MIDIGetDestination(int)"
extern "int MIDIOutputPortCreate(void *, void *, void *)"
extern "void * MIDIPacketListInit(void *)"
extern "void * MIDIPacketListAdd(void *, int, void *, int, int, int, void *)"
extern "int MIDISend(void *, void *, void *)"
end
end
```
这里有连接和断开 MIDI 子系统的方法,还有选择目标端口、创建输出端口、构建 MIDI 数据包结构以及发送 MIDI 消息的方法。
但 `MIDIClientCreate` 函数需要一个特殊的 CoreFoundation 字符串作为名称参数,而不是普通的 C 字符串。因此,在 `LiveMIDI` 类中添加一个名为 `CF` 的模块来包含所需的 CoreFoundation 函数:
```ruby
class LiveMIDI
module CF
extend DL::Importable
dlload '/System/Library/Frameworks/CoreFoundation.framework/Versions/Current/CoreFoundation'
extern "void * CFStringCreateWithCString (void *, char *, int)"
end
end
```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 CoreFoundation 分配器(传入 null 会使用默认分配器),接着是 C 字符串,最后是描述字符串编码的整数(这里使用 0)。
以下是 `LiveMIDI` 类的初始化方法:
```ruby
class NoMIDIDestinations < Exception; end
class LiveMIDI
def open
client_name = CF.cFStringCreateWithCString(nil, "RubyMIDI", 0)
@client = DL::PtrData.new(nil)
C.mIDIClientCreate(client_name, nil, nil, @client.ref);
port_name = CF.cFStringCreateWithCString(nil, "Output", 0)
@outport = DL::PtrData.new(nil)
C.mIDIOutputPortCreate(@client, port_name, @outport.ref);
num = C.mIDIGetNumberOfDestinations()
raise NoMIDIDestinations if num < 1
@destination = C.mIDIGetDestination(0)
end
end
```
`MIDIClientCreate` 函数在 Ruby DL 中会被转换为 `mIDIClientCreate`,这是因为 Ruby DL 会将函数名的首字母小写以符合 Ruby 方法的命名规范。
关闭方法很简单,因为 CoreMIDI 在客户端关闭时会自动关闭端口:
```ruby
class LiveMIDI
def close
C.mIDIClientDispose(@client)
end
end
```
消息发送方法如下:
```ruby
class LiveMIDI
def message(*args)
format = "C" * args.size
bytes = args.pack(format).to_ptr
packet_list = DL.malloc(256)
packet_ptr = C.mIDIPacketListInit(packet_list)
# Pass in two 32 bit 0s for the 64 bit time
packet_ptr = C.mIDIPacketListAdd(packet_list, 256, packet_ptr, 0, 0, args.size, bytes)
C.mIDISend(@outport, @destination, packet_list)
end
end
```
这里使用 `pack` 方法将参数编码为字节字符串,`C` 表示将数据编码为 8 位字符。
以下是测试代码:
```ruby
midi = LiveMIDI.new
midi.note_on(0, 60, 100)
sleep(1)
midi.note_off(0, 60)
sleep(1)
midi.program_change(1, 40)
midi.note_on(1, 60, 100)
sleep(1)
midi.note_off(1, 60)
```
#### 2. 与 ALSA 交互
ALSA 提供了多种对 MIDI 事件进行排序的方式,包括一个类似于 CoreMIDI 的高级 API(序列器 API)和一个类似于 Windows 多媒体系统 API 的低级 API(原始 API)。由于高级 API 使用了复杂的 C 结构体和宏函数,不适合 Ruby DL,因此使用原始 API 的特殊功能来实现 MIDI 路由。
以下是相关代码:
```ruby
class LiveMIDI
module C
extend DL::Importable
dlload 'libasound.so'
extern "int snd_rawmidi_open(void*, void*, char*, int)"
extern "int snd_rawmidi_close(void*)"
extern "int snd_rawmidi_write(void*, void*, int)"
extern "int snd_rawmidi_drain(void*)"
end
end
```
需要注意的是,Linux 发行版可能没有将 `libasound.so` 链接到实际运行的版本,此时需要修改 `dlload` 行以指定确切的版本或动态库的完整路径。
初始化和关闭方法如下:
```ruby
class LiveMIDI
def open
@output = DL::PtrData.new(nil)
C.snd_rawmidi_open(nil, @output.ref, "virtual", 0)
end
def close
C.snd_rawmidi_close(@output)
end
end
```
传入 `"virtual"` 告诉 ALSA 创建一个序列器端点。
消息发送方法:
```ruby
class LiveMIDI
def message(*args)
format = "C" * args.size
bytes = args.pack(format).to_ptr
C.snd_rawmidi_write(@output, bytes, args.size)
C.snd_rawmidi_drain(@output)
end
end
```
同样使用 `pack` 方法获取要写入的字节,并调用 `snd_rawmidi_drain` 刷新消息。
在 Linux 上测试需要一些辅助操作:
1. 安装 TiMidity:从发行版的包管理器中安装 TiMidity。
2. 运行 TiMidity:使用 `timidity –iA –B2,8 -Os` 命令运行,`-i` 表示从 ALSA 序列器读取输入,`-B` 调整缓冲区以防止卡顿,`-Os` 表示通过 ALSA 输出音频。
3. 手动连接端口:可以使用 `qjackctl` 或 `aconnect` 命令行工具将 Ruby LiveMIDI 对象的输出端口连接到 TiMidity 的输入端口。
以下是测试代码:
```ruby
midi = LiveMIDI.new
# Wait for user to connect
sleep(8)
midi.note_on(0, 60, 100)
sleep(1)
midi.note_off(0, 60)
sleep(1)
midi.program_change(1, 40)
midi.note_on(1, 60, 100)
sleep(1)
midi.note_off(1, 60)
puts "Done"
```
#### 3. 构建节拍器
节拍器是一个很棒的工具,可帮助培养内在的节奏感知。在实现节拍器之前,先了解一些定义:
- **Bang**:定期调度的动作。
- **Interval**:两次 Bang 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音乐中,节奏通常用每分钟节拍数(BPM)表示,这里使用每分钟 Bang 数(Bangs per minute)。例如,想要每分钟 120 个四分音符节拍并使用十六分音符,就需要每分钟 480 个 Bang,间隔为 60 秒除以 Bang 数。
由于 Ruby 在精确计时方面表现不佳,为了实现合理的睡眠/唤醒计时,使用 `Timer` 类。`Timer` 类的初始化需要一个分辨率,该分辨率应远小于要测量的最小时间单位。
以下是 `Timer` 类的实现:
```ruby
class Timer
def initialize(resolution)
@resolution = resolution
@queue = []
Thread.new do
while true
dispatch
sleep(@resolution)
end
end
end
private
def dispatch
now = Time.now.to_f
ready, @queue = @queue.partition{|time, proc| time <= now }
ready.each {|time, proc| proc.call(time) }
end
public
def at(time, &block)
time = time.to_f if time.kind_of?(Time)
@queue.push [time, block]
end
end
```
`Timer` 类的线程会不断调用 `dispatch` 方法检查是否有预定事件需要执行,并在每次检查后休眠指定的分辨率时间。
以下是节拍器的实现:
```ruby
class Metronome
def initialize(bpm)
@midi = LiveMIDI.new
@midi.program_change(0, 115)
@interval = 60.0 / bpm
@timer = Timer.new(@interval/10)
now = Time.now.to_f
register_next_bang(now)
end
def register_next_bang(time)
@timer.at(time) do
now = Time.now.to_f
register_next_bang(now + @interval)
bang
end
end
def bang
@midi.note_on(0, 84, 100)
sleep(0.1)
@midi.note_off(0, 84, 100)
end
end
```
使用以下代码测试节拍器:
```ruby
m = Metronome.new(60)
# Sleep here to keep the program running
sleep(10)
```
#### 4. 修复定时器漂移问题
由于定时器的实现方式,可能会出现回调延迟的情况,导致节拍器逐渐滞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修改 `register_next_bang` 方法,使用回调传入的时间作为基准:
```ruby
class Metronome
def register_next_bang(time)
@timer.at(time) do |this_time|
register_next_bang(this_time + @interval)
bang
end
end
end
```
#### 5. 编写播放方法
为了更方便地管理音符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在 `LiveMIDI` 类中添加 `play` 方法。`play` 方法需要一个额外的持续时间参数,并使用 `Timer` 类来调度音符的开启和关闭。
以下是 `LiveMIDI` 类的修改:
```ruby
class LiveMIDI
attr_reader :interval
def initialize(bpm=120)
@interval = 60.0 / bpm
@timer = Timer.new(@interval/10)
open
end
def play(channel, note, duration, velocity=100, time=nil)
on_time = time || Time.now.to_f
@timer.at(on_time) { note_on(channel, note, velocity) }
off_time = on_time + duration
@timer.at(off_time) { note_off(channel, note, velocity) }
end
end
```
修改后的节拍器类如下:
```ruby
class Metronome
def initialize(bpm)
@midi = LiveMIDI.new(bpm)
@midi.program_change(0, 115)
@interval = 60.0 / bpm
@timer = Timer.new(@interval/10)
now = Time.now.to_f
register_next_bang(now)
end
def bang
@midi.play(0, 84, 0.1, Time.now.to_f + 0.2)
end
end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实现了跨平台的 MIDI 接口开发,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节拍器,同时解决了定时器漂移问题,还添加了方便的播放方法。
### 跨平台 MIDI 接口开发与节拍器实现
#### 6. 跨平台 MIDI 接口开发总结与对比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分别介绍了在不同操作系统下与 MIDI 系统进行交互的方法,下面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的实现方式。
| 操作系统 | 相关 API | 特点 | 注意事项 |
| --- | --- | --- | --- |
| macOS | CoreMIDI | 主要作为 MIDI 路由系统,依赖第三方应用将 MIDI 消息转换为声音,需要使用 CoreFoundation 字符串 | 需下载并运行 SimpleSynth 应用,注意函数名在 Ruby DL 中的转换 |
| Linux | ALSA(原始 API) | 提供了类似 Windows 多媒体系统 API 的低级接口,可创建序列器端点 | 可能需要修改 `dlload` 行指定动态库版本或完整路径,需手动连接端口 |
| Windows | 未详细提及,但有对比 | 多媒体 API 主要用于播放音乐 | - |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操作系统下 MIDI 接口开发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mermaid 流程图,展示了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开发 MIDI 接口的大致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选择操作系统] --> B{macOS}
A --> C{Linux}
A --> D{Windows}
B --> E[导入 CoreMIDI 函数]
B --> F[创建 CoreFoundation 字符串]
B --> G[连接 SimpleSynth]
C --> H[导入 ALSA 原始 API 函数]
C --> I[指定动态库路径]
C --> J[手动连接端口]
D --> K[使用多媒体 API]
```
#### 7. 节拍器功能扩展与优化思路
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基本的节拍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以下是一些思路:
##### 7.1 增加节拍模式
目前的节拍器只有一种固定的节拍模式,可以增加多种节拍模式,如 2/4、3/4、4/4 等。可以通过在 `Metronome` 类中添加一个参数来指定节拍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模式调整 `bang` 方法的逻辑。
```ruby
class Metronome
def initialize(bpm, beat_pattern = [1, 0, 0, 0])
@midi = LiveMIDI.new(bpm)
@midi.program_change(0, 115)
@interval = 60.0 / bpm
@timer = Timer.new(@interval/10)
@beat_pattern = beat_pattern
@current_beat = 0
now = Time.now.to_f
register_next_bang(now)
end
def register_next_bang(time)
@timer.at(time) do |this_time|
register_next_bang(this_time + @interval)
bang if @beat_pattern[@current_beat] == 1
@current_beat = (@current_beat + 1) % @beat_pattern.size
end
end
def bang
@midi.play(0, 84, 0.1, Time.now.to_f + 0.2)
end
end
```
##### 7.2 调整音量和音色
可以在 `Metronome` 类中添加方法来调整节拍器的音量和音色。例如,添加一个 `set_volume` 方法和 `set_instrument` 方法。
```ruby
class Metronome
def set_volume(volume)
@midi.note_on(0, 84, volume)
end
def set_instrument(instrument)
@midi.program_change(0, instrument)
end
end
```
##### 7.3 与其他音乐元素结合
可以将节拍器与其他音乐元素结合,如音符序列、和弦等。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类来管理这些音乐元素,并与节拍器进行同步。
```ruby
class MusicSequence
def initialize(midi, bpm)
@midi = midi
@interval = 60.0 / bpm
@timer = Timer.new(@interval/10)
end
def play_sequence(sequence, start_time)
sequence.each_with_index do |note, index|
time = start_time + index * @interval
@timer.at(time) { @midi.play(0, note, 0.1) }
end
end
end
```
#### 8.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实现了跨平台的 MIDI 接口开发,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节拍器。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操作系统下 MIDI 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了 Ruby 中定时器的实现和使用,以及如何解决定时器漂移问题。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和优化这些功能,如开发更复杂的音乐应用、实现实时音乐交互等。同时,还可以探索其他编程语言和框架在 MIDI 开发中的应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希望本文能为你在 MIDI 开发和音乐编程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让你能够创造出更多有趣的音乐作品。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