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滴滴Elasticsearch多集群架构实战与挑战

PDF文件

301KB | 更新于2024-08-28 | 146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滴滴Elasticsearch多集群架构实践 Elasticsearch作为一款基于Lucene的分布式搜索引擎,因其强大的实时检索和数据分析能力,在滴滴公司内部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2016年初期引入后,其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拥有超过3500个节点,存储了超过5PB的数据,峰值写入吞吐量高达每秒2000万条。这个庞大的平台被部署在多个核心业务场景中,如地图搜索、客服查询以及日志服务等。 单集群架构时,滴滴对写入和查询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其中,Sink服务起到了关键作用,它通过Kafka消费大量业务数据,包括业务日志、MySQL binlog和自定义上报的数据。起初,Sink服务旨在保护Elasticsearch集群免受海量数据冲击,随着平台的发展,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滴滴Sink数据投递平台,能够将数据同步到Elasticsearch、HDFS和Ceph等多种存储服务,增强了数据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单集群架构逐渐暴露出了瓶颈。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滴滴引入了多集群架构。这种架构允许Elasticsearch平台同时消费MQ中的数据并写入多个集群,实现了集群级别的灾难恢复功能。此外,Gateway服务也升级到了支持HTTP RESTful和TCP协议,使得业务部门可以直接访问Elasticsearch,提高了查询效率并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多集群架构实践中,滴滴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一致性管理、性能优化、故障转移策略以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设计。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优化,滴滴不仅解决了单集群的局限,还构建了一个高度可靠且可扩展的Elasticsearch基础设施,支撑了海量数据处理和高并发查询的需求。 总结来说,滴滴的Elasticsearch多集群架构实践不仅体现了其对分布式搜索引擎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更展示了如何在实际业务环境中处理大数据挑战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不断演进的架构设计来适应业务增长和变化。这对于其他企业寻求类似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