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用户行为重采样方法比较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1:12:49 阅读量: 7 订阅数: 13 AIGC 

### 移动应用用户行为重采样方法比较
#### 1. 引言
在处理移动应用用户行为数据时,数据不平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比如移动应用用户数据集包含27个解释变量和一个响应变量,而在特定时间段结束时,应用用户的留存实例仅占19.7%。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重采样方法来平衡数据,进而提高分类器的性能。同时,为了比较不同分类器的性能,会用到F1分数、曲线下面积(AUC)和ROC曲线等指标,还会使用基于排列的假设检验来区分相似的ROC曲线。此外,在比较AUC和ROC曲线时,有一些非参数检验方法可供使用,如DeLong提出的重新定义的非参数检验用于比较配对和非配对数据的AUC,Venkatraman开发的完整非参数检验用于在数据配对且连续时比较两条ROC曲线。
#### 2. 方法
- **数据处理**:
- 移动应用用户数据集存在数据不平衡问题,响应变量中留存用户比例较低。为解决此问题,结合过采样和欠采样方法处理响应变量的不平衡百分比。
- 采用四种过采样百分比水平(35%、40%、45%、50%)对整个数据集进行操作,然后使用欠采样技术处理任何不平衡情况,使最终的响应变量达到平衡。例如,50%表示使用过采样技术平衡响应变量;40%表示对少数实例进行过采样,使响应变量的新不平衡百分比为40%,然后使用欠采样技术缩小多数实例的规模,使最终的训练数据集成为平衡数据集。
- **分类器选择**:使用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对移动应用用户的留存情况进行分类。
- **性能评估指标**:使用F1分数、曲线下面积(AUC)和ROC曲线来比较分类器的性能。同时,使用基于排列的假设检验来区分相似的ROC曲线。
#### 3. 结果
- **平均ROC曲线的获取方法**:
- 对于逻辑回归模型使用原始训练数据集进行10折交叉验证时,有以下几种获取平均ROC曲线的方法:
- 计算各折的平均真阳性率(TPR)和假阳性率(FPR)值。
- 在每个特异性(Sp)处平均灵敏度(Se)。
- 在每个灵敏度处平均特异性。
- 在每个固定的(Se - Sp)/2处平均(Se + Sp)/2。
- 第一种方法是简单地取每个TPR和FPR值的平均值以得到平均ROC曲线。后三种方法可以通过以下算法进行泛化:
- 将ROC空间中的轴(FPR,TPR)逆时针旋转角度θ到(u,v)空间:
- \(u = FPR\cos\theta + TPR\sin\theta\)
- \(v = -FPR\sin\theta + TPR\cos\theta\)
- 在(u,v)空间中通过对每个u的v进行平均来平均ROC曲线。
- 将(u,v)空间中平均后的曲线旋转回ROC空间:
- \(FPF = u\cos\theta - v\sin\theta\)
- \(TPF = -u\sin\theta + v\cos\theta\)
- 参数θ影响ROC曲线平均的方向。当θ = 0时,对应在每个特异性处平均灵敏度的方法;当θ = π/2时,对应在每个灵敏度处平均特异性的方法;当θ = π/4时,对应在每个固定的(Se - Sp)/2处平均(Se + Sp)/2的方法。
- **不同平均方法的AUC比较**:
| 方法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