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从逻辑到物理的构建之旅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0:53:07 阅读量: 2 订阅数: 6 


软件架构设计的核心实践与指南
# 软件架构:从逻辑到物理的构建之旅
## 1. 创建逻辑架构
### 1.1 更新软件架构文档
#### 1.1.1 任务目的
此任务旨在将架构上的重要元素记录到软件架构文档中。
#### 1.1.2 角色
由首席架构师负责。
#### 1.1.3 示例发现
|发现类型|具体内容|
| ---- | ---- |
|架构验证发现|性能需求不够具体,无法测量,被认为不完整且模糊。|
|架构评估发现(含风险与缓解措施)|性能需求不够具体,无法测量,被认为不完整且模糊。风险:从性能角度看,系统无法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概率:高;影响:高;缓解措施:审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请求,以完善系统的性能需求,必要时联系相关利益相关者,并根据完善后的性能需求审查和完善架构。|
#### 1.1.4 输入与输出
- **输入**:架构评估、架构决策、架构概述、架构概念验证、数据模型、部署模型、功能模型。
- **输出**:软件架构文档。
#### 1.1.5 步骤
首席架构师更新软件架构文档中的相关视图。软件架构文档的各部分内容与相关工作产品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部分|工作产品|
| ---- | ---- |
|架构概述|架构概述|
|架构决策|架构决策|
|需求视图|参考相关需求定义|
|功能视图|架构决策、架构概述、数据模型、功能模型|
|部署视图|架构决策、架构概述、部署模型|
|验证视图|架构评估、架构概念验证、审查记录、RAID 日志|
|应用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基础设施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系统管理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可用性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性能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安全视图|可能包含所有工作产品的元素|
在填充软件架构文档时,要注意它与详细架构工作产品中架构定义的区别。软件架构文档是为了将所有相关架构信息整合在一起,便于沟通和审查,通常是所有工作产品信息的子集。
### 1.2 与利益相关者审查架构
#### 1.2.1 任务目的
对逻辑架构工作产品进行基线化,并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确认当前架构在其详细程度上满足定义的需求。
#### 1.2.2 角色
涉及应用架构师(次要)、数据架构师(次要)、基础设施架构师(次要)、首席架构师和利益相关者。
#### 1.2.3 输入与输出
- **输入**:软件架构文档及其他所需工作产品。
- **输出**:变更请求、RAID 日志、审查记录。
#### 1.2.4 步骤
1. **基线化工作产品**:选择代表当前架构的工作产品集,将其存储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并应用合适的版本号,然后公布该工作产品集为基线,以便后续活动参考。
2. **组装工作产品**:架构审查的主要输入是软件架构文档,其他工作产品可作为参考提供。
3. **审查工作产品**:审查架构工作产品,可能只是浏览软件架构文档内容,必要时参考支持性工作产品。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变更请求中,审查完成后,将审查结果和行动项记录在审查记录中,项目问题记录在项目 RAID 日志中。审查时间根据架构情况而定,通常会审查架构的多个方面,如目标澄清、优先级确定、权衡分析和风险考虑等。此审查是迭代的质量关卡,确保逻辑架构稳定,支持后续任务,相关方(如项目经理、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应用所有者和用户)应参与审查。
架构审查是一种架构测试,是架构师的安全网,应根据基于风险的测试策略进行规划和执行。建议在审查前对架构进行正式基线化并实施变更控制,以便控制影响架构的需求变更。
## 2. 从逻辑架构到物理架构的转变
### 2.1 理解转变过程
当从逻辑架构转向物理架构时,逻辑架构是主要输入之一。除了考虑系统需求,还需考虑逻辑架构中定义的各种元素,如组件、位置、节点、节点连接和部署单元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做出以下选择:
- **技术**:包括定义执行环境的平台(如 Java EE 或 Microsoft .NET)以及实现组件的编程语言。
- **产品**:支持组件实现和执行的产品,如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硬件选择。这里的产品指从组织外部获取的软件或硬件,商业产品需考虑采购问题。
- **可重用资产**:包括打包应用、现有组件和遗留应用等软件资产,也可选择现有 IT 环境中的硬件。
- **定制开发**:出于各种原因,某些组件可定制开发,定制组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针对特定功能需求,在只需要产品部分功能时可能更经济,有时也可定制硬件。
### 2.2 应用过程
架构学科遵循特定的迭代开发流程,定义物理架构的任务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
- **初始阶段**:在迭代中可基于现有软件和硬件资产确定解决方案。
- **细化阶段**:重点关注架构系统的主要元素。
- **构建阶段**:随着重点转向完成基于已定义架构的实现,物理架构任务逐渐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架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