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潜在边界值问题中的优化算法与计算机安全计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1 00:07:10 阅读量: 2 订阅数: 5 

### 三维潜在边界值问题中的优化算法与计算机安全计算
#### 1. 三维潜在边界值问题的求解新方法
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常常会遇到边界值问题。目前,有限元法(FEM)和边界元法(BEM)是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数值方法。FEM将问题的整个区域离散为有限元,而BEM仅对边界进行离散。然而,这种离散方式会导致需要大量的输入数据,并求解大量的代数方程,这在解决三维边界值问题时是一个显著的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使用Coons线性曲面和三次非线性Bezier曲面来定义边界几何形状。这种方法应用于参数积分方程系统(PIES)中,用于解决三维边界值问题。PIES是传统边界积分方程(BIE)的一种解析改进,其主要优点是在数值求解过程中,所需的用于定义边界几何形状的输入数据比BIE少。边界几何形状的描述仅需使用曲面的角点集合,并且求解的方程系统也更小。
PIES的数值解不需要对边界进行离散,仅需对边界函数进行近似。将边界近似与边界函数分离,使得边界几何形状的修改更加容易,也能够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来近似边界函数。在求解PIES时,使用了配点法,并结合Chebyshev多项式作为基函数。同时,为了找到最优的配点排列,应用了遗传算法。
#### 2. 三维边界的建模与修改
在PIES中,使用Coons曲面和Bezier曲面来定义三维边界几何形状。Coons曲面用于构建三维边界几何形状的线性部分,每个Coons曲面仅由4个角点定义,其公式如下:
\[
P(w,v) = [1 - w,v]
\begin{bmatrix}
P_{11} & P_{12} \\
P_{21} & P_{22}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v \\
v
\end{bmatrix}
\]
经过乘法运算后,得到:
\[
P(w,v) = \varphi_1(w,v)P_1 + \varphi_2(w,v)P_2
\]
其中,\(\varphi_1 = (1 - w)(1 - v)\),\(\varphi_2 = w(1 - v)\),\(\varphi_3 = wv\),\(\varphi_4 = (1 - w)v\),\(\varphi_i\)(\(i = 1,2,3,4\))是基函数。
Bezier曲面补丁用于定义PIES中边界几何形状的非线性部分。每个Bezier曲面由16个控制点的网格定义,公式如下:
\[
P(v,w)=vM_{Bezier}
\begin{bmatrix}
P_{11} & P_{12} & P_{13} & P_{14} \\
P_{21} & P_{22} & P_{23} & P_{24} \\
P_{31} & P_{32} & P_{33} & P_{34} \\
P_{41} & P_{42} & P_{43} & P_{44}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w \\
w
\end{bmatrix}^3
\]
其中,
\[
M_{Bezier} =
\begin{bmatrix}
-1 & 3 & -3 & 1 \\
3 & -6 & 3 & 0 \\
-3 & 3 & 0 & 0 \\
1 & 0 & 0 & 0
\end{bmatrix}
\]
使用零次Bezier曲面时,仅通过角点就可以轻松建模任何域;使用三次Bezier曲面时,借助少量的Bezier控制点,能够以连续解的方式对边界几何形状进行建模,并具有\(C^2\)连续性。这不仅减少了定义域所需的输入数据,还减少了需要求解的代数方程系统。
#### 3. 参数积分方程系统(PIES)
可以使用PIES来有效地寻找Laplace方程在边界上的解。PIES是BIE的解析改进结果,其在二维边界值问题中的方法经过推广后,用于三维边界值问题的公式如下:
\[
0.5u_i(v,w) = \sum_{j=1}^{N} \iint_{S_j} [P_{ij}^*(v_1,w_1,v,w)p_j(v_1,w_1) - U_{ij}^*(v_1,w_1,v,w)u_j(v_1,w_1)] \lambda_j(v_1,w_1) dv_1 dw_1
\]
关于三维边界(Coons曲面或Bezier曲面)的信息包含在核函数\(U_{ij}^*(s_1, s)\)和\(P_{ij}^*(s_1, s)\)中,其形式如下:
\[
U_{ij}^*(s_1, s) = \frac{1}{4\pi} \frac{1}{|\eta|}
\]
\[
P_{ij}^*(s_1, s) = \frac{1}{4\pi} \frac{\eta \cdot n}{|\eta|^3}
\]
其中,\(\eta_1 = P_{i}^{(1)}(v_1, w_1) - P_{i}^{(1)}(v, w)\),\(\eta_2 = P_{i}^{(2)}(v_1, w_1) - P_{i}^{(2)}(v, w)\),\(\eta_3 = P_{i}^{(3)}(v_1, w_1) - P_{i}^{(3)}(v, w)\)。
函数\(U_{ij}^*(s_1, s)\)被称为基本边界解,\(P_{ij}^*(s_1, s)\)被称为奇异边界解。这些解构成了PIES中的核函数,与传统核函数不同的是,它们考虑了通过参数线性函数定义的边界几何形状。
#### 4. 借助遗传算法的PIES数值求解
将边界近似与边界函数分离,使得可以使用各种更有效的方法来数值求解PIES。为了解决PIES,使用了配点法,这是谱方法的一种特定变体,它非常有效,因为只需要进行一次积分。
PIES的解通过公式表示,其求解归结为在考虑问题的每个边界段上找到未知函数\(u_j(v, w)\)或\(p_j(v, w)\)。边界函数通过以下近似表达式进行近似:
\[
u_j(v, w) \approx \sum_{p=0}^{N-1} \sum_{r=0}^{M-1} u_{jpr} T_p^{(N)}(v) T_r^{(M)}(w)
\]
\[
p_j(v, w) \approx \sum_{p=0}^{N-1} \sum_{r=0}^{M-1} p_{jpr} T_p^{(N)}(v) T_r^{(M)}(w)
\]
其中,\(u_{jpr}\)和\(p_{jpr}\)是未知系数,\(n = N \times M\)是每个段上的系数数量,而\(T_p^{(N)}(v)\)和\(T_r^{(M)}(w)\)是全局基函数——Chebyshev多项式,由以下递推公式描述:
\[
T_0(x) = 1
\]
\[
T_1(x) = x
\]
\[
T_{k+1}(x) = 2xT_k(x) - T_{k-1}(x)
\]
将上述近似表达式代入积分方程系统中,得到方程的形式。对于所有配点写出该方程,得到矩阵形式。未知系数\(u_{j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