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希仁教授详解计算机网络运输层原理:TCP/UDP全解析
下载需积分: 9 | 1.1MB |
更新于2024-08-01
| 16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资源是一份由谢希仁制作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件,针对的是初学者,全面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第五章——运输层。该章节分为多个小节,详细介绍了运输层的基本概念、协议及其工作原理。
1. **运输层协议概述**:
运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它为上层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位于网络层之下,负责将应用进程间的数据交互抽象成逻辑通信,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运输层仅存在于网络边缘的主机中,因为路由器主要处理网络层功能。
2. **进程之间的通信**:
在运输层,应用进程间的通信被定义为端到端通信。运输层通过复用和分用机制,允许不同应用进程使用各自的端口号,将数据包交给网络层进行传递。
3. **运输层协议:TCP与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其特点是简单快速,但不保证数据的有序到达。
-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通过确认、重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地送达。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复杂,包括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4. **可靠传输实现**:
TCP通过滑动窗口机制管理和控制数据发送,采用超时重传、选择确认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等技术来确保数据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则利用滑动窗口避免接收方过载,同时兼顾传输效率。
5. **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是TCP的重要功能,通过检测网络拥塞情况,调整发送速率,防止数据包堆积。常见的拥塞控制方法有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等。
6. **连接管理**:
TCP连接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立(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包括滑动窗口和确认机制)、以及释放(四次挥手),整个过程涉及到复杂的有限状态机设计。
这份课件不仅适用于教学,也适合作为复习资料,覆盖了运输层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对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关推荐









shangyuejin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开源日期操作库:快速日期处理与格式转换
- 解析NX字体:kanji与chinesef_kt的fnt格式点位信息
- Perl控制HP OpenView ServiceCenter API的开源解决方案
- Electron中使用JavaScript实现SHA512哈希算法
- Java实现骰子游戏:掷出7点则获胜
- 微信支付工具1.0.3版功能优化与企业付款支持
- Java实现最大公约数算法详解
- Java实现两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算法
- Python列表解析技巧与实例代码解析
- Oracle触发器自动生成工具使用与实践
- 学生项目:快速部署的JavaScript解决方案
- Apache TIKA实现DOC/DOCX转HTML转换工具
- 开源演示程序UltraPoint 0.4 - 即时准备的简易工具
- X Beats clock:适用于Window Maker和AfterStep的开源节拍时钟
- C++结构体赋值方法与测试代码解析
- 使用HTML5开发网络摄像头拍照应用
- Java网络应用测试的实战技巧与案例分析
- 开源打字导师工具:提高打字准确性和速度
- Code Fellows JavaScript 开发加速器:掌握单一资源 REST API
- ShmAllocator:Unix/Linux系统下的STL共享内存分配器
- 掌握JavaScript中的Promise编程技巧
- Haskell语言编写的Freenet开源客户端 FHc-1.1发布
- JS编程第一题详解及代码答案解析
- Venus Bug Tracker:开源错误追踪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