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DA软件环境与亚马逊云服务使用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1:55:15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 CUDA 软件环境与亚马逊云服务使用指南
## 1. CUDA 相关工具与选项
### 1.1 --export-dir 选项
`--export-dir` 选项用于指定一个目录,所有设备代码镜像将被复制到该目录。它可作为设备代码仓库,在应用程序运行时,CUDA 驱动会检查此仓库(此时该目录应包含在 `CUDA_DEVCODE_PATH` 环境变量中)。仓库可以是一个目录,也可以是一个 ZIP 文件。无论哪种情况,CUDA 都会维护一个目录结构,以便 CUDA 驱动查找代码。如果指定的文件名不存在,将在该位置创建一个目录结构(而非 ZIP 文件)。
### 1.2 ptxas - PTX 汇编器
ptxas 是将 PTX 编译为 GPU 特定微代码的工具,在 CUDA 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地位。NVIDIA 既在离线工具(开发者将其编译到应用程序中)中提供该工具,也将其作为驱动的一部分,支持所谓的“在线”或“即时”(JIT)编译(在运行时发生)。
#### 1.2.1 离线编译
在离线编译时,如果使用 `--gpu-code` 命令行选项指定了实际的 GPU 架构,nvcc 通常会调用 ptxas。此时,可以通过 `nvcc` 的 `-Xptxas` 命令行选项将命令行选项(总结在表 4.8 中)传递给 ptxas。
#### 1.2.2 nvcc 代码生成选项
| 选项 | 描述 |
| --- | --- |
| `--fmad [true, false]` | 启用或禁用将浮点乘法和加法/减法收缩为浮点乘加(FMAD)指令。仅当 `--gpu-architecture` 为 `compute_20`、`sm_20` 或更高版本时支持此选项。对于其他架构类,收缩始终启用。`--use-fast-math` 意味着 `--fmad=true`。 |
| `--use-fast-math` | 使用快速数学库。除了意味着 `--prec-div false`、`--prec-sqrt false`、`--fmad true` 之外,单精度运行时数学函数将直接编译为 SFU 内联函数。 |
#### 1.2.3 ptxas 命令行选项
| 选项 | 描述 |
| --- | --- |
| `--abi-compile <yes|no>` (-abi) | 启用或禁用使用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ABI)编译函数。默认值为 yes。 |
| `--allow-expensive-optimizations <true|false>` (-allow-expensive-optimizations) | 启用或禁用使用最大可用资源(内存和编译时间)的昂贵编译时优化。如果未指定,默认行为是为优化级别 ≥O2 启用此功能。 |
| `--compile-only` (-c) | 生成可重定位对象。 |
| `--def-load-cache [ca|cg|cs|lu|cv]` (-dlcm) | 全局加载的默认缓存修饰符。默认值:ca。 |
| `--device-debug` (-g) | 为设备代码生成调试信息。 |
| `--device-function-maxregcount <archmax/archmin/N>` (-func-maxregcount) | 在使用 `--compile-only` 编译时,指定设备函数可以使用的最大寄存器数量。此选项在全程序编译时被忽略,并且不影响入口函数使用的寄存器数量。对于设备函数,此选项会覆盖 `--maxrregcount` 指定的值。如果既未指定 `--device-function-maxregcount` 也未指定 `--maxrregcount`,则不假定有最大值。 |
| `--dont-merge-basicblocks` (-no-bb-merge) | 通常,ptxas 在优化过程中会尝试合并连续的基本块。此选项禁止基本块合并,以轻微的性能损失为代价提高生成代码的可调试性。 |
| `--entry <entry function>` (-e) | 入口函数名称。 |
| `--fmad <true|false>` (-fmad) | 启用或禁用将浮点乘法和加法/减法收缩为浮点乘加操作(FMAD、FFMA 或 DFMA)。默认值:true。 |
| `--generate-line-info` (-lineinfo) | 为设备代码生成行号信息。 |
| `--gpu-name <gpu name>` (-arch) | 指定要生成代码的 SM 版本。此选项也接受虚拟计算架构,在这种情况下,代码生成将被抑制。这可仅用于解析。允许的值:`compute_10`、`compute_11`、`compute_12`、`compute_13`、`compute_20`、`compute_30`、`compute_35`、`sm_10`、`sm_11`、`sm_12`、`sm_13`、`sm_20`、`sm_21`、`sm_30`、`sm_35`。默认值:`sm_10`。 |
| `--input-as-string <ptx-string>` (-ias) | 指定包含要在命令行上编译的 PTX 模块的字符串。 |
| `--machine [32|34]` (-m) | 为 32 位或 64 位架构编译。 |
| `--maxrregcount <archmax/archmin/N>` (-maxrregcount) | 指定 GPU 函数可以使用的最大寄存器数量。 |
| `--opt-level <N>` (-O) | 指定优化级别(0 - 3)。 |
| `--options-file <filename>` (-optf) | 包含指定文件中的命令行选项。 |
| `--output-file <filename>` (-o) | 指定输出文件的名称。(默认:elf.o) |
| `--return-at-end` (-ret-end) | 抑制 ptxas 默认的优化行为,即在程序末尾优化掉返回指令,以提高可调试性。 |
| `--sp-bounds-check` (-sp-bounds-check) | 生成栈指针边界检查代码序列。当指定 `--device-debug` (-g) 或 `--generate-line-info` (-lineinfo) 时自动启用。 |
| `--suppress-double-demote-warning` (-suppress-double-demote-warning) | 当在为不支持双精度的 SM 版本编译的 PTX 中遇到双精度指令时,抑制警告。 |
| `--verbose` (-v) | 启用详细模式。 |
| `--version` | 打印版本信息。 |
| `--warning-as-error` (-Werror) | 将所有警告视为错误。 |
### 1.3 动态加载 PTX 代码
开发者还可以通过调用 `cuModuleLoadDataEx()` 动态加载 PTX 代码,如下所示:
```c
CUresult cuModuleLoadDataEx (
CUmodule *module,
const void *image,
unsigned int numOptions,
CUjit_option *options,
void **optionValues
);
```
`cuModuleLoadDataEx()` 接受一个指针 `image`,并将相应的模块加载到当前上下文中。该指针可以通过映射 cubin、PTX 或 fatbin 文件、将 cubin、PTX 或 fatbin 文件作为以 NULL 结尾的文本字符串传递,或者将 cubin 或 fatbin 对象合并到可执行资源中并使用操作系统调用(如 Windows 的 `FindResource()`)来获取。选项通过 `options` 数组传递,任何相应的参数通过 `optionValues` 传递。总选项数由 `numOptions` 指定。任何输出将通过 `optionValues` 返回。支持的选项如下表所示:
| 选项 | 描述 |
| --- | --- |
| `CU_JIT_MAX_REGISTERS` | 指定每个线程的最大寄存器数量。 |
| `CU_JIT_THREADS_PER_BLOCK` | 输入是要针对编译的每个块的最小线程数。输出是编译器使用的线程数。此参数使调用者能够限制寄存器数量,以便具有给定线程数的块应能够根据寄存器限制启动。请注意,此选项不考虑寄存器以外的资源(如共享内存)。 |
| `CU_JIT_WALL_TIME` | 返回一个包含编译 PTX 代码所花费的挂钟时间(以毫秒为单位)的浮点数。 |
| `CU_JIT_INFO_LOG_BUFFER` | 输入是一个指向缓冲区的指针,用于打印 PTX 汇编的任何信息日志消息(缓冲区大小通过选项 `CU_JIT_INFO_LOG_BUFFER_SIZE_BYTES` 指定)。 |
| `CU_JIT_INFO_LOG_BUFFER_SIZE_BYTES` | 输入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返回填充消息的字节数。 |
| `CU_JIT_ERROR_LOG_BUFFER` | 输入是一个指向缓冲区的指针,用于打印 PTX 汇编的任何错误日志消息(缓冲区大小通过选项 `CU_JIT_ERROR_LOG_BUFFER_SIZE_BYTES` 指定)。 |
| `CU_JIT_ERROR_LOG_BUFFER_BYTES` | 输入是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输出是填充消息的字节数。 |
| `CU_JIT_OPTIMIZATION_LEVEL` | 应用于生成代码的优化级别(0 - 4),默认值为 4。 |
| `CU_JIT_TARGET_FROM_CUCONTEXT` | 从当前 CUDA 上下文推断编译目标。如果未指定 `CU_JIT_TARGET`,这是默认行为。 |
| `CU_JIT_TARGET` | `CUjit_target_enum`:指定编译目标。可以是:`CU_TARGET_COMPUTE_10`、`CU_TARGET_COMPUTE_11`、`CU_TARGET_COMPUTE_12`、`CU_TARGET_COMPUTE_13`、`CU_TARGET_COMPUTE_20`、`CU_TARGET_COMPUTE_21`、`CU_TARGET_COMPUTE_30`、`CU_TARGET_COMPUTE_35`。 |
| `CU_JIT_TARGET_FALLBACK_STRATEGY` | `CUjit_fallback_enum`:指定在未找到匹配的 cubin 时的回退策略;可能的值为 `CU_PREFER_PTX` 或 `CU_PREFER_BINARY`。 |
### 1.4 cuobjdump
cuobjdump 是用于检查 CUDA 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的实用工具。特别是,它对于检查 nvcc 生成的微代码很有用。指定 `--cubin` 参数给 nvcc 以生成 `.cubin` 文件,然后使用 `cuobjdump --dump-sass <filename.cubin>` 从 `.cubin` 文件中转储反汇编的微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