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识别中止功能的轮次最优多方计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1 01:41:52 阅读量: 11 订阅数: 21 AIGC 

### 具有可识别中止功能的轮次最优多方计算
#### 1. 引言
在多方计算(MPC)中,可识别中止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局限性,例如,一方可能无法获取查询混淆电路所需的全部标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对不经意传输(OT)协议的改进,实现了具有可识别中止功能的轮次最优多方计算。
#### 2. 相关工作
- **可识别中止的安全性概念**:最早由Aumann和Lindell提出,随后在多个研究中得到进一步探讨。
- **信息论实现**:Ishai等人展示了在相关随机模型中,可识别中止的MPC可以信息论方式实现。
- **SPDZ协议的应用**:一些后续工作尝试使用SPDZ协议来实现可识别中止的MPC,不同的工作在复杂度和安全性方面有所改进。
- **有界重绕安全**:之前的工作在一些简单原语中考虑了有界重绕安全的概念,但我们的工作需要对任何概率多项式时间的对抗策略都具有安全性,这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挑战。
#### 3. 预备知识和标准定义
- **符号表示**:用 $\lambda \in N$ 表示安全参数,随机算法 $A$ 在概率多项式时间(PPT)内运行,如果存在多项式 $p(·)$ 使得对于每个输入 $x$,$A(x)$ 的运行时间受 $p(|x|)$ 限制。
- **交互式算法**:用 $\langle A(\alpha), B(\beta) \rangle(\gamma)$ 表示 $B$ 在与 $A$ 交互后的输出分布,$A$ 和 $B$ 分别使用私有输入 $\alpha$ 和 $\beta$,共同输入 $\gamma$。
- **延迟输入协议**:指只在通信的最后一轮需要协议输入的协议。
##### 3.1 非可塑承诺方案
我们遵循特定文献中的非可塑承诺定义。在实际实验中,中间人(MIM)与承诺者 $C$ 在左会话中交互,与接收者 $R$ 在右会话中交互。同步非可塑承诺方案 $\langle C, R \rangle$ 满足以下条件:对于每个PPT同步对手MIM,存在一个PPT模拟器 $S$,使得以下两个集合在计算上不可区分:
$\{MIM_{\langle C,R \rangle}(\tilde{v}, z)\}_{\lambda \in N, v \in \{0,1\}^{\lambda}, z \in \{0,1\}^*}$ 和 $\{SIM_{\langle C,R \rangle}(1^{\lambda}, z)\}_{\lambda \in N, v \in \{0,1\}^{\lambda}, z \in \{0,1\}^*}$
此外,同步非可塑承诺还需要满足以下性质:
1. **提取的非可塑性**:存在一个提取器 $Ext_{NMCom}$ 能够从MIM生成的格式良好的承诺中提取消息,并且 $Ext_{NMCom}$ 的输出分布与对手接收诚实或模拟承诺无关。
2. **最后消息的伪随机性**:$C$ 生成的最后消息在计算上与随机字符串不可区分。
##### 3.2 具有有界重绕安全性的陷门生成协议
陷门生成协议 $TDGen = (TDGen1, TDGen2, TDGen3, TDOut, TDValid, TDExt)$ 是一个两方的三轮协议,具体步骤如下:
1. **第一轮**:发送者 $S$ 使用随机字符串 $R_S$ 计算并发送 $td_{S \to R}^1 \leftarrow TDGen1(R_S)$。
2. **第二轮**:接收者 $R$ 使用随机数 $R_R$ 计算并发送 $td_{R \to S}^2 \leftarrow TDGen2(td_{S \to R}^1; R_R)$。
3. **第三轮**:发送者 $S$ 计算并发送 $td_{S \to R}^3 \leftarrow TDGen3(td_{R \to S}^2; R_S)$。
4. **输出**:接收者 $R$ 输出 $0/1 \leftarrow TDOut(td_{S \to R}^1, td_{R \to S}^2, td_{S \to R}^3)$。
5. **陷门验证算法**:$TDValid(·)$ 以 $(trap, td_{S \to R}^1)$ 为输入,输出一个比特位,确定 $trap$ 是否为对应于第一轮消息 $td_1$ 的有效陷门。
该协议还需要存在一个PPT提取器 $TDExt$,在给定一组特定值时能够输出有效陷门。1 - 重绕安全意味着没有作弊的PPT接收者 $R^*$ 能够在查询 $S$ 两次不同的第二轮消息时学习到有效陷门。
#### 4. 重绕安全的OT和MPC
##### 4.1 特殊B - 重绕可安全的OT
OT协议 $OT = (OT1, OT2, OT3, OT4)$ 是特殊B - 重绕可安全的,对抗恶意发送者的B次重绕,如果在实验 $E_0^k$ 和 $E_1^k$ 中,对手的输出分布对于任何 $k \in [B]$ 和所有 $\{b_0[j], b_1[j]\}_{j \in [B]}$ 都是计算上不可区分的,其中 $b_{\sigma}[j] \in \{0, 1\}^{\lambda}$ 对于所有 $j \in [B]$ 和 $\sigma \in \{0, 1\}$,且 $b_0[k] = b_1[k]$。
```mermaid
graph LR
A(Adversary A) -->|ot1 ← OT1(1λ)| C(Challenger C)
C -->|ot1| A
A -->|{ot2[j]}j∈[B]| C
loop For each j ∈[B]
C -->|ot3[j] ← OT3(ot1, ot2[j], bσ[j])| A
end
A -->|ot4[k]| C
```
##### 4.2 具有一致中止的有界重绕安全的MPC
一个4 - 轮的MPC协议 $MPC$ 是一个确定性多项式时间算法的元组 $MPC = \{(Next_1^i, Next_2^i, Next_3^i, Next_4^i, output_i)\}_{i \in [n]}$。我们定义了理想计算和实际执行:
- **理想计算**:在理想世界中,根据标准的MPC定义,在 $(S, I)$ 下对输入向量 $x$ 进行联合理想执行。
- **实际执行**:在实际世界中,$n$ 方的4 - 轮MPC协议 $\Pi$ 在 $(A, I)$ 下执行,包括四轮的交互过程,最终输出诚实方的输出向量 $y_H$ 和对手的输出 $z$。
安全定义要求对于每个PPT实际世界对手 $A$,存在一个PPT模拟器 $S$,使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