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M2M通信中受损节点检测算法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5:21 阅读量: 4 订阅数: 5 

### 物联网安全:M2M 通信中受损节点检测算法解析
#### 1. 系统模型
在 M2M 通信里,检测受损节点的算法在控制中心执行,因为该算法资源消耗大,无法在节点层面运行。此解决方案基于以下假设:
- 所有传感器节点是静态的,即传感器位置坐标预先已知。
- 传感器节点未配备防篡改硬件。
- 节点与网关间的通信假定为双向。
算法的实现分两个阶段:
- 怀疑受损节点。
- 运用社会选择理论确认可疑节点。
#### 2. 操作流程
##### 2.1 怀疑受损节点
怀疑受损节点的过程,是计算每个节点与预期值的偏差。预期值通常是网络中“n”个节点数据的中位数。假设有“n”个为特定目的部署的节点或设备(如地表温度读取、森林火灾报警系统、车辆速度跟踪),每个节点有唯一标识,传输的数据为 D1, D2…, Dn。数据值的众数被假定为计算偏差值的预期值,借助这些偏差水平,使用算法 1 识别可疑节点。
**算法 1:识别可疑节点**
```plaintext
Inputs:
• Di: 每个节点对应的数据值
• Db: 节点数据值的均值
• Threshold: 系统的阈值,用于将节点判定为可疑节点
Output: suspect[1..n]: 一维布尔数组,用于表示可疑节点。
1: for i = 1 to n do
2: diff = Db – Di
3: if diff > Threshold then
4: suspect[i] = true
5: else
6: suspect[i] = false
7: end if
8: end for
```
##### 2.2 确认可疑节点
识别出可疑节点后,网络中其余节点启动投票流程。设可疑节点数量为 k,剩余 t = n - k 个节点对可疑节点进行投票决策。定义 Mean[t] 为一维实数组,包含节点“i”在 t 个时刻的值的众数或均值;Rank[k][t] 为二维数组,包含映射值,表明可疑节点相对于其余非可疑节点均值的偏差水平。排名矩阵的范围是一种映射,定义了与其中位数的偏差级别,可描述为:
\[
Rank[i][j] =
\begin{cases}
1, & \text{if deviation} \leq \Delta \\
2, & \text{if } \Delta < \text{deviation} \leq 2\Delta \\
3, & \text{if } 2\Delta < \text{deviation} \leq 3\Delta
\end{cases}
\]
一旦在 Rank 矩阵中映射了选择顺序,社会聚合函数(SAF)就会接收其余节点的投票。SAF 的输出表明了关于行为不当节点的聚合决策,其表达式如下:
\[
F(i) = SAF(Rank[i][1], Rank[i][2], \cdots, Rank[i][n])
\]
SAF 的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获取排名级别后,为每个可疑节点计算排名的加权均值,权重因子是节点的剩余电池电量。若得到的均值与排名的众数相同,则聚合决策将其判定为受损节点;若出现平局,则将节点移至安全状态(即在某个阈值时间段内忽略其存在)。因此有:
\[
F(i) =
\begin{cases}
1, & \text{if aggregated decision is faulty} \\
0,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 3. 定量结果
上述算法在一个传感器网络中实现并执行,该网络用有限数量的传感器(n 个节点)监测特定区域的温度。网络配置为 n 个节点中有 k 个开始行为异常(k << n),节点有唯一标识,温度读数以摄氏度记录。考虑表 12.3 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性能分析。
| Node ID | t10 | t20 | t30 | t40 | t50 | t70 | t85 | t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N1 | 27° | 29° | 24° | 21° | 25° | 27° | 24° | 29° |
| N2 | 47° | 42° | 14° | 22° | 9° | 15° | 67° | 52° |
| N3 | 25° | 26° | 27° | 24° | 26° | 27° | 26° | 26° |
| N4 | 24° | 27° | 26° | 25° | 25° | 26° | 26° | 29° |
| N5 | 27° | 24° | 27° | 23° | 25° | 27° | 26° | 25° |
| N6 | 26° | 25° | 22° | 24° | 25° | 26° | 24° | 25° |
| N7 | 9° | 3° | 5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