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课件(第五版)》免费下载

下载需积分: 9 | 2.47MB | 更新于2025-06-25 | 150 浏览量 | 3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件(第五版)谢希仁编著》的知识点梳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计算机设备和设备的集合,这些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并且能共享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 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等;按照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等;按照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承担特定的任务,并为上层提供服务。 2. TCP/IP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 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和协议:例如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协议等。 三、网络协议与标准 1. 协议的概念:通信双方或多方为了完成预定任务而必须遵守的规则或约定。 2. IEEE 802标准:局域网的标准,如802.3(以太网)、802.11(无线局域网,即Wi-Fi)等。 3. 因特网标准:IETF制定的RFC文档,描述了因特网协议族的实现细节。 四、数据通信基础 1. 数据通信模型:包括信源、信宿、信道、发送器、接收器等要素。 2. 数据传输技术: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等。 3. 差错控制方法:例如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码等。 五、物理层技术 1. 物理层功能:通过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包括传输介质、信号、物理接口、信号处理等。 2. 传输介质的种类:有线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3. 信号编码技术:比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六、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帧的同步、流量控制和差错检测和纠正。 2. 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例如CRC、海明码等。 3. 点对点协议(PPP)和局域网(如以太网)的协议标准。 七、网络层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完成网络互连、选择传输路径、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2. 路由算法: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距离矢量路由、链路状态路由、层次路由等。 3. IP协议: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子网掩码、NAT(网络地址转换)等。 八、传输层 1.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等。 2. TCP协议: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TCP拥塞控制机制、TCP可靠传输机制。 3. UDP协议: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简单快速、适用于实时应用等。 九、应用层 1. 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DNS、TELNET等。 2. 网络应用模型:客户端/服务器模型、P2P模型等。 3. 网络应用编程接口(API):如Winsock、Berkeley套接字等。 十、网络安全 1. 安全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例如病毒、木马、蠕虫、黑客攻击等。 2. 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等。 3. 安全协议:SSL/TLS、IPSec等用于保障数据传输安全的协议。 此外,该课件还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和网络性能评估的相关知识,以及新的网络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初步介绍。通过《计算机网络课件(第五版)谢希仁编著》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为从事网络工程设计、网络系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等方向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