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TCP/IP详解卷一读书笔记:分层网络与互联网地址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9 | 82KB | 更新于2025-01-02 | 28 浏览量 | 2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TCPIP详解卷一读书笔记" 这篇读书笔记是基于《TCP/IP详解》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涵盖了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笔记中提到了TCP/IP协议的发展历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末的分组交换网络研究,到了90年代已经成为主流的网络组建方式。 在介绍TCP/IP的分层模型时,笔记指出它不同于OSI模型的7层,而是采用了4层结构,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在这一模型中,应用层和运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网络层则负责节点间的传输。TCP/IP的网络层包含IP、ICMP和IGMP协议,IP提供无连接的服务,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ICMP和IGMP分别用于网络控制管理和多播管理。链路层则涉及网桥和路由器的使用,以及地址转换如ARP和RARP。 笔记还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地址的分类,包括A、B、C、D、E五类地址,以及它们的范围。互联网地址的分配由InterNIC管理,它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其中网络号由InterNIC分配,主机号由系统管理员分配。此外,InterNIC有三个主要服务组件:注册服务、目录和数据库服务以及信息服务。 在域名系统(DNS)部分,笔记解释了它是如何作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IP地址和主机名的映射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易于记忆的域名而非数字IP地址进行网络访问。 封装和分用是TCP/IP协议栈中的关键过程。应用层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被逐层添加头部信息,形成TCP段、IP数据包和以太网帧。当数据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头部信息会被逐层去除,这一过程称为分用。笔记特别提到了ICMP和IGMP在协议栈中的位置,它们虽然通常被视为IP层的一部分,但因为其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中,所以在实际处理时需要先解封IP层。 这篇笔记详尽地梳理了TCP/IP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分层模型、地址分配、域名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对于理解和学习TCP/IP协议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