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指令寻址模式深度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12:42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计算机架构:软件、编码与硬件的综合探讨
### 计算机指令寻址模式深度解析
#### 1. 基本寻址模式概述
指令的长度和其操作数的位置会根据寻址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短的指令,其操作数可能位于内存中;而较长的指令,操作数可能位于其他位置。基本的寻址模式包括内存立即数、内存直接寻址和内存间接寻址。
这三种基本寻址模式都可以与索引寻址相结合。索引寻址是第二代计算机中发展出的重要编程概念,它借助硬件寄存器来修改指令中的内存地址,也就是将硬件寄存器的值与指令中的地址相加,得到最终的地址。由于该硬件寄存器可能包含相对索引,所以被称为索引寄存器。理论上,通过将索引寻址与内存立即数、内存直接寻址或内存间接寻址相结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寻址模式。
#### 2. 索引寻址详解
索引寻址最初是与内存直接寻址配合使用的,有效地址(EA)的计算方式为指令中编码的地址与索引寄存器内容(如果指定)的和,即:
Effective address = address coded in the instruction + content of an index register, if specified
在运行时,加法器会执行这个操作,并将结果位放置在地址总线上,以从内存中获取操作数。从软件角度看,指令包含基地址,硬件寄存器包含索引或偏移量。有效地址指向内存块中间的操作数。
基地址指向内存块,索引寄存器包含指向基地址下方条目的偏移量。在高级编程语言中,内存块也被称为数组,使用带索引的内存直接寻址的指令可以访问数组中的条目。在循环中,每次更改索引寄存器时,有效地址也会相应改变,因此同一条指令每次执行时都可以访问数组中的不同条目。
以下是一个将整数 1 到 100 存储在名为 intArray 的数组中的循环示例:
```asm
;A loop to store 1, 2, 3,.., up to 100 in a memory block named
;intArray to mean integer array.
...
intArray
dw 100 dup (?)
...
mov
di, 0
;initial index
mov
ax, 1
;counter
b0010: mov
intArray[di], ax
;store counter in array
inc
ax
;increment counter by 1
add
di, 2
;increment index by 2
cmp
ax, 100
jle
b0010
...
```
这个循环按升序将整数 1 到 100 从顶部到底部存储在数组 intArray 中。mov 指令使用 DI 索引寄存器在循环执行时不断改变有效地址。存储操作完成后,AX 中的计数加 1,DI 加 2,因为每个字是两个字节长。随着循环的进行,AX 中的计数会存储到数组中的不同字中。
还可以使用循环指令来简化代码:
```asm
mov
di, offset intArray + 198
;di points to the last
;word {Note I }
mov
cx, 100
;down counter {Note 2}
bOOIO:
mov
[di], cx
;store count from bottom to top
;{Note3}
sub
di,2
;decrement di by 2 {Note 4}
loop
bOOIO
;{Note 5}
```
- Note 1:源操作数是内存立即数,目的操作数是寄存器直接寻址。执行后,DI 包含一个偏移量(intArray + 198),指向数组 intArray 中的最后一个字。+ 运算符在汇编时由汇编器解释,结果会放置在代码中。
- Note 2:源操作数是内存立即数,目的操作数是寄存器直接寻址。执行后,CX 计数寄存器包含 100,作为要存储在数组底部的初始整数。
- Note 3:mov 指令将 CX 存储在目的索引寄存器 DI 中偏移量所指向的内存位置。
- Note 4:sub 指令将 DI 减 2,因此下次执行同一条指令时,有效偏移量将减少两个字节。
- Note 5:loop 指令将 CX 减 1,然后执行测试和分支功能。如果 CX 不为零,控制将传递到循环的开始。当同一条 mov 指令第二次执行时,它将 99 存储到从底部开始的第二个条目中。也就是说,循环以逆序存储所有整数 100、99、98 等,退出时,整数会按升序正确存储在数组中。
如果使用带索引的内存直接寻址,根据寄存器的使用方式可以衍生出多种变化:
- 索引:寄存器中存储索引。
- 基址寻址:寄存器中存储基地址。
- 相对寻址:指定为 PC 的索引寄存器包含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从硬件角度看,寄存器是一组触发器;从软件角度看,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索引或基地址。如果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或地址,则它是通用寄存器(GPR)。在编码中,三个地址寄存器 DI、SI 和 BX 可以互换使用。也可以使用 BP 作为索引寄存器来访问数据段,但需要指定 DS 段前缀覆盖(DS:BP)。
#### 3. 基于索引的寻址模式变化
##### 3.1 基址寻址
包含基地址的硬件寄存器被称为基址寻址,该寄存器被称为基址寄存器。在硬件设计上,索引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没有区别,但在软件设计中,索引寻址和基址寻址有细微差别。
如果要将整数 100 存储到 100W 块的最后一个字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方法一(索引寻址):
```asm
mov
di, 198
;di contains 198
mov
intArray[di], 100
```
第一条指令将 198 放入 DI,第二条指令将 100 存储在 intArray 基地址下方 198 字节处的字中。
- 方法二(基址寻址):
```asm
mov
di, offset intArray
mov
198[di], 100
```
由于目标是将基地址和偏移量相加,所以它们的位置并不重要。方法一是将基地址放在指令中,索引放在寄存器中;方法二则是将索引放在指令中,基地址放在寄存器中。对于硬件寄存器 DI 来说,索引和基地址没有区别。
##### 3.2 相对寻址
当 PC 用作索引寄存器时,采用相对寻址,有效地址(EA)计算为指令中的偏移量与 PC 的和。如果使用相对寻址模式来获取指令或操作数,代码是可重定位的,即指令可以位于内存的任何位置,指令中的地址字段无需修改。
微型计算机通常在条件分支指令中支持相对地址。例如,8086 上的条件分支指令使用一个字节的操作码,后面跟着一个字节的相对偏移量。在相加时,这个相对地址会进行符号扩展,因此偏移量相对于 IP 必须在 127 到 -128 的范围内。如果条件为真,相对偏移量会加到 IP 上;否则,IP 加 2。如果地址超出范围,汇编器会标记可寻址性错误。
##### 3.3 寄存器直接寻址与寄存器间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