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搜索与面部记忆表征实验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1:38:08 订阅数: 4 

### 视觉搜索与面部记忆表征实验研究
在当今的研究领域中,视觉搜索以及面部记忆表征是两个备受关注的方向。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相关的实验研究。
#### 面部记忆表征受干扰脸影响的实验
1. **实验指标计算**
- 对每个参与者计算 E2 和 E3 的结果显示在表 2 中。标准点的 E 值为 8,因为所有变量均为 2。若 E 得分超过 8,则表明受到了干扰脸的影响,这在表 2 的灰色列中有所体现。
| # | E2 | E3 | 是否参考干扰脸 |
| --- | --- | --- | --- |
| 1 | 9 | 10 | 是,我参考了它。 |
| 2 | 9 | 10 | 我在第二次参考了它。具体参考了眉毛、眼睛形状、鼻子大小、嘴巴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位置。 |
| 3 | 7 | 9 | 第一天,我没参考它,因为看起来不像。第二天,看起来很像所以参考了,有助于确定面部部位位置,最后我觉得我画的更像插画而非照片。 |
| 4 | 9 | 10 | 是,我参考了它。 |
| 5 | 7 | 7 | 是,我参考了它。 |
| 6 | 8 | 8 | 因为我很难画出眉毛形状,所以参考了插画的眉毛。 |
| 7 | 8 | 8 | 没有,但当出现更相似的时参考了头发分缝。 |
| 8 | 13 | 10 | 是,我参考了它。 |
| 9 | 8 | 8 | 第一天,我觉得不像没参考。第二天,我大量参考了它。 |
| 10 | 6 | 9 | 是,我参考了它。 |
2. **相似度感受的转变**
- **第一天情况**:参与者对目标脸和干扰脸相似度的评分,在“P”条件下的干扰脸得分往往高于“FC”条件。“FC”条件下的干扰脸与目标脸感觉不相似,可能是因为其嘴巴和眼睛被故意夸张,与看到目标脸时立即形成的记忆表征不匹配;而“P”条件下的肖像描绘得很好,参与者容易识别。
- “FC”条件下的参与者相似度评分有上升趋势,这一条件下的四名参与者在试验中获得了较高的 E 值,说明记忆表征的转变与目标脸和干扰脸的相似度感受之间可能存在关系。
- “P”条件下的参与者相似度评分呈下降趋势,他们对目标脸整体表征的评价越来越好,而“FC”条件下的参与者评价则变差。“P”条件下整体表征的提升源于自我创作再现的满足感,这种感受为参与者提供了对肖像的批判性观点。
- **第二天情况**:第二天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条件,相似度感受都很高。在“P”条件下,参与者获得的干扰脸信息比第一天更详细且相似,之前面部漫画形式的干扰脸部分被夸张,与肖像干扰脸相比相似度低,这种相似度差距直接增强了相似度感受。
- 在“FC”条件下,尽管干扰脸与“P”条件下相比更不相似,但相似度感受也有所增加。有实验表明,不熟悉的脸不适合测试“漫画假设”,因为漫画的优势需要长期记忆表征。在本次实验中,除一名参与者外,目标脸对其他参与者来说都不熟悉,所以他们可能觉得面部漫画与目标脸不相似;而“P”条件下的参与者第一天观察肖像干扰脸,就像持续接触目标脸,他们对干扰脸的长期记忆表征与目标脸相当,对目标脸更熟悉,这种熟悉度与“FC”条件下参与者第二天相似度感受的增强有关。
#### 任务监控界面视觉搜索实验
1. **实验背景与目的**
- 任务监控信息对飞行员掌握飞行状态、任务信息以及威胁和安全状态信息至关重要。以往有诸多关于信息显示、界面布局设计、颜色和形状代码对识别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 本实验从心理测量学角度,采用特征分析实验范式和眼动追踪技术,研究在任务监控界面执行不同视觉搜索任务时的眼动情况,分析不同任务和信息区域的眼动指标差异,以及不同信息搜索之间的相对差异。
2. **实验方法**
- **实验材料**:使用飞机的任务监控界面,由飞行数据显示、水平位置显示、雷达显示和武器挂载四个子界面组成,包含大量信息,如不同含义的图标、图形表示的信息、各种数据表达、不同位置的符号、状态更新和大写缩写等。实验以真实的任务监控界面作为眼动追踪的视觉搜索材料,在不同任务中向受试者展示相同的信息界面。
- **实验设计**:采用两因素(4 个任务×9 个区域)的实验设计。任务分为:无指定任务,即随机观察监控界面;任务 1,搜索代表飞机的所有符号(无论大小)并记住其颜色和位置;任务 2,搜索代表威胁的信息(包括符号和数字)并记住其特征;任务 3,查看不同数据元素,尝试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不同颜色、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