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图像识别系统设计与高效设备端目标检测模型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1:54:16 阅读量: 17 订阅数: 20 AIGC 


低功耗计算机视觉技术精要
# 低功耗图像识别系统设计与高效设备端目标检测模型指南
## 1. 低功耗图像识别系统设计
### 1.1 目标检测网络性能对比
在目标检测网络方面,不同网络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以下是几种常见网络的对比:
| 网络名称 | mAP表现 | FPS情况 | 管道配置难度 | 估计得分 | 特点 |
| --- | --- | --- | --- | --- | --- |
| YOLOv2 | - | 相对较高 | 较易找到最优管道配置 | 较高 | - |
| YOLOv4 | 最先进水平 | 约为YOLOv2的1/3 | 较难找到最优管道配置 | 较低,但满足吞吐量约束且精度高 | 显著大于YOLOv2 |
| Tiny YOLOv4 | 与YOLOv2相似 | 比YOLOv2在GPU上运行快 | 管道化无增益,加速源于多线程和多流 | 最佳估计得分 | - |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YOLOv4虽然估计得分低,但精度高;Tiny YOLOv4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速度优势明显。
### 1.2 低功耗图像识别系统设计流程
低功耗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 **选择硬件平台**:需要考虑性能和功耗之间的权衡。在过去,NVIDIA Jetson TX2板表现出色且有相应库支持。但随着具有专门硬件加速器(如NPU)的硬件平台出现,选择变得更具挑战性。例如,NPU对不同卷积操作的性能表现不同,会影响后续网络选择。
2. **选择神经网络**:探索现有网络以找到最佳网络。近期,自动化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成为寻找更高精度CNN架构的常用技术,但需根据不同硬件平台进行定制。
3. **网络映射到硬件平台**:目标是通过管道化最大化吞吐量。
4. **软件优化**:对每个处理元素应用各种软件优化技术,以最小化相关管道阶段的执行时间。
5. **系统级后处理**:联合优化多个目标,如速度、精度和能耗。
其流程可以用以下mermaid流程图表示:
```mermaid
graph LR
A[选择硬件平台] --> B[选择神经网络]
B --> C[网络映射到硬件平台]
C --> D[软件优化]
D --> E[系统级后处理]
```
### 1.3 硬件平台选择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随着NPU的发展,硬件平台选择变得更加复杂。NPU的性能表现因卷积类型而异,例如对普通卷积和深度卷积的处理能力不同。这就要求在设计流程中增加早期性能估计步骤,并从该步骤反馈到硬件平台选择步骤。
此外,未来需要开发对软件优化友好的NPU。目前由于硬件限制,只能进行16位量化。若NPU能高效支持4位或8位算术运算,以及在卷积时跳过零值计算,将为软件优化提供更多可能。
## 2. 高效设备端目标检测模型设计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