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染料的分类与分子结构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1:51:59 阅读量: 2 订阅数: 2 

# 荧光染料的分类与分子结构解析
## 1. 荧光素类染料
### 1.1 内酯化反应
内酯化是一个重要的效应,某些单阴离子氧杂蒽衍生物(如荧光素、若丹醇和巯基荧光素)的内酯(闭环形式)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基本无吸收和荧光。图 4.17 展示了其中一种离子物种(单阴离子)内酯化的电子机制。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荧光素、巯基荧光素、若丹醇和若丹明中,当存在磺酸基而非羧基时,磺基荧光素、巯基磺基荧光素、磺基若丹醇和磺基若丹明也会发生。例如,富硫类染料巯基磺基硫代荧光素,其酚基被硫醇取代,邻羧基被磺酸基取代,氧杂蒽核心的杂原子(O)被硫原子(硫杂氧杂蒽)取代。
### 1.2 非卤代荧光素
非卤代荧光素衍生物的光稳定性为中等到低,其 pKa 值接近中性 pH,且更易发生内酯化,这使得它们不太适合作为荧光标记。不过,一些衍生物在细胞内 pH 指示剂和单线态氧传感器等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价值。例如:
- DY - 495
- 5(6) - 羧基荧光素(FAM)
- 5 - 羧基荧光素(S - H 2)
- NX、DMAX - EP 和 4 - 苯甲酰胺基荧光素
- 1,2,7,8 - 二苯并荧光素
- BCPCF
- 高电荷荧光素衍生物 BCECF
此外,文献中还报道了许多氨基荧光素和硝基荧光素,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较低。氨基荧光素可用于荧光引导的神经胶质瘤手术、糖类和寡糖等分析物的标记和分离。
### 1.3 卤代荧光素
卤代荧光素的光物理性质在中性 pH 范围内对 pH 的敏感性较低。常见的卤代荧光素有:
- Oregon Green 488
- Oregon Green 514
- 6 - 羧基 - 2′,7′ - 二氯荧光素
- 氟化荧光素 S - H 17、18、19 和 20
- 氟化羧基荧光素 14a、14b、15a、15b、16a 和 16b
- HEX、JOE 和 TET
- Yakima Yellow
- 2′,7′ - Cl - 4,5,6,7 - F - 荧光素和 6 - CA - MeThio - 4,5,7 - F - 荧光素
- 6 - 叠氮基 - 4,5,7 - 三氟荧光素
- 1,2,7,8 - 二苯并 - 4,5 - Br - 荧光素
而伊红 Y、伊红 B、赤藓红和玫瑰红等卤代荧光素在水溶液中的亮度较低,未被纳入数据库。
### 1.4 巯基荧光素
巯基荧光素用硫醇取代了荧光素的酚基,如 MK - 43、ML - 69、MK - 61、MK - 67 和 MK - 75 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其与硫代荧光素混淆,硫代荧光素是杂原子取代荧光素(HAS - 荧光素),其氧杂蒽核心结构的 10 位氧被硫取代。巯基荧光素的显著特性是光稳定性高,比荧光素和 2′,7′ - 二氯荧光素更稳定。
### 1.5 荧光素类似物
萘并荧光素和 4,10 - 二溴萘并荧光素属于荧光素类似物。它们的 π 电子系统显著扩展,观察到较大的红移和斯托克斯位移,但摩尔吸收系数和量子产率适中。
## 2. 杂原子取代荧光素(HAS - 荧光素)
### 2.1 C - 荧光素(碳荧光素)
碳荧光素中,氧杂蒽的氧被碳原子取代,例如常见的 C(CH₃)₂ - 荧光素(二甲基碳荧光素)。碳荧光素酚基的 pKa 通常约为 7.4,接近生理 pH,而荧光素的 pKa 约为 6.4,这在标记和染色等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2′,7′ - 二氟碳荧光素(弗吉尼亚橙)也是 C(CH₃)₂ - 荧光素的一种。
### 2.2 Si - 荧光素(硅荧光素)
Si - 荧光素是 HAS - 荧光素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如 Si(CH₃)₂ - 荧光素(二甲基硅烷荧光素)。具体例子包括:
- Si - 荧光素(化合物 1)
- 2′,7′ - 二氟 - Si - 荧光素(化合物 24)
- 2′,4′,5′,7′ - 四氟 - Si - 荧光素(马里兰红)
- 3′,4′,5′,6′ - 四氟 - Si - 荧光素(化合物 26)
- 2,3ʹ,4ʹ,5ʹ,6ʹ,7 - 六氟 - Si - 荧光素(化合物 27)
## 3. 磺基荧光素
磺基荧光素在苯环部分用磺酸基取代了邻羧基,与羧基对应物相比,预计具有更高的水溶性。该类最简单的成员是磺基荧光素,亮度为 71.1 м⁻¹cm⁻¹。卤代磺基荧光素如 2,4,5,7 - 四氟磺基荧光素和 2,4,5,7 - 四溴磺基荧光素也具有水溶性,且酚基的 pKa 值低于磺基荧光素。1,2,7,8 - 二苯并磺基荧光素尽管在氧杂蒽核心结构上融合了两个额外的苯环,但仍可溶于水,亮度约为磺基荧光素的 2/3。Vita blue 是一种磺基荧光素类似物,由于其延长的 π 电子系统而产生较大的红移。
## 4. 荧烷类染料
### 4.1 荧烷
荧光素、若丹明和若丹醇在其明亮的荧光醌型(荧光素和若丹醇)或两性离子型(若丹明)形式与无色内酯形式(闭环形式)之间存在平衡。荧烷与荧光素类似,但在侧链芳基的 2′ 位碳原子上没有羧基,该位置的取代基(若存在)可能是甲基、甲氧基等小脂肪族基团,因此这类染料不会形成非荧光的内酯形式。例如:
- 2 - Me TokyoGreen
- 2,4 - DiMe TokyoGreen
- 2,5 - DiMe TokyoGreen
- 2 - Me - 4 - OMe TokyoGreen
- 2 - OMe TokyoGreen
- 2 - OMe - 5 - Me TokyoGreen
- 宾夕法尼亚绿和 4 - 羧基宾夕法尼亚绿
### 4.2 HAS - 荧烷
HAS - 荧烷与荧烷类似,不会形成内酯形式,但其氧杂蒽结构的杂原子氧被其他原子取代,会产生显著的红移,且红移程度取决于杂原子的取代情况。例如:
- NR 600 和 NR 604
- POF
- 2 - Me Tokyo Magenta(2 - Me TM)
- 2 - Me DCTM
## 5. 花菁类染料
### 5.1 花菁的结构与特性
花菁由两个含氮杂环(通常是两个吡咯环)通过聚次甲基桥连接而成。两个吡咯实际上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